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臺灣爆發嚴重口蹄疫,生鮮豬肉因而無法出口日本,造成豬肉價格崩盤。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屏東麟洛一間養豬場選擇走出畜牧場,在傳統市場擺攤賣豬肉,這位場長兼獸醫師的豬肉舖老闆蘇鵬,憑藉自身經驗,讓「中央畜牧場」成功推出自有品牌─家香豬。

30多年歷史的中央畜牧場,主要由蘇家兄弟共同經營。哥哥蘇增為畜產專業,專責飼養管理;弟弟蘇鵬負責對外聯絡,並致力提升飼料品質、改良沼氣發電技術、建置產銷履歷、豬隻疾病診療。因此門口掛著三個醒目招牌:中央畜牧場、裕興種畜場AI中心、中吉家畜醫院,蘇鵬靦腆地解釋:「我喜歡挑戰不一樣的領域,不過前提還是要和養豬相關啦! 」因為他的勇於任事讓這個占地8公頃的畜牧場變得很不一樣。

豬糞變黃金

「趙少康當環保署長的時候,曾推動養豬戶做沼氣發電,當時技術不成熟,並沒有成功。」蘇鵬說著二十年前的情景。養豬場依《水污染防制法》得將廢水經污水處理,達到放流水標準後才能排放,然而一般養豬場即使已做好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甲烷─沼氣主要成分,仍會散逸至大氣中成為溫室氣體。而沼氣發電的最大優勢,是將甲烷收集轉換成電力。

礙於《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規範,台灣電力公司僅能以每度電2至3元收購沼氣發電的電力,高成本、低報酬恐怕是多數養豬業者不願投入的主因。蘇鵬說:「過去外界對我們養豬業的印象就是又髒又臭,還會排放大量廢水污染河川。我花了這麼多心血做沼氣發電,其實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扭轉外界對養豬業的負面形象! 」

▲紅色袋子為集氣袋,主要收集豬糞污水淨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甲烷。

▲此為沼氣發電使用的渦輪發電機。

爬上一座兩層樓高、約兩個籃球場大的建築體,蘇鵬說明下方是污水槽─豬糞污水經發酵產生沼氣的空間。中央畜牧場的沼氣發電系統於2013年開始運作,每日平均發電量約3000至4000度,「以前做沼氣發電時,過程中會產生硫化氫而腐蝕發電機,這幾年很多教授和專家來指導,總算克服問題,才能持續運作下去。」首先將豬糞污水進行固液分離,污水經微生物發酵後會產生大量沼氣,透過管線讓沼氣經圓筒去除硫化氫,過濾後的氣體再進入集氣袋內儲存,再穩定地送至發電機安全發電。蘇鵬補充,「處理硫化氫的設備原本只有一座圓筒,但仍偵測到硫化氫殘留,我再加裝一座不鏽鋼圓筒,後來它也開始腐蝕,最後改用玻璃纖維材質才解決腐蝕問題。」

▲畜牧場內豬隻所有的豬糞尿皆儲存在這污水槽裡。

▲蘇鵬將固液分離後的豬糞製成有機肥料,進行小區域的栽種實驗。

為有效阻隔病源入侵、減緩豬隻活動範圍的緊迫,進而能夠減少使用藥物,豬舍透過負壓進氣及水切高風速,達到抗溫室效應、降温效果。目前,沼氣發電除供豬場內循環外,也供給周遭村里,每日生產約五百戶家庭用電量。

用心的飼料

提供豬隻舒適、乾淨的環境外,為了供應安全有品質的飼料,中央畜牧場甚至成立「中央飼料場」。蘇鵬說明,臺灣大型養豬場多半採用市售黃豆、玉米等為主原料,配合營養添加劑,簡單混合後餵食豬隻( 此為自配戶),而中央飼料場則是透過高溫高壓擠壓製作的優質胜肽飼料,包含全脂大豆、玉米、發酵植化素及專利益生菌等,以確保豬隻生長過程健康。

主婦聯盟合作社多次與蘇鵬前往不同屠宰場、分切場進行評估瞭解,最後決定於可當天第一批屠宰、分切,且設備先進的立大農畜興業進行後段加工。為因應社員對豬肉品的需求以及生產者減少供貨的風險,主婦聯盟合作社在發掘更多良好的豬肉生產者的同時,也將更著重整個生產流程的全程掌握,期待社員共同支持這般用心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