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老工作坊紀實
2017-08-01・樂齡生活
整理/謝文綺.台中分社社員代表 攝影/游麗卿
六月九日至十日兩天所辦理的「銀向閃閃的未來」論壇,主要讓與會者了解現在銀髮照護發展出的各種型態,為了讓社員更能進一步透過六月二十日的工作坊,共同激盪出可行的方案,逐步落實,因此特邀對團體民主審議專精的帶領人呂家華老師擔任引導者。本次論壇推手之一的社員邱彥玲事前以信件往返詢問帶領的方式、器材與空間的需求,並與社代張月瑩連袂北上與老師詳談。由於受限其他分社夥伴無法配合兩天都出席,因此進行兩天課程全程錄影,請未出席論壇的成員事先觀看,盡可能消弭資訊的落差。
老師以一個大P流程,及之前在不同團體帶領的參考資料,提出她的理解:
一、讓共老事業在合作社不要總是停留在空想。
二、共老事業要發展,須從社員到理監事們與職員皆有一致的認知與想像。
三、互助福祉小組成員全程參與,並擔任PM角色。
四、每一個參與者就是組織者,回到各分社要組織更多的社員參與和行動。
當天配置一位文播助理,把今天的討論儘量記錄下來。最特別的是提供一個匿名提問與回饋機制1,讓不好意思公開提問或無法暢所欲言的人也有發言的機會,現場的人都能看見與回饋。
老師接著介紹全天將進行的六個階段,步驟完全因應一開始決定的大P來規劃:
一、自我介紹
二、論壇回顧
三、演講
四、討論一:推動共老的四層次、兩面向
五、討論二:提案思考與醞釀
六、總結與回饋。
第二步論壇的回顧,使用便利貼寫下:
一、印象深刻或有共鳴的部分是什麼?
二、想提問或質疑的是什麼?
大夥陸續貼上後,發現印象深刻部分以「食來運轉,翻轉社區弱勢力量」最獲青睞,大多感佩方里長無私奉獻熱心付出、整合多元資源服務在地生活圈。對於「托老一條龍高齡政策」則是期待以人為本的全人照顧,政府跨部門合作以簡化審核流程。而「AIO走動式照顧服務」不只照顧個案也考慮其家庭,以彈性服務促成在地安老。「預約熟年幸褔」介紹高齡通用住宅與照顧咖啡館,開啟新的生活型態與事業體的想像。銀髮樂活包與加賀谷. 宮本式音樂照顧給大家愉悅的體驗,感受生命力被喚醒。至於想提問或是質疑的部分,很多是實務面的思考,例如營運所需的經費來源及運作模式?如何促進社員發展共老事業?適合透過合作社型態經營嗎?⋯等。老師彙整了大家的重點:下一波邀請來的講者將不再只是介紹自己單位的服務內容,而是要說明人力、資源如何取得與分配,才能建立服務體系,提供給主婦聯盟合作社參考。
經過兩階段的發表後,老師分享幾個案例供學員參考。先以嘉義的社區營造打算帶入審議式民主為例,有一位大哥讓她印象很深刻,在流程進行一半時就不提案了,但表態願意幫助其他人,原因是他覺得很多社造到後來只是在搶資源,他不想如此,所以情願放棄。回到合作社的角度,也須確認有限資源投注的方向,更重要的絕不只是討論,而是要找到更多願意一起做的人。好食機則是透過審議公開營運狀態,讓生產者與菜市長共同協調出大家可接受的利潤分配,團體中形成互助的氛圍,甚至邀集菜市長直接預訂農友現下能生產的作物,幫助他度過難關,無形中建立了新的社會網絡關係。從主婦聯盟來看,當社員一邊要做參與溝通,一邊要顧及組織營運,如何找到大家比較能接受的方法?這都需要嘗試。到此老師請學員再想想:共老在合作社要達成何種願景?從社區到社會要怎麼做?什麼時候要與政府部門連結?過去談那麼多沒有成功,並不是工具不好,而是停在討論之後沒有再繼續做事。所以今天主筆人擬稿之後,參與的人要確認,沒有問題就送理事會提案討論。這樣的練習與嘗試背後的機制和想像,會影響未來要如何有效決策。
討論1 推動共老的四層次、兩面向
將學員分成六組並選出主持人,寫出在不同層級共老的目的與需求,以及會遇到的挑戰。發表完畢後,老師歸納幾個重點:各分社能夠組織關心共老的社群很重要,可以思考在既有基礎上設計,提高社員投入意願。而各站依據社員的需求提供服務,例如共食。另外還能提供照護者的喘息服務,或者照護者與被照護者能共同服務及參與的活動。建立資訊交流平台並整合服務型態,必須要有明確編制的總社職員以支撐相關業務運作、培力教育等。是否在分社試點運作或成立新單位,也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之一。
▲推動共老需要思考的四個層次、兩個面向
討論2 提案思考與醞釀討論
老師接續請各組提出主題、內容、關鍵第一步、具體方案、誰來做。六組經過熱烈的討論,整理如下:
第一組|籌組友善住宅合作社,因應修法通過的住宅法相關法令,土地由政府提供,合作社集資興建管理,資金來源分一般股(純粹理念支持)、義務股( 預備入住)。希望從一開始就參與空間規畫討論,融入老人食堂、生活會館的想法,並且選擇一起共老的夥伴。目前已經申請籌組,希望能成為示範案例。
第二組|提案者身為男性又是身障者,屬於合作社的少數,本身對通用設計有概念,也有意願投入連結社會福利與通用設計,希望以南倉為改善通用設計的示範點,包括新舊站所空間,也可以跟政府部門討論。
第三組|提議共食小學堂,參與的社員透過學習與共食達到更健康的目的。先找有需求的人,由社員承攬業務或外聘講師,使用者付費,合作社部份補助。
第四組|討論社區小蜜蜂,例如:幫忙跑腿買菜、遛狗繳費、陪長輩聊天運動等多面向服務。第一步照顧現有社員需求,訂定價格與契約內容,可考慮租借站所空間當工作站,有意願提供服務者就可以加入。
第五組|首先將互助福祉研議小組提升成委員會,有穩定的經費支援才能順暢運作,讓更多人參與並且處理社員需求。其次為成立生活會館,建置通用設計、托老、托幼等服務,可以嘗試承租政府的閒置空間運用。
第六組|友善住宅合作社,關鍵第一步在找到有共識的三十位發起人親身投入,資金可以跟草生儲蓄互助社貸款。除了通用設計,健身房、托嬰中心、農園等都能規劃進來,同時引進政府資源。
總結與回饋
老師整理六組的內容,並逐一與提案的主筆人確認,然而第三組共食小學堂提案,由於沒有人願意承擔故撤案。家華老師最後再三提醒,今天參與的人不是許完願就好,而是要問自己「回到分社,我可以做些甚麼?進入到理事會提案前,我還能有哪些行動? 」經過一天充實的工作坊,相信已經在大夥的心中燃起希望的火種,「做,就對了!」,讓我們齊心努力邁向共好的家園!
啟動主婦聯盟共老事業流程
1.知情認識:6/9~6/10 合作共老論壇
2.審議討論:6/20 合作共老工作坊
3.擬稿方案:形成共老事業建議書初稿
4.確認結論:請 6/20 工作坊參與者確認完稿
5.送交與回應:送理事會審議決策,各分社可試點操作
啟動主婦共老事業
合作共老工作坊提案總結
第1案 推廣住宅公用合作社
1.根據第1 組和第6 組提案。
2.「住居」是生活消費的一部分,且佔相當大的比重。市場經濟下的年輕社員多半買不起房子,租屋又沒有保障。另類的選擇是:有需求之社員以合作社模式共構家園並自我管理,以自助互助的方式解決共同的住房問題。
3.住宅公用合作社在建構合作社區的同時,可滿足社員對共育共學共居共老的願望,融入生活會館的設計也能提供社員更多的福祉。
4.合作社可以提供理念的推廣,以及爭取政府在政策及法規面的支持。
第2案 全面建置合作社無障礙空間
1.根據第2 組提案。
2.無障礙環境之建置,需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7 條、「既有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替代改善計畫作業程序及認定原則」第170條(G類)辦理。
3.具體作法:
(1)南倉:以無障礙環境之建置作為合作社良好示範點。
(2)新站所、遷移站所:應需優先納入通用設計的考量規劃空間。
(3)既有站所:逐年編列預算改善。
第3案 推廣成立社區小蜜蜂
1.根據第4 組提案。
2.基於自助助人的精神,對年長者或行動不方便的人提供各項服務,如買菜、拿藥、繳費、陪長者散步運動、溜狗、出國管家…等。初期服務對象可從社
員做起,再擴及社區居民。
3.有意願者可組勞動合作社,必須有工作訓練及保險。要替這些服務定價,也要訂定勞動標準與服務契約。
4.合作社可租借一部分站所教室作為工作站,或入股支持。
第4案 設立社員互助福祉委員會
1.根據第5組提案。
2.本社成立總社互助福祉小組已有2年多,為了回應社員廣大的需求,需要提升更高規格以服務社員。其作用如下:
(1)讓社員了解合作社服務社員的決心。
(2)地區營運派代表參與分社互福小組,將社員互助福祉議題深入各站所,亦有傳承之效。
(3)讓互助福祉議題在分社營委會及理事會有發聲管道。
(4)經費來源正常化,可以為社員辦理更多福祉相關活動。
第5案 設立生活會館
1.根據第5組提案。
2.改變站所空間運用之思維,讓各分社之大型活動皆有適宜的空間辦理,無須另覓外部租賃空間。
3.生活會館的設立為落實第七合作原則之「關懷地區社會」,使其真正成為社區的「好所在」。
4.生活會館採用無障礙之通用設計,內部可含:
(1)照顧咖啡館
(2)烹飪教室、共食廚房
(3)講座、健促教室(可容納50人以上)
(4)圖書室
(5) 托幼或日托中心(視空間許可)
5.會館設置為長遠之運作,取得方式可參考以下幾點:
(1)發動社員持續增資後購置
(2)發起社員目的性增資購置
(3)社員集資購買後由合作社租用
(4)租用政府閒置空間
了解更多
匿名提問與回饋處
歡迎對互助福祉有興趣者,加入銀閃閃聚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