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的預防與保養

2024-10-07・健康與美味無需取捨的煙燻肉品

文/劉興亞 圖/freepik

肌少症(Sarcopenia)是種隨著年齡增長,出現肌肉質量和肌肉力量減少的症狀。這種症狀不僅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增加失智和死亡風險。根據國健局資料,65歲以上長輩,女性肌少症盛行率是18.6%、男性肌少症則為23.6%。
 

60歲後每十年流失15%肌肉

肌少症怎麼來的?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導致:
●自然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蛋白質合成能力下降。
●活動不足:缺乏體力活動會導致肌肉萎縮和力量減少。
●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D缺乏,會加速肌肉流失。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衰、腎病等,會加速肌肉消耗。
●炎症和代謝障礙:慢性低度炎症和激素變化也與肌少症有關。

一般人的肌肉質量在30歲後逐年流失,而且每年以0.5 ~1%的速度流失,40 歲後每十年會流失8%,60歲後每十年則流失15%,如果沒有好好保存肌力,四、五十歲後可能就會開始感覺到體力降低大不如前。除了因年齡而逐年減退的肌肉質量外,肌少症還會導致肌肉功能變低、體能表現變低。尤其要注意的是, 肌少症並非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如果飲食不適當,運動量又太少也是會得到肌少症。
 
過了60歲後,肌肉每十年流失15%。

預防肌少症 要吃得對、動得好

肌少症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有三個動作:擰毛巾和轉門把和從椅子上站起來。如果以前就能輕鬆的將毛巾擰乾、將門把轉開、從椅子上站起來,但是現在卻不容易做到上述三個動作,甚至需要別人幫忙,那你可能就有肌少症了。另外,蝸牛速:越走越慢、軟腳蝦:腰腿無力、奶油手:無法拿重物,都是肌少症的現象。不過肌少症的預防其實不難,就是六字真訣:「吃得對,動得好」
 
如果沒有力氣擰毛巾,可能已有肌少症。
 吃得對 
高蛋白飲食
肌少症的發生與肌肉蛋白質合成的減少密切相關。因此,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是維持和增強肌肉質量的關鍵。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入1.2 至1.5克蛋白質。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攝入72 至90克蛋白質。

補充必需胺基酸
亮胺酸是一種能夠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的重要胺基酸。可以通過食用牛肉、雞胸肉、雞蛋、奶酪和豆類來補充。

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食物
維生素D 和鈣,對肌肉和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維生素D 有助於鈣的吸收和肌肉功能,建議多曬太陽,並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鮭魚、鰻魚、牛奶和蛋黃。鈣有助於維持骨骼和肌肉功能,可以通過攝取乳製品(如牛奶、酸奶)、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豆腐、杏仁等來補充鈣。



抗氧化劑和抗炎食物
維生素C和E這些抗氧化劑可以減少體內氧化壓力,保護肌肉細胞。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有柳橙、草莓、青椒,富維生素E的食物有杏仁、葵花籽油。此外,Omega-3 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減少肌肉流失,可從鲑魚、亞麻籽、核桃中獲取。

富含纖維的碳水化合物
適量攝入全穀類,例如燕麥、全麥麵包、糙米, 和蔬菜、水果,提供能量和維持血糖穩定,促進消化健康。


 動得好 
每週進行2-3次力量訓練:如深蹲、硬拉、臥推等,增強大肌群力量。
每週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增強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
平衡和靈活性訓練:如單腿站立、瑜伽,每週進行2-3次,改善平衡能力和靈活性,防止跌倒。
根據個人體能狀況調整運動量和強度:避免過度運動,以免引起肌肉和關節損傷。

運動是預防和改善肌少症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可結合中西醫的運動建議,制定全面的運動計劃,包括力量訓練、有氧運動、中醫養生運動和平衡訓練,以維持和增強肌肉質量和力量,改善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
 
多運動可避免肌少症。
其他還可用藥物治療,對於嚴重肌少症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特定藥物來增強肌肉質量,如補充睾酮、選擇性雄激素受體調節劑(SARMs)等,但這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和醫生建議使用。針灸和按摩也有幫助,針灸可以選取足三里、氣海、關元等穴位進行針灸,調補氣血,增強肌肉力量。經常按摩大腿和小腿部位,尤其是胃經和脾經經絡,則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功能。
肌少症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而常見的健康問題,改善飲食、運動、生活方式,甚至加入中醫的綜合調養,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減緩肌少症的發展,保持肌肉健康和生活質量。期待大家在閱讀本文後,能開始注意平日的飲食和運動習慣,讓歲月不再留下老化的痕跡。

 



劉興亞醫師
三軍總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國防醫學院臨床醫學教授,暨台灣碧盈美學集團執行長。擁有台灣西醫及中醫師執照、中國中醫師執照,並取得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專長針灸、中西醫整合調理、內分泌新陳代謝、問題皮膚治療及抗老美白。



(首圖圖說:做瑜珈可改善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