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山林美味─大禹嶺蜜蘋果即將缺席

2013-12-19・產品故事

文.圖/施宏昇

每年十一月是蜜蘋果的產季,社員總期待著這種有別於進口蘋果的台灣特有風味。去年蘋果花期春雨綿綿,讓結果量減少許多,導致產季才開始,社員還意猶未盡時就宣告供應結束;而今年蘋果的供應又會讓等了又等的社員們失望了!

天公不作美

「一枝梨花春帶雨」看在詩人眼裡是何等賞心悅目的美麗畫面,然而在農友眼中卻是讓人滿腹心酸欲哭無淚,因為雨水會把花粉沖洗掉,果樹不結果就代表著今年收成無望。面對果園即將被政府收回造林的大禹嶺果農,期待著最後一次的收成,在這個似乎被上天遺忘的角落,農民面對著部份果園土地必須被強制收回、果樹被砍伐的命運;而只見尚未收回的果園只剩稀零的結果量,又經颱風的洗鍊,今年產量僅剩往年盛產量的十分之一;農友們開玩笑說:「蘋果樹知道自己要被砍掉,嚇得生不出蘋果了!」

農友供應狀況

邱錦城是合作十多年的農友,往年收成正常時,總可以供應合作社四到五萬斤蘋果,但今年卻沒有能力供應合作社, 因為總結果量僅一萬多斤,姑且不論山上固定的水果商,光是親戚朋友需要的量就已不足,邱錦城苦笑著說:「今年不僅工人少請了,就連貨車都用不上,大部份人都親自上山載蘋果, 要十箱只能給兩箱。」。另外一位農友胡志清的狀況更是慘烈,原以為今年三月農地就會被收回,已開始自行拆除果樹棚架,到了三月才知道可以展延到十一月,但已錯過了下基肥、整枝、清園、防治的黃金時期,看著寥寥無幾的結果量,還是花上同樣的時間、人力、資材,但果實外觀已難以維持。好不容易留下的蘋果樹,在棚架拆除後不敵颱風摧折,許多果樹只剩下主幹,短日低溫的十一月出現了鮮花綠葉的景象,預估可供應量約一千多斤,且多數為B級品。

未來的期待

高山農業面對國土收回造林的政策,農民也無能為力,雖說除了大禹嶺的蜜蘋果外還有梨山及武陵農場一帶仍有生產,但品質畢竟還是有落差,儘管邱錦城的部份果園可以保留到明年採收最後一次,但未來呢?看到被強制收回的果園上,噴灑過除草劑後,種上不知是否能越冬的小樹苗,實在令人懷疑這種不管坡度大小的清園砍伐,對山林的維護是否真的具有意義。不僅讓裸露的林地有著土石被沖刷的風險,也讓在山上努力多年的農民因為失去依託而絕望。未來合作社除了努力為社員再尋找其他的台灣蘋果外,也將與社員進行進口蘋果可能性的討論。(作者:產品部經理)

延伸閱讀: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梨農怨

原刊登於2013年12月123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