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間合作提升農糧自給率 2023合作找幸福台中場紀實

2023-12-12・承先啟後 2023具體努力與收穫

文、攝影/李修瑋・台中分社社員

自2012年起主婦聯盟合作社即開啓了「合作找幸福」對外推廣合作教育專案。據農業部公布的《糧食供需年報》,2021年台灣糧食自給率僅有31.3%,2022 年減少至30.7%,台灣糧食自給率逐年下滑的情況更加嚴峻。

為喚醒大眾對糧食自主議題的重視,2023年合作找幸福主題回歸農業,以「社間合作提升台灣農糧自給率」為主軸,活動於八至九月間在北、中、南三地展開,台中場以「CSA 社區協力農業與合作經濟」拉開序幕,由台中分社教育委員會之合作教育小組成員與台灣食在安心農產運銷合作社、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合作,共同策畫了CSA與合作經濟論壇和都市沃土計畫—家庭厨餘箱製作工作坊,限於篇幅,本篇僅就台中場活動實況略述如下。(台北與台南場次精彩內容可見2023年11月234期《綠主張》)
 
陳建泰現場示範教作堆肥箱,推行都市沃土計畫。

從土食材到CSA農場 維護友善農糧自主

論壇由青芽兒雜誌創辦人舒詩偉(下稱阿偉) 開場,阿偉老師長期關注並投入三農(農民、農村、農業) 議題的研究與實踐,近年更著力於推動土食材的調研與理念推廣,他以「回頭再出發:土食材與糧農/餐飲及社區」的再造為概念,分享人類農糧演變的歷史脈絡,從全球分工、跨國霸權壟斷,到各地農民的反制運動;再回頭看在地生產與消費的重要,既能維護在地糧農運作和飲食的自主與完整性,也抵制了惡質商業集團的侵蝕與控制,由此點出CSA的必要性。

小瓢蟲農場主人,也是食在安心農產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巫建旺,則帶領學員前往農場參觀。

巫建旺是台灣有機農業的先行者,他和許多消費者建立了長期信任的關係,不間斷地為他們提供蔬菜箱,可以說是CSA農場的最佳典範。下一代接手部份事務後,小瓢蟲農場又多了親子互動的設施,從生產基地轉型為兼具教育、休閒的多功能農場,徜徉藍天綠地中,在百年芒果樹的樹蔭下享受輕風拂面的快樂,讓參與學員更加感受到友善耕作的農地是多麼珍稀可貴的資源!
 
小瓢蟲農場是CSA農場的最佳典範。
當日午餐由當地食材料理而成,呼應阿偉老師的土食材主題,使用在地食材, 不僅保存在地的文化和農業,也是減少食物里程的環保行為;餐廳和講堂外,還邀請幾位在地農友販售自產及加工的農產品,如龍眼、蜂蜜、鐵蛋、蛋捲等,讓學員透過實際行動支持友善生產的農友。
 
當日午餐是土食材概念的「食」踐。

合作經濟 改變市場的新契機

午後由東海大學社會系許甘霖老師接力主講「CSA精神與在地創新」。許老師長期研究包括合作社在內的各種不同型態的社會團結經濟組織,此次以「mipaliw 共創都蘭計畫」為例,說明社區居民如何共同參與提案協作,部落長老和年輕人對話,一起參與計畫審查,以及東非各國和亞洲印尼、菲律賓也各有不同的社區互助合作形式,說明CSA也是一種合作經濟。

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創會理事長陳建泰,則以「改變市場的新模式—CSA合作農場」分享,並與他的夥伴分組帶領大家討論如何建立自己的CSA農場。陳建泰是生態農業和CSA的推動者,他以自身在新竹成立的幻象合作農場為例說明,「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的互相承諾=社區支持型農業和無限的契機」,它的好處是可以解決中間商剝削和認證問題,並支持友善環境耕作。

在創建CSA農場的過程中,陳建泰認識到CSA的推動應該與合作社結合,運用合作社原則來建立合作農場,才能解決社區協力農業中,消費者必須承諾與生產者共同承擔風險的問題。
 
學員們分組交流如何建立自己的CSA 農場。

都市沃土計畫 合作創造美好未來

至於都市沃土計畫由陳建泰主持,詳細說明土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厨餘變沃土的方式,那是他經歷三年實驗,學習動物掩埋原理,設計成功的廚餘堆肥箱。了解原理後,陳建泰在戶外實地示範如何利用二手棧板和木屑等材料,做出一個省時、省力又不會產生異味的堆肥箱,木頭的質感讓堆肥箱化身為具有美感的家具,更適合擺放在都市家中。示範結束後,許多學員躍躍欲試,立馬動手組裝自己的厨餘箱,他也期許日後可建立製作堆肥箱的勞動合作社,或者集合有興趣手作的人一起組建堆肥箱,大家一起來,讓厨餘變沃土,合作創造更好的未來!

今年適逢本社共同購買運動30年,支持本土農糧永續發展的初衷不能或忘,各地社間合作正遍地開花,期待持續集結民間合作力量的擴大,進而推升台灣的糧食自給率。
 
2023年合作找幸福主題回歸農業。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