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照顧─從獨老到共老的想像
2014-11-12・樂齡生活
文/王琪君 圖/洪翠苹
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希望營造社區的共同生活與活動空間,並成立福氣愛心社區小舖,訓練身心障礙學員做手工皂、藝品等,作為營運的費用。
當我們參與生活消費合作社這般的合作事業,除了利用有形的生活材,另一項相較無形卻也重要的,就是投入勞動的參與形式─「經營參與」,一群深具服務理念的人力推動著合作社前進,例如,生產者、行政團隊、社員等三端的協力合作才能持續供應好的生活材、友善環境與促進地區發展。然而,當台灣人口趨向高齡化、少子化的結果,將可能導致缺工,甚至是老人無法妥善獲得照顧,很多想像的美好未來,都將缺少關鍵的服務人力。
合作社社員也在高齡化?
主婦聯盟合作社(本文簡稱本社)的社員年齡結構請參考表一,截止二○一四年五月底,本社六十六‧七%的社員年齡落在四十至六十歲的區間,而本社定義的年輕社員(三十五歲以下)僅占五‧七一%。整體社員組成傾向中高年齡結構,六十五歲以上占六‧ 六%,雖然吸引認同合作社理念的年輕族群加入為本社重要目標之一,但我們也應該開始認真思考,社員面臨老年生活的需求為何?又如何透過合作互助的方式,照顧彼此、健康共老。
表一:主婦聯盟合作社的社員年齡結構
根據《天下雜誌》七月的高齡化專題報導(註),二○一六年的台灣人口結構將出現三大轉折:「第一,台灣十五到六十四歲勞動人口將史無前例地減少。從二○一六年算起的未來十年,每年減少十三萬人,十年累計將減少七‧五%。第二,台灣老人數達三百一十一萬,將第一次超越小孩數。第三,台灣人口的年齡中位數,將第一次突破四十歲,過半台灣人走入人生的後半場。」整體社會人口持續老化,新生人口卻難以銜接補充,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指出,台灣的出生率長期低落,甚至在二○一○年時跌破一%,直到二○一三年,婦女生育率也僅一‧ ○七%。
當這個社會整體年齡結構傾向「高少化」,高齡化結果不只是單純的老年人口激增,少子化導致勞動力短缺,青壯年人口平均負擔的照顧壓力愈趨沉重,如此一來我們應該如何思考與應對未來的老年生活?本社除了供應、滿足社員的生活材需求,是否也能滿足社員們的照顧需求?或者,社員是否也可以成為提供照顧的服務者?
探索共老的實踐可能
二○一三年底,本社理事會與行政團隊共同討論,確認第二期中長期計畫內容;在照顧的部分,目標是在二○二○年之前推展社區照顧服務,因此二○一四年至二○一六年期間,就須完成社區照顧服務模式的研議。
二○一四年四月由新上任的第五屆理事會與行政團隊職員,組成了「社員互助福祉事業研議小組」,開始試圖學習與理解國家社會的照顧政策,並且計畫參訪不同類型的民間照顧機構。小組的參訪活動鎖定在老人照顧機構,如雙連安養中心、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雲林縣老人長期照護協會附設的小太陽社區照顧福祉家園等等,希望藉由參考實務經驗,探索本社可以實踐的方向。以下摘錄部分參訪成員的見學心得與建議:
→優先考慮「在地老化」,利用各個站所為基準點開始發展。
→先從各站所地區營運為年老社員備餐、送餐做起,藉由接觸老人,了解其生活上的需求。
→推動社員的再教育,激發社員共同關懷,方能推動人力的再利用,在各社區探討與投入照顧議題。
→我們對於老人照顧的相關知識有限,目前尚無任何運作基礎,若要發展共老照顧,建議探尋可能的資源連結對象,並確立本社在當中扮演的角色。
→老人照顧最需要的是願意提供直接協助的人力,而後是依老人身心狀況而須有不同程度的專業知識。關於前者,本社尚未能掌握願意提供直接協助的人力狀況;關於後者,則是更大的挑戰。因此本社或許可成為資源連結者。
→本社已參訪了數個相關團體組織,該是落實行動的時候了,建議先以小規模方式進行實做,累積經驗後再逐步擴大。
共同學習在地老化
「社區照顧」與「在地老化」等等關鍵字反覆出現在研議與見學分享之中,意味著本社有如此的想像與期待:將需要關懷的人們留在社區內,給予妥切照顧,並且由一群願意付出勞力的服務者共同照顧,最後建立社區整體的互助支持網絡,成為可以共享資源、彼此看顧的生活共同體。我們希望這種社區型照顧實踐不只是單向提供服務,而是體現提供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互惠關係,並且超越單純的資源再分配;在其中流通、交換的不只是金錢,更重要的是人際情感的溝通互動與相互支援。例如,想像以本社站所為據點,已具備擴展連結周邊的社區網絡,或可試著發展出針對老人的送餐服務、社區廚房、午餐約會;或是成為媒合社員需求的平台,匯整與提供各種人力資源,進而培訓並投入居家服務,這樣既可滿足有經濟需求(與服務熱忱)的社員,也可滿足需要居家照顧服務的社員家庭。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參訪小太陽社區照顧福祉家園。廣場前的菜都是老人家自行種植,熟悉作物特性的老人,也教導社工種植適合當季的作物。
不只是少的照顧老的,有能力的老人也可以照顧老人,甚至是照顧病殘的年輕人或年幼的小孩;長幼雖有序,有能力者的互助意願更為重要。我們也要從被照顧者身上學習到如何面對「老」這個人生階段,如此就是共老,知道從初老到老老的生命歷程是必然,每個階段都有可以學習與理解之處。(作者:總經理室秘書課專員)
備註
陳一姍、黃惠鈴(2014)。〈不老台灣 高齡日本〉。《天下雜誌》,553,100-10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