重視菇產業的環境與社會成本
2012-01-31・新年有新意.用心吃.省著過.島內健行
文.圖/楊俊朗
四、五年級生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對於菇類的印象應該非常深刻,因為機會很稀罕,往往要等到逢年過節、喜慶宴客的特別日子才吃得到。當年,菇的種類也很少,只有香菇一種;對於如此珍稀的美味,大家吃在嘴裡,想必回味無窮。
蓬勃發展的養菇業
隨著養菇業者的技術進步,開始懂得把太空包養在冷氣房裡,精準地控制溫度、濕度與二氧化碳濃度。如今,台灣量產的菇類已經將近二十種,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分季節都吃得到,產值也一路飆升。從經濟發展的眼光來看,養菇業似乎一片榮景、前途無量;但是若以社會、環境角度檢視,真的是那麼美好嗎?
兩年前,我在「伐木養菇」調查案(註一)中發現,養菇的木屑多來自楠樹、油桐、山黃麻等業者所謂的雜木林。之所以被稱為雜木,是因為有相對應的「闊五木」。勢利的「專家學者」依照其蓄積量、利用性及經濟性,選出台灣櫸、烏心石、牛樟、樟樹和台灣擦樹,為台灣的「闊五木」,不在名單內的其他樹種,全部統稱為雜木。樹木被區分為闊五木與雜木,印證主流價值觀崇拜富豪、多金的現象,也顯示環境、生態教育待加強的空間還很大。
全面性砍伐的問題
養菇業者眼中的雜木確實非常賤價。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之前,碎木工廠收購雜木的到岸價格(砍伐業者負責吸收伐木工錢和運輸到碎木工廠的成本)為每公斤1.8元。莫拉克颱風之後,因為漂流木數量大增,價格曾經跌到只剩下每公斤0.8元,我常苦笑說,和我的體重等重的雜木,還賣不到一百元!
同樣一片森林,業者看見的是賤價的雜木;關心環境生態的人,看見的則是渾然天成、層次多樣、生命力旺盛的天然次生林。以苗栗縣為例,當地因為伐木面積廣闊,銅鑼因此成為台灣碎木工廠密度最高的地區。就在銅鑼西南方十公里處、苗五○縣道附近的次生林內,保育團體曾發現珍貴稀奇的保育類哺乳動物台灣石虎的蹤跡。台灣石虎是肉食性動物,屬於食物鏈的高級消費者,以獵食小型的哺乳與兩棲動物,以及蜥蜴等爬蟲類、鳥類和昆蟲等維生。能夠發現台灣石虎的蹤跡,表示該區域森林的動植物豐富,也是生態系完整、穩定的表徵。
或許有人會質疑,天然次生林裡的穩定生態系和我有什麼關係?甚至擔心石虎有可能會跑出來吃人。這部分的疑問有待進一步的環境與生命教育課程來釐清(註二)。
不容忽視的社會成本
另就社會成本的角度估計,2008年台灣菇類產值達七十億元。但是,因此遭受砍伐的次生林共計兩千三百公頃,導致氧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水土保持功能喪失,總體經濟損失達八十八億元。換言之,每賣一塊錢的菇類,全民需要負擔超過1.26元的社會成本。
森林的養成少說也要數十年,伐倒一棵大樹卻只要一分鐘,把餐桌上的鮮菇吃下肚,可能也只要三分鐘。再次呼籲大家,重視養菇業的社會成本與環境代價,也提醒大家勿忘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原則理念第一項:珍愛地球資源,減少消費可能帶來的生態破壞。(作者:本屆理事)
註一:「伐木養菇」調查報告請參考地球公民基金會網站 http://met.ngo.org.tw/node/477。
註二:穩定生態系對人類的貢獻目前尚無一致的量化模式,但有明顯貢獻應毫無爭議。
【圖說】
苗栗縣通霄鎮福龍里,伐木現場寸草不生、鳥獸不留、水土不保。(2009.12.14攝)
▲銅鑼某一碎木工廠內樹木堆積如山,而且表皮完整不可能是漂流木。(2008.11.12攝)
▲一貨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