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9期

給孩子們的五感食物印記

【那些孩子們提醒我們的事】過了春分,晝夜等長後,陽光越來越盛!四月是屬於孩子的季節,對世界還不這麼熟悉,一切充滿了新奇、好奇,與希望。《綠主張》四月刊我們以「兒童」為主軸,在兒童食育面向,我們介紹推廣「彩虹食物泥」多年,主張以原型食物與養成孩童吃真食物習慣的洪嘉穗老師;與開辦「小廚師樂作坊」、帶領幼童辨識當季食材,學習烹煮的「台灣兒童食育協會」創辦人玫子老師,在兒童食育的努力。飲食之外,還有一群合作社社員,不約而同投入「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參與孩童公共遊戲空間的營造。這幾個兒童節專題故事的共通點是以照顧為出發:照顧孩童、照顧家人。然而說到照顧,我們也想提台灣第一隻駐點在醫院的輔助治療犬Oba。孩童與我們身邊的貓貓狗狗,或是其他動物朋友,雖然看起來幼小,但成年的我們,卻常常從他們身上得到力量,我們總是從寵物、動物身上,或往大自然感受那無語卻溫柔的支持。孩子們也常常提醒我們回看過去,或是回到原點,有什麼是現代忙碌生活以外的忽略?如果願意,不管是不是孩童,我們還是可以過兒童節的。回到食物的原點,用眼睛觀察色澤、聞聞氣味、嚐嚐與碰觸,或是嘗試新的過節氣的方法,例如跟著主婦食堂,從圓糯米、蓬萊米的米漿開始製作草仔粿。四月讓我們像培育兒童一樣照護自己——回到食物的原點、世界的原點,享受與活用現有的自然資源、時間,得到單純也溫柔的情感交流與回饋。(副總編輯 余明珠)  

本期月刊內容

  • 2025年04月249期 共 2 篇

2025-04-05 主婦食堂 

草仔粿從頭做起 古早手法傳承米食技藝

一場親子共作中,林足芬老師一打開蒸籠,鮮綠色的草仔粿療癒視覺,驅走寒意;餡料的香氣飄滿廚房,讓人忍不住深深吸一口氣。傳統的不只是味道,足芬老師更帶著學員運用架上圓糯米,從壓米取米糰、捻粿皮到包餡料,一一體驗古早味的真功夫。手作米食的趣味與技藝,在家就可以複製,也將米食文化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

2025-03-31 社內大小事  產品故事 

端午吃粽吃什麼?吃一個沒有負擔的儀式感

想到端午就想到粽子,想到粽子就想到脹氣、難消化。深知社員擔憂,產品部經理葉立翔表示,從合作社粽子銷量逐年遞減,就可一窺大家對米食,尤其是糯米類產品吃得很節制,但傳統節慶的儀式感還是要有,合作社根據往年端午節預購的市調,推出一系列粽子搭配小食,讓社員吃飽吃巧、健康無負擔。

推薦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