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吃荔枝!擺脫用藥與殘留量「雙高」標籤
2024-05-14・公平貿易 以務實與信任的合作為基礎
文/潘嘉慧.北南分社社代 攝影/李友欽
隨著氣候變遷,荔枝栽種風險增加,但也因農業科技日新月益,有機會減少用藥扭轉農藥殘留的困境。目前合作社供應荔枝的農友有王乾坤、許倫肇、陳俊傑、楊耀煌、鄭盈琅、蔣世明,各有其特色及用心之處,實際走訪其中兩位農友田區,看見他們如何減少用藥,為了每一口安心荔枝而努力。
夜間綠光 防治荔枝細蛾
還記得小時候每每剝開荔枝,蒂頭出現白色蠕動的小蟲經常把我嚇到將荔枝丟得遠遠的,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再碰荔枝,久而久之就忘了它迷人多汁的滋味,一直到這幾年遇見了豔荔這個品種,荔枝才重回我的水果名單中。而這令農友們頭痛不已的小蟲便是荔枝細蛾幼蟲。每隻荔枝細蛾可產下約300個蟲卵,一隻細蛾在半個月的二代繁殖可產下近萬顆蟲卵,繁殖力驚人。雖然荔枝細蛾的生產週期只有7天,但對荔枝園的危害,從幼果期直接蛀食種子導致果粒無法發育結實;後期果肉長成包覆種子後,則會危害蒂頭造成落果;又或者到消費者手上造成客訴,隨著天氣愈熱更加速新世代的繁衍,成為農友揮之不去的夢魘。為了防治,一般農友會從著果確定後,開始噴灑防治藥劑,蔣世明父子曾經把整園的荔枝樹一棵棵套紗網,但效果有限,一旦有一隻細蛾不小心被套進網內,整棵荔枝就免不了受到危害。



以肥份降低酸度 種出獨特風味的豔荔
荔枝園管理上,蔣家農園以梅花座方式將每株果樹錯開,植株的距離在4米以上,適當整枝修剪,保持良好通風及日照充足,甚至是加強排水等等措施,都能防止荔枝病害發生。供應社內豔荔品種的鄭盈琅說,只要下雨過後,出太陽便容易產生裂果現象,如果沒有趕緊修剪,裂果汁液滴到下方果實或是產生霉菌感染都會影響果實品質。在荔枝結果期,鄭盈琅會定期噴灑葉面肥和自製的鳳梨酵素來防止裂果。

(首圖圖說:合作社的荔枝從四月上旬至八月上旬都吃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