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3期
復刻記憶中的爸爸味
【記憶中的燒酒雞香甜】八月八日父親節是個「特別」的日子,「特別」的意思是:它是一個容易想到,大家卻可能不會做點什麼,而且揣想:「爸爸好像不會在意!」、「爸爸可能也沒有很想過節」。總之,因為女性社員居多,平時較少邀請到男性示範者的「主婦食堂」,這期因應父親節,邀請到致力同志家庭權益的作家陳子良,復刻記憶中與父親相關的料理,那是父母從福建惠安來到台灣,以在地食材替代轉換而成的家傳料理。廿多年前到美國念書的子良,再度於美國尋找替代食材, 建構兒時、家庭餐桌上的味道。如今他的孩子也承襲了家庭記憶美味,帶著父親的料理做法,離家念書。透過食物,持續與家的情感、記憶牽引與交融。除了「主婦食堂」,《綠主張》也邀請了兩位美食達人談談記憶中,與父親、男性照顧者相關的料理。「名人談飲食」,我們邀請被譽為「行走的魚鮮百科全書」、海洋大學養殖學系副教授黃之暘,聊聊記憶中的家庭料理,果然是一鍋鼎沸與聚合多樣食材的團聚鍋物「砂鍋魚頭」,他文字間柔軟地憶起外公與父親。美食達人罕見地說,父親喜愛「鰱魚頭鰓蓋內緣那軟滑一如膏脂肥油的組織」是他還吃不懂的美食部位……那想念父親的心,大概也是這麼綿密柔軟了吧!另一位是科學教育人,熱愛帶著學生生活實踐,也帶著一雙兒女品味與建構他們自身美食地圖的洪逸文老師。不跟風追逐美食「星」等,相信自己對食物的閱讀累積與直覺,洪逸文老師打趣說:他總能看到「招牌旁有一圈光」,那些隱於市的美食店家。幫助孩子判別食物,與建構自己的舌尖文化,教育人與美食的相遇,也是一面美好的父親與食物映像。讀到此的社員朋友們,又是怎麼想起父親與男性照顧者相關的美食呢?說到父親與食物,我總想起爸爸煮的燒酒雞。麻油、薑與米酒的組合,雖然不是一道小朋友會喜歡的料理,小時候總被父親哄騙:「湯沒有酒味,你喝一小口!」每次閉氣喝完,就會大喊爸爸騙人!明明就有苦味。孩提時覺得苦味就是酒味,長大後才知道,酒精早在料理過程揮發完畢!湯裡真的沒有酒,湯汁淋飯超美味……那絕對不會是小朋友會懂得的料理啊!不論在節慶場合,或是冷天雨夜,聞到燒酒雞的香味,總能勾起專屬於家庭的印象。以此祝福所有的人們,記得與親、男性照顧者們說聲父親節快樂!如果不知道該說些甚麼,就聊聊食物吧,會有很多故事與話題的!(副總編輯 余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