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凡之軀實現不平凡的價值 合作社與主婦聯盟的合作社實踐

2025-01-10・合作聯合國

文字/蘇怡和 照片/企畫部、Freepik

 

合作社是個非典型購物場所,會在意公眾事務、關照環境永續,並非營業額至上。


2012年是聯合國訂定的第一個國際合作社年,強調合作社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特別是對減貧、創造就業和社會融合的影響,而2025年,聯合國決議設定為「第二個國際合作社年」,關注重點為讓合作社在全球成為永續、具備影響力的企業組織,同時以合作社模式克服許多全球挑戰,如對不平等、氣候變遷和衝突等難題提出解決方案,並發揮影響力,以期實現 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身為生活消費合作社的主婦聯盟,始終基於互助合作與終身學習的理念,在提高社員文化與經濟生活的目標下,落實合作社精神。

理事主席彭桂枝於新竹站所開講,介紹合作社的定義、原則與價值,同時表示自己當全職媽媽的那幾年,因為參與合作社才未與社會脫節,桂枝以「一群平凡人,成就一件不平凡的事」開宗明義闡述,合作社之所以能透過共同購買的力量,落實於保護台灣農業、捍衛糧食主權、支持友善環境的生產者等主張,是基於集結眾人之力。
 
理事主席彭桂枝表示,自己當全職媽媽那幾年,因為參與合作社才未與社會脫節。
合作社講師姜淑禮曾說,到合作社買東西時,打開冷凍或冷藏的門之前,要先看好決定要拿什麼。因為「節電是大家的事」,這說明合作社是個非典型購物場所,會在意公眾事務、關照環境永續,並非營業額至上。當然省電除了節能,也扣連到合作社的關鍵特性,就是合作社必須自負盈虧,參與合作社的社員也是參與了組織的經濟實體運作,必須了解每一天打得是什麼算盤。
 
節電是大家的事。台南物流中心頂樓放置太陽能板,每日可供應相當於28 家戶電力。
節電是大家的事。台南物流中心頂樓放置太陽能板,每日可供應相當於28 家戶電力。

現代合作社原型 源自英國公平先驅社

主席闡述合作社起源,是從英國羅虛戴爾(Rochdale)的公平先驅社開始,由於1776年瓦特改良蒸汽機,使世界進入工業革命的商業高速運轉年代,當時勞動力需求大增,不僅女性也成為勞動力,甚至連幼童都進入工廠,整體工時暴增。因此1844年,一群英國紡織工人們集資,每人提供一英鎊,相當於兩週薪資的費用作為基金,只用來販賣生活必需品,如麵粉奶油,他們透過團結互助解決民生困境,並保障社員基本生活,此即為羅虛戴爾公平先驅社。

先驅社成為合作社運行的一套典範及原型,羅虛戴爾原則(Rochdale Principles) 也成為世界各地合作社持續運行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影響深遠。國際合作社聯盟(ICA)在合作社識別聲明中,定義合作社乃是基於「共同所有」及「民主管理」的企業體,為滿足共同的經濟、社會、文化需求與願望,而自願結合之自治團體,不仰賴政府支持,也不被政府控制。

台灣的合作社,在1934年頒令的合作社法中,是指依平等原則並在互助基礎上,以共同經營型態,謀求社員經濟利益與改善其生活所組織起來的團體。綜觀台灣與國際對於合作社的涵蓋範圍差異,台灣是僅關注在經濟和生活上,未包含到社會與文化的範疇。

台灣社會曾有超過五千間合作社的高峰時期,但現在僅存三千餘間,而社員數則是從2001年的19.8%,即近450萬人,一路下滑至2023年僅剩的7%。數字會說話,台灣合作社的社數與人數,是如溜滑梯般呈現持續衰退的狀況,然而國際上並非如此,目前全球合作社的社員數佔全球人口10%,創造了2.5 億個工作需求,其中前300大合作社營業總額超過義大利GDP,在勞動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在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中,不管每個社員的股份多寡,在決策中都是佔有一票。

 

主婦聯盟的合作社價值實踐

合作社基於民主本質,決策以代議制度進行,是由社員共同決議,並將決策結果公開給所有社員知悉。對民主決策結果負責,是合作社價值之一。舉例來說,合作社為了守護海洋永續,決定不該繼續供應鰻魚,毅然決然下架蒲燒鰻,八萬多名的社員就必須坦然接受大家共同的決定。

ICA國際合作社聯盟所提出的合作社七大原則極其重要且互相扣連、缺一不可。七大原則包含「自願而公開的社員制、社員的民主掌控、自治與自立、社員的經濟參與、教育訓練與宣導、社間合作以及關懷社區」。主席表示,我們要讓社員、職員與潛在社會大眾溝通,讓大眾理解合作社原則與價值才有辦法實踐它。

合作社的原則之一「平等」,也時刻落實在組織行為中,在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中,不管每個社員的股份多寡,在決策中都是佔有一票;不管是否擔任職務,都可在保護合作社事業體運營正常的情況、不影響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揭露訊息,從2024 年開始的社員面對面就是實踐案例。
 
2024年11月於線上舉辦第二次社員面對面。
2024年11月於線上舉辦第二次社員面對面。

以建立自主互助為願景不同於公司與協會

合作社與協會不同,協會依據組織價值及使命,執行業務,運作費用仰賴會員,需繳交常年會費及捐款,是非營利組織,不得進行營業行為。合作社也與一般公司行號所主張盈餘最大化的核心價值不同,合作社是兼具協會不以營利為目的,奠基在滿足社員需求,以及社員利用產品或服務,互助自助為日常的組織。結餘款中有一定比例要回饋社會,作為社會福利、公益事業,以及合作事業教育與宣導等用途。

合作社結餘款依法須設置公益金,投入個人或非營利組織關注的公眾事務上,可以讓金錢的價值放大數倍。傳統的公司體,很難看到這種放大過程,但透過合作社,可以看到你的錢被好好運用在各個層面,把互利的棒子傳承下去,實踐更多故事。合作社的公益金開放社員及非營利組織申請,以桂枝從前曾申請公益金開展的倡議來看,就有「禁止基改食品進入學校午餐」、「新竹喝好水公投的基礎調查費用」等。
 
「人生百味」曾得到公益金贊助,參訪法國巴黎諾瓦集活業中心。
「人生百味」曾得到公益金贊助,參訪法國巴黎諾瓦集活業中心。
合作社的最終願景,是建立以人為本、自主互助的合作社區,共同創建的生活圈,可以確保我們每個投入都在共好的循環內,不會讓資源和金錢僅存在少數利益擁有者或資本家手上。

社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最高權力機關,在大會中,社代可提出會前搜集的社員觀點,以及給予合作社決策的建議,也就是說,合作社的走向,是由全體社員積極共同決策所形成的。委員會則是理事會重要幕僚單位,提供理事會制訂決策的參考。例如為鼓勵農友在氣候變遷下,嘗試栽種符合合作社生產條件的蔬菜,因此增設「O 級品」的允收標準,這就是在社內共同討論下,因應大環境變化的決策之一。「說起來很複雜,但運作起來最重要的是溝通、信任。」理事主席一語道破合作社社務運作的前提。
 
2024年主婦聯盟合作社社代常年大會,3月31日於北投會館舉行。
2024年主婦聯盟合作社社代常年大會,3月31日於北投會館舉行。
主席表示宣導合作社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基礎工作,某些新進同仁因為不瞭解合作社性質,會無法理解為何各項決策時間冗長為何落實一個計畫有層層關卡,也會對社員三不五時提出的建議很頭大,所以認識合作社的教育訓練很重要,這些都是需要宣導的理念。
 

國際合作社年的倡議與活動

主婦聯盟扣合國際合作社年及回顧過去的發展歷程,2025年會更專注成為社區的HUB資源整合樞紐據點,促進社員與社員、社區、生產者的連結,厚實以人為本的民主式經濟,同時以培訓領導人來傳承民主治理的棒子,為重點工作項目。對於社會大眾,合作社將集結社員力量共同策劃一系列慶祝活動,包含透過Podcast「一籃菜真心話」製播認識合作社系列節目、研發推廣合作社的桌遊、辦理國際合作社交流論壇等活動。
 
合作社的Podcast節目「一籃菜真心話」,深受大家喜歡。
合作社的Podcast節目「一籃菜真心話」,深受大家喜歡。
除了合作社年的倡議,合作社理念中的「社間合作」原則,則會持續落實。合作社始終優先採購與本社理念相符合的合作社產品,比如漁權會(台南市第一漁權會漁業生產合作社)的虱目魚鬆,或是進口公平貿易產品的馥聚,這樣的社間合作模式, 證明並非所有服務都只能透過公司形式滿足。桂枝表示自己經歷過主婦聯盟合作社的運作,對民主有更深的認識、感觸,同時堅信著,民主的養成要歷經漫長的辯證和實踐。

合作社影響力數字

(首圖圖說:聯合國決議將2025年設定為「第二個國際合作社年」。)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