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農友大會紀實—從農地到餐桌,合作向前行!

2012-07-01・跨越國境看見合作,雨林咖啡的微革命

文/何有倫 圖/莊俊彥

在合作社與農友、生產者的合作過程,就像是站在同一艘船上的伙伴關係,共同航向前方,期待農友栽種出健康、安全的蔬果,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溝通與成長。每年定期舉辦的農友交流大會,有合作教育的推廣、農業技術的交流等等,也是合作社與生產者的交流平台。

二○一一年十二月市場上出現缺菜,社員沒有充足又美味的冬季蔬果可以吃;而農友不只是沒有收入,支出反而增加。過年前曾有農友開玩笑請合作社寄些泡麵給農友,因為年關難過。看天吃飯的農作物,因天候因素造成蔬菜病害嚴重,或是大雨後泡水爛掉,無法採收就沒有收入,農友一次又一次重新買種子、種苗,一次又一次地重新耕種,例如:有位農友的大小番茄前前後後種了五次,耗費的人力、時間、物力難以衡量,盡人事之後也只能期待氣候回穩,聽天命了。菜價雖高,但無菜可採收也就等於無功。十二月原是菜土卻成了菜金,但農友開心不起來。

共同運輸,農友社員都安心

夏季即將來到,高溫多雨的氣候又會影響蔬果的生長。今年四月底的菜農大會,我們和農友一起討論夏季蔬果生產及運輸的問題,希望能避免缺菜的情形。以往到了炎熱的夏季,常溫運輸會影響蔬果的品質,葉菜類變得不耐放,增加耗損;若中南部農友完全改為冷藏寄送,運費則會提高。因此,菜農大會討論議題之一,即是共同運輸的可行性,請貨運公司安排專車接應,把中南部農友的蔬果送到北部,集中運送量除了可以分攤運費,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高蔬果品質。

後續中區倉庫將配置大貨車,初期會接應新竹農友的蔬菜以供應中部社員;我們希望未來不用再請貨運公司專車,而是由合作社來接應中南部農友,甚至也把北部農友的蔬果送到中南部。

落實生產計畫

另一項與農友溝通的議題,即是有關生產計畫的事項。生產計畫的有效性,需要依靠農友定期回報蔬果的生長狀況。農友每天都在田裡,最了解蔬果的生長狀況,若一旦有異常便即時回報,就可以提早通知社員每段時期的蔬果產量。

合作社支持本土農業,以共同購買的方式集結消費力,落實計畫消費,但農作物受天候影響大,即便按照訂定的生產計畫,也有可能因為天災而無法收成,或是氣候變化所有蔬菜一起成熟了。不論是缺菜或生產過盛,我們都應該與農友共同面對問題、討論解決方案,也希望社員能多了解蔬果的生長過程,體諒非人為所能掌握因素的影響。而合作社之後也會推出農事學習課程,讓大家有機會接觸更多農事,體會到農友的辛苦,有同理心才能一起向前走,這也是一種永續。

後記:生產消費一同前進

農友大會中,合作社與農友雙方對冷藏運輸皆達到共識。會議結束後,合作社物流部積極找尋第三方物流來配合,並與農友討論冷藏費用及回收紙箱等問題。集中菜量可以降低冷藏運費,不過,越往南部冷藏運費則越高,這將加重南部農友的負擔。我們需要再討論出適合的支付方式,以免讓單一方面承擔所有費用。

另外,蔬果從田裡到餐桌上,運輸過程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蔬果的降溫必須從田間採收時就開始。因此,合作社再次邀請蔬果預冷專家,向農友強調採收後的處理重點,即降低蔬果呼吸作用所產生的熱度,這將影響蔬果的耐放性。經過再次教育,農友得以調整自己的預冷方式,提高預冷效果,讓農產品從產地到倉庫的前、中環節都制控在低溫狀態;只要後端的理菜以及配送至站所、回到社員家的過程中都能維持低溫,大家才能品嚐到最新鮮美味的蔬果,而農友的辛勤耕作才有價值。如此一來,農友的耗損減少、收入穩定,生產與消費才能繼續一同前進。(作者:產品部專員)

原刊登於2012年07月106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