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就是力量!讓育兒更有伴的日本社區友善空間「惠」
2022-06-10・生活提案
文.照片提供/李宜芸‧北南分社社員
合作社社員李宜芸在任職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期間,拜訪日本多個民間社區照顧單位,看到社區照顧對不同身分需求的重要性,體會到社區居民相互支持力量才能長久。日本北陸區域因為人口外流,面臨居民高齡化、少子化,一些村落甚至遭逢滅村的危機。在富山縣,許多居民因感受到社區艱困的處境,由下而上發起民間的行動希望解決問題,因而造就社區中多元的共生場域, 這些空間的目的皆是希望不同身心狀況與年齡的居民,都能夠於社區被承接且自在的生活。
一個年輕父母喘息的社區空間
但在社區不只有高齡化議題,年輕育兒的家庭也同樣有各式各樣的困境。我在2018年前往日本拜訪了一位前保育園園長井上女士(化名),她在保育園內, 看見許多孩子面臨發展遲緩、家暴、拒學、父母憂鬱症等問題,因而開放自家的空間,取名「惠」──任何人都可以來的家,以志工性質照顧起社區的孩子與年輕父母。後來,井上女士更拿退休金蓋了一幢新屋,將原先在「惠」的活動移到此處。提到創設「惠」的原因,井上說:「上班時間,很難專注解決個別孩子的狀況,但很多問題是發生在孩子回家後,而我希望支援這些外人看不到的時刻。」她邀請社區中的新手爸媽來到「惠」一起互動,也在農田裡舉辦園藝活動,夏天到了一起「打西瓜」、玩水槍,她期許「惠」能夠成為父母們彼此支持、成長的一個場域。
平日的上午,零到三歲嬰幼兒的家庭可以來到遊戲室共學,家長們分享彼此煩惱、互相支援;下午則是有育兒煩惱或有早療需求、發展遲緩、憂鬱症家庭的個別諮商;另外每週與每月也有讀書會或發展遲緩孩童家長的共學時間。井上認為,「聚集才能產生互助。」家長聚集後,發現有煩惱的不只有自己,大家可以彼此支持與學習。
育兒友善場域需要社區化
參訪當年還未有小孩的我,在2020年女兒出生,全職帶孩子後,實際體驗陷入育兒孤立無援的感受。後來朋友介紹台北市公辦民營的育兒友善園「妙妙屋」,才發現我的育兒綠洲,也感受到聚集的力量。來到親子館或育兒友善園,父母不用擔心旁人目光,老師親切地和爸媽聊著育兒的日常,並鼓勵、支持父母;也能與周圍的家長閒聊,彼此分享育兒的煩惱與苦楚,馬上能體會到原來我不是孤身一人。親子館與育兒友善園每個月會安排豐富的共學與育兒課程,父母也可與幼教老師預約諮商。
不過除了公辦民營的親子空間外,新手家庭更需要社區中有各式各樣友善親子的場域,因為光是帶著嬰幼兒出門吃飯就會讓父母感到龐大壓力。身為社員的我覺得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各個站所,或許也可能發展成一個社區的節點,讓社員間彼此互助。過去已有許多分社社員積極討論站所空間利用後,發展出讀書會與各式活動,一起共學、共煮、共食;而合作社舉辦的綠繪本講師培訓課程,更曾發展出媽媽們互助的模式,一起吸收新知、照顧孩子,甚至還安排托育老師陪孩子玩耍,讓父母安心學習。
由社區主動出發 尋找凝聚力量
從日本再到台灣,我認為要營造出一處讓任何人能自在來去的空間,除了場地,更重要是每個場域中需要有位熱心的靈魂人物,讓人感到舒適、願意停留。社區居民來來去去,孩子也會長大,但是靈魂人物是串連並延續社群的關鍵,而如何聚集人群,則須依照各社區的樣態與需求來設計出符合居民需求的活動。日本北陸的案例告訴我們,社區所面臨的難題不能只靠政府與企業,更重要的是居民彼此連結,主動發掘並解決問題,才能營造出讓人安心居住的在地美好生活。
他山之石
從共同購買到全生命關懷
面對社區中超高齡與育兒的議題,以及瀕臨崩潰的社會福利財政,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從共同購買運動開始,拓展到全生命關懷的社區互助系統,進一步成立「福祉事業基金」,透過社員捐款,來補助或融資各社區發展出的互助組織與社會福利事業,藉此彌補政府與私人福利服務不足之處,讓社區居民能夠安心在地終老。根據生協資料顯示,生活俱樂部所發展的社會福利事業包含居家護理與日照中心,其餘還有托育與住宿相關事業。
(首圖圖說:「惠」是一位前保育園園長以個人的力量,支持育兒父母的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