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田郭明賢 契作一方淨土
2017-11-01・產品故事
文/潘嘉慧 攝影/劉沅羲 插畫設計/達非設計企畫工作室
▲郭明賢帶領著這群年輕的生力軍,一起在農業之路上打拼!
十月十一日,時序已由「秋分」進入「寒露」,當我們驅車南下嘉義「看天田」農場採訪時,三十六度的高溫讓人完全感受不到深秋的涼意。天空藍得發亮,看不見一朵白雲,若不是才從台北下來,很難想像此刻北部正受颱風外圍影響,開始下起大雨,而南部卻飽受缺水之苦,氣候變異在農業生產端的感受更加強烈。
看見明日的希望
跟著農友郭明賢來到位於鰲鼓溼地的毛豆田區,光是站在田裡不動就已經汗流浹背了, 何況要頂著烈日在田間工作,那辛苦更不在話下。從完全不懂農務到租地務農,短短三十七個月的日子,郭明賢從一人農場到現在帶領著四個青農一起打拼,像是大哥領著幾個小弟。戴著草帽、皮膚黝黑的他笑著說:「我們是平均年齡三十四歲的農耕團,有這些年輕人加入,把平均年齡拉低了。」
▲腳踏實地,真實感受土地的溫度與觸感,親近土地是這群年輕人心所盼望。
一開始租下這塊地時,幫忙耕作的幾乎都是當地的阿嬤級幫手,號稱「千歲團」,一直到一年多前,這四位生力軍陸續加入,農場的日常管理、農機具操作等工作慢慢交給他們。三十三歲的吳柏毅,從事有機耕作八年,當兵退伍後便立志當農夫,當初他自己找上郭明賢一起加入耕作團隊,現在負責農場裡的分工統籌;與吳柏毅同年的吳家禎,投入農業一年時間,原本就讀農經系,服務於鄉公所農業課,為了親近土地,毅然決然把工作給辭了, 一腳踏進農田;而年僅二十三歲的張兆陽退伍之後,選擇回家耕種,但經驗及技術都不成熟,後來到有機專班上課,因緣際會之下也來到農場工作;最年輕未滿十八歲的陳文樹,看起來青澀,但小小年紀便立志務農。看著這幾位年輕人有志一同,願意投身農業,從事有機耕作,郭明賢彷彿看見這塊農地的希望,「這才是我一直想做的,只有年輕人願意進來,農業才有希望。」
▲郭明賢回憶起剛投入農事生產時,晚上夥伴下班後,他常一個人會躺在農地上看著滿天星斗。
為了喝牛奶養一頭牛
郭明賢一腳踏入農地,如同他一頭栽入烘焙一樣, 一切只是偶然。為了讓孫子吃到健康食材製作的蛋糕,他開始研究怎麼做健康又好吃的蛋糕,因此創立「看天田友善農食」,用本土糙米粉、黑豆粉取代麵粉,做出無麩質的米蛋糕。合作社二○一五年母親節蛋糕預購首次與「看天田」合作, 一起為支持本土農糧而努力。一顆疼惜孫子的心,讓他開始了友善食材的烘焙之路。
有人為了喝牛奶養一頭牛,而郭明賢卻為了做蛋糕種了一塊田。原本只想租個二公頃地種植稻米、黑豆等食材提供烘焙坊使用,在十甲農場負責人蔡一宏介紹下,得知位於鰲鼓溼地一塊隸屬台糖的農地要出租,為了不讓有心人開發破壞原有生態,二○一四年,郭明賢與蔡一宏合作一口氣租下近二十三公頃農地,投入耕作,並且盡可能不做太多人為干預,以粗放方式種植雜糧、根莖作物,希望維持溼地的生態保育,如同他給農場取的名字「看天田」,抱持著尊重自然的態度,收獲完全取決於天,天地給什麼就吃什麼。從原本發願的二公頃農地變成近二十三公頃,在外人眼中是個很大的轉折變化,但郭明賢卻只是雲淡風輕地帶過。
▲第一次追肥後,若毛豆葉片綠且厚實,便可以省去第二次追肥。
每一次試驗都是經驗累積
我們開著車穿梭在鰲鼓溼地森林園區中,蔚藍的天空不時有成群白鷺鷥、黃背鷺飛過,將近一千五百公頃森林包圍著近二十三公頃的農田,郭明賢想為台灣保留下一塊淨土。農地共分成七塊長方形的田區,每塊約三公頃左右,種植紅蘿蔔、馬鈴薯、黑豆、毛豆、玉米、南瓜、冬瓜等根莖雜糧作物,採不同田區輪作,例如現在種植毛豆的田區,如果接應得上馬鈴薯播種的時間,採收後毛豆的莖、葉可翻入土壤中作為肥分,剛好可以提供馬鈴薯生長所需的營養。
今年春作時,郭明賢嘗試小面積種植一分多地的毛豆,為大面積種植毛豆暖身。為了合作社契作的毛豆,等不及來年春天,秋作即開始種植,分成兩塊田區共五公頃面積。八月二十七日播種,原先預計颱風將來襲,擔心大雨沖刷土面,造成覆土流失,種豆裸露出來,會被鳥兒叼走,為此特別把豆子埋得深一些,沒想到颱風沒有進來,雨量不足,卻因水分不夠,豆子表皮乾皺掉,而影響了發芽率。
▲彎下腰除雜草是日常農務之一。有一次接受電台訪問時郭明賢開玩笑說:如果雜草可以賣錢,那麼做有機的農民應該會很有錢。
一般而言,秋豆因為天氣不穩定,收成率較春豆低,原本五公頃農地預計可收成八十公噸毛豆,因為栽種初期發芽率低,加上夏季氣溫高達三十六至三十七度,影響生長,結莢數量不如預期。郭明賢說,現在預估大約只剩下二十公噸產量,如果達不到契作目標量,只能期待來年春作時能夠補足產能。
毛豆採收後趁鮮送往加工廠進行加工,經過選別、清洗、殺菁、急速冷凍、包裝等工序,變成冷凍毛豆仁。躺在冷凍冰箱的每一包毛豆仁,是合作社與農友契作指定原料在計畫內生產而成,雖然農產計畫往往趕不上老天爺的變化,豐收時希望社員多多利用,不要浪費了農友每一分努力,歉收時更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食物!
延伸閱讀:毛豆成長故事
▲另一個田區種植甜糯玉米,不用藥連蟲也愛吃!
▲ 在田裡現採鮮食的玉米筍,鮮嫩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