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非基改豆腐的良食革命

2013-08-01・用與環境共好的茶,向父親致敬

文/張雅雲.企畫部推廣課課長

給家人健康安全的食物,是每個媽媽的願望。

夏天太熱,食慾不佳,涼拌豆腐是好選擇。豆腐是平民化親切的食品,但主婦聯盟在常民豆腐裡學到深刻的一課「非基改」,並將此原則作為產品開發的準則,看似平凡的豆腐有著不凡的價值,八月我們也來說說合作社豆腐的故事。

呷豆腐喝豆漿的食力

翻閱著一九九八年「 綠主張」時期(合作社前身是綠主張公司)的週報,赫然發現合作社的第一塊豆腐竟然是在日頭赤炎炎的六月夏日推出,果真七月第四週週報標題就是「夏日豆腐不易保存,請趁新鮮吃」。

十五年前,綠主張年代的會員有限,當時每日豆腐的需求量約為一百二十盒;十五年後的今天,以七月第一週全社豆腐的利用量為三千盒,每日約五百盒,仔細想想我們的社員增長許多倍(有效社員已從千人到三萬五千人),但豆腐的共購力並未相對應成長。

再看看六月本土黑豆漿集結行動的例子,先前合作社本土黑豆漿因單價較高,每月的共購量約二千四百至三千瓶,因為一定要有社員以行動實際支持,才能支撐農友種植的意願,故推廣案共購目標設定為五千瓶,如達到目標則七八九月本土黑豆漿就以九折優惠,最終黑豆漿實際共購達到八千一百一十三瓶。

這經驗也讓工作團隊意識到,合作社不斷有新社員加入,我們的理念還是必須不斷透過產品傳達再傳達,溝通再溝通,社員接收了、認同了,共同購買的力量自然就會長出來。

從討論共學確立「非基改」的必要

回顧「 綠主張板豆腐」 的開發背景,一九九五年美國基改作物開始商業化生產;一九九六年「孟山都」開始在台灣推廣基因改良種子取代原生種子,引發農業、食品、學術和醫學界之討論;巧合的是一九九六年美國黃豆協會在台灣也開始推廣「食品級黃豆」。在這樣的時空脈絡背景之下,以「勇於開口、敏於行動」自我期許的媽媽們開始在基金會的消費品質委員會、會員的眼睛、班長聚會、讀書會、新班解說會,進行黃豆的討論共學。

多年來台灣普遍進口的都是「飼料級黃豆」,俗稱選豆,高油脂、低蛋白質,大小顆粒不一,由散裝貨輪運送,用途是榨油或是飼料用。台灣人吃的豆製品就是來自這些飼料豆經挑除壞豆、損豆、進行大小選別後分裝而來。飼料豆為求大量生產,採用基改種子為主(約九成),此外因運輸條件不佳,在船倉中的黃豆會有生蟲、鼠啃、發霉或黃麴毒素等問題,為防範這些問題,運輸過程中散裝貨輪的豆子當然也就會添加大量的藥劑,經過長途的旅行,這樣的豆子實在讓人不放心。

而「 食品級黃豆」 是日本人請美國育種,高蛋白質、低油脂,適合作豆腐、味噌和納豆等加工,採用非基改種子,採收之後是以牛皮紙袋包裝入庫(避殺菌劑和殺蟲劑的汙染),清潔和運送成本高。

透過討論共學,主婦們了解到台灣食用黃豆的真相,以及基因改造黃豆和玉米入侵餐桌的危機,基於健康和生態風險仍有諸多疑慮,於是確立選擇非基改的堅持。

為了做豆腐,綠主張自行進口非基改黃豆

當共同購買有「一籃菜」之後,也開始思索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日常生活中的黃豆製品當然就是大家最基本的共同需求。

很少人會為了喝牛奶而自己養乳牛,綠主張公司年代,這群媽媽們真的是為了一塊安全的豆腐而進口食品級黃豆。一九九八年進口百餘包食品級黃豆,最初是由媽媽生產班自己做白豆干,但一份七、八塊的白豆干不用防腐劑又沒產量,每包成本超過一百元,努力數個月終究不能成事,於是開始尋找廠商代工。

當時每日需求量:豆漿一百瓶、豆腐約一百二十盒、白豆干九十包。廠商必須配合共同購買的要求─清洗管線(區隔食品級與飼料豆的生產)、排除添加劑(雙氧水)、小量生產,當時根本沒有廠商願意生產,直到後來創社主席陳來紅引介了她先生的好朋友名豐老闆黃孝誠。

黃老闆看著這群主婦為了做一塊安全豆腐的用心,他曾說:「我是被主婦聯盟這群歐巴桑感動的」,他加裝儲存設施,用鋼腳墊高棧板,為避免生產困擾而清洗管線,名豐產品也全線改用食品級黃豆,為台灣黃豆食品寫下新頁!

p0702
第一塊綠主張板豆腐的誕生,為非基改黃豆寫下歷史新頁。

有了好產品,更要用心推

有了好生產者願意全力相挺的製作,主婦聯盟的媽媽們也展現出推廣的熱情和使命。為了豆腐有更趨穩定的產量,每週的一籃菜也會配入一盒豆腐,就是想辦法提高共購力。在外部推廣方面,綠主張也主動聯絡里仁食品,促成里仁也開始訂購綠主張豆漿、豆腐、豆干;在美國黃豆協會的安排下,綠主張也和基督教女青年會舉辦非基因改造食品研習會;綠主張豆製品甚至也曾進駐台大醫院福利社。

一九九八年對主婦聯盟共同購買運動來說是里程碑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我們推出「 綠主張」自有品牌的產品,繼不漂白再生衛生紙之後,「綠主張板豆腐」是第二支自有品牌的產品。原來在十五年前的夏天,主婦聯盟用一塊豆腐,樹立了堅持非基改食品的良食觀念革命。

p0703
非基改豆干。

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3年8月119期。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