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蒡」復耕!屏東歸來有機種植
2023-07-17・一日體驗!站務工作面面觀
文/王怡力.台南分社社員 攝影/李友欽 插畫/ WANQIAN
富含營養的牛蒡一向是好用又養生的天然補品,有「最平價的人蔘」之稱,但台灣有機牛蒡卻少之又少, 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屏東歸來就有人種植了!合作社在2020年與陳建行合作,讓社員得以整年有牛蒡可食,歸來牛蒡復耕至今二十多年,對他而言卻恍如昨日。當年,陳建行自掏腰包十萬元,邀請務農的父親在故鄉屏東歸來復耕一區有機種植的牛蒡,嘗試讓這沒落產業在市場重生。他發現,歸來田區多是畸零分散的小面積,不利發展農機、自動化,人力成本高,成本效益不及雲嘉南產區的機耕作業,再加上當時外銷日本市場已被中國牛蒡取代,若繼續採用傳統耕作及銷售方式,競爭力不足以復甦近百年的歸來牛蒡名號,於是以生物技術和商業銷售專長,讓產業精緻化。
適地適種 整年都有有機牛蒡
歷史資料中,日本在台灣最早種植牛蒡的地點就是歸來。日人發現,由大武山黏板岩沖積的砂壤土,不僅沒有礫石,還有紅褐色之鐵錳結核粒夾雜,這種土壤特性既有良好排水性,又可保濕,再加上歸來的天然伏流水源源不絕,因此適合種植牛蒡。當時的他極力推行有機耕作,同時鼓勵在地農民恢復種植牛蒡,在選擇品種時,陳建行也特意找尋日本特有種「柳川理想」,這個品種的牛蒡擁有日本傳統的濃郁風味,而且在砂壤土呵護下,皮薄肉細,採收時如果重放就會斷裂,得小心處理。可惜的是,雖然台灣適合種植柳川理想牛蒡,但卻不適合育種,目前每年都需要提前向柳川採種研究會預購牛蒡種子。返鄉初期,陳建行除了從頭學習有機管理外,還嘗試開發各種加工品項,也與屏東科技大學合作,針對牛蒡的儲存條件進行研究。他們找到最適合牛蒡儲存的溫度、濕度,可抑制酵素活性,讓牛蒡保鮮延長到一年;在這之前,牛蒡只能冰存三個月,在一年一收的條件下,生鮮牛蒡只有收成的三、四月到六、七月間可提供,以往有半年時間生鮮牛蒡都要仰賴進口。
找出產品穩定的儲存條件時,也意外發現讓酵素活化的條件,可以使牛蒡裡的單醣提高,甜味變得鮮明,所以陳建行除了保存生鮮牛蒡的冷藏庫外,還有牛蒡專用醣化室,將要加工的牛蒡移到特殊環境中,等牛蒡性質改變後再去加工,借用單醣變多的特性,使加工乾燥後的牛蒡茶風味更快溶於水。
善用管理與加工技術 為產業加值
牛蒡田是半年種植,半年休耕,休耕期除了淹水減少來年的蟲害、草害, 並栽種田菁當綠肥,撒種以前,陳建行會先將土壤採樣送農業改良場,檢測土壤內有機質比例,這樣就可以知道田菁留在田裡時間的長短,藉由數據讓農民知道如何調整土壤內的有機質,預防連作障礙。但有機牛蒡耕作並不容易,需要在土壤中生長半年,相較於短期作物,成本高出許多。陳建行在幼苗期的蟲害防治,是以間作蔬菜為觀察標的,若夜蛾類過多,大量啃食蔬菜的葉子,便依照有機規範進行防治,另外,土地不施用除草劑,所以發芽後得勤勞除草,雨下越多,草長越快,等到種植第45天左右,土表上就不太影響牛蒡生長了,之後,在根部成長期還有可能出現切根蟲,主根被截斷的牛蒡就會膨大變成鴨腳狀,成為所謂的「醜蔬果」,能夠順利長大的牛蒡,在田區裡可能只有六成。
而嚴重缺工的問題,也讓他導入自動化除草機、施肥機和大型曳引機,分別來填補除草、施肥和收成時的人力不足。
這些成熟的牛蒡採收後儲存在專用冰箱,提供合作社和通路一整年的生鮮牛蒡,而剩下長得醜的鴨腳狀牛蒡,則提供給藥廠萃取或切片製茶等。持續運作的加工產品線,為產品增加了價值,讓農夫們對有機牛蒡的良率與銷售不再擔憂,更願意持續投入,這個產業不僅保存了歸來人們的記憶,也團結了整個歸來。
照片 | 五、六月起種植有機綠肥作物養地,60至90天後,將綠肥植株攪打進土壤,作為天然肥料。 |
---|---|
照片 | 基肥撒播、翻耕、作畦使土層鬆軟,利用種子帶直接播種,15天後,視萌芽率、病蟲害等缺株或死亡,進行人工補植。 |
照片 | 人工除草與灑水是日常做的事。45日後的生長幼苗期,葉子與地下根皆是防治病蟲害的重點,約六個月(180天) 後採收。 |
照片 | 約三月下旬收成,刈除地上葉片,採收機掘拉起牛蒡,切除蒂頭確保品質,再清洗、分級、包裝、冷藏,做生鮮及加工應用。 |
(首圖圖說:陳建行是早期規模化種植有機牛蒡的先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