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照護資源 當聰明的在職照顧者

2024-07-09・永續海洋從海鮮的選擇開始

文/陳怡樺 圖片提供/中華民國家庭者照顧者關懷總會

隨著超高齡社會到來、少子化發酵、家庭結構改變等社會變遷的影響,每當家中出現長照需求時,照護人手的安排分配是首要面臨的課題,舉凡住院期間或返家後的照護人力如何分工?照顧者是否適合繼續工作?長期照顧中,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如何調適?都需要關注。根據衛福部調查,照顧65歲以上長者的平均年數約為8.89年。依受照護者的狀況不同,陪伴、備餐、餵食、清潔、攙扶移動、協助如廁、整理生活環境、陪同就醫等皆是照顧者的日常工作,然而,走在長照的漫漫長路上,照顧者的身心健康也需要重視。
 
家庭照顧者也是「人」,不能忽略他們的需求。

照顧者除了照顧家人 更要安頓自己

中華民國家庭者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以「國人住院陪病經驗調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八成的民眾曾有住院家人需照顧的經驗;照顧家人期間,八成的民眾曾因陪病照顧影響工作,需請假、減少工時、留職停薪、甚至離職。調查發現,家庭照顧者以女性居多,約佔七成;主要照顧者每天平均照顧時間長達12個小時,近半數缺乏照顧替手。調查也顯示,最常讓照顧者感到沮喪的前三項,分別失去自己的生活、工作與照顧難以兼顧,以及經濟困難。



根據家總的觀察,多數家庭通常在家人倒下後才開始尋找資源,前六個月是最慌亂的時期,也是照顧者選擇離職的高峰期,該階段的首要任務是「盡快找到照顧資源」。隨著病情變化,照顧者會面臨頻繁請假,造成主管或同事的不便,甚至工作重新安排的情況。

「照顧者先穩定自身工作,不要貿然離開職場。」家總公關副主任張筱嬋提到,長照時間經常長達十年以上,若選擇離職照顧家人,建議先從個人經濟面進行整體評估,如薪資、勞健保中斷,未來二度就業等挑戰是否做好準備,尤其目前佔比最高的照顧者多為50 多歲的壯年階段,也都是職場的中流砥柱。

家總承接衛福部委託「0800-57272 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2022年統計資料發現, 照顧者的諮詢內容除詢問「照顧資源」外,「情緒支持」也佔了一定比例,其中又以「傾訴照顧壓力」為最多,其次是「與被照顧者溝通困難」、「與家人溝通困難」、「多重角色壓力」。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安頓,與家人關係的協調都是需要時間調適的課題。

家總推廣「新三不長照」的理念:不離職照顧、不必然自己照顧、家庭不失和,營造友善環境、照顧與工作平衡。張筱嬋提到,召開家庭會議很重要,有助於家人彼此協調、盤點資源、規劃分工與分擔費用,也可依病情變化、或家庭人力、財務等狀況調整照顧計畫。

 

召開家庭會議很重要,有助於家人彼此協調、盤點資源、規劃分工與分擔費用。

 

善用長照資源 減輕家庭負擔

面對家人發生重大變故,常讓人措手不及,加上住院期間的照護價格相對高,也不容易找到合適的人手。2022年底,衛福部以健保資源推動的「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畫正式上路,針對入住急病一般病床的病患,目前於全台84家醫院施行。張筱嬋提到,此計畫讓病患住院不用自聘看護,家屬住院期間,也不需請假全天照顧病人,善用各項資源,能有效減輕負擔。

出院前與醫療人員討論後續方案,有助運用資源,如「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PAC)」,讓病患獲得更好的銜接照顧。張筱嬋以「腦中風」為例,患者出院後可搭配「急性後期照護」進行密集復健,把握黃金復健期,讓病患在治療完成後,繼續接受適當的照顧及復健,有助回復到更好的自主生活能力。除了腦中風外,還有燒燙傷、脆弱性骨折、創傷性神經損傷、衰弱高齡、心臟衰竭等五類病患可申請使用,張筱嬋建議民眾「主動詢問,提出需求」。

談到主要照顧者的身心議題,張筱嬋建議,照顧者多走出家門參加活動或課程,與其他人互動,多聽多看多交流,有助心情轉換調適,除了獲得新資訊外,同儕互動對照顧者有正向的支持與鼓勵。

2018年「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上路至今,整合各項照護、輔具、交通、居服與喘息等服務,民眾善用各項資源與支持,讓被照顧的家人以及照顧者都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家庭照顧者有任何問題,都可撥打關懷專線,尋求幫助。

 「長照1234」聰明照顧口訣 

一工具:衛福部長照服務資源地理地圖
二電話:1966 長照專線、0800-507272 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
三步驟:資源盤點、資產盤點、家庭會議
四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喘息服務


(首圖圖說:家總的喘息活動,可幫助照顧者抒解壓力。)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