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陪伴到培力 社區支持的共同養育
2013-04-05・親子食育
文/王琪君 圖/通泉草幼兒園、五甲社區自治幼兒園、羅濟昆提供
通泉草園長謝幸蓉帶著孩童在附近的文山農場大草原盡情遊玩奔跑。
主婦聯盟合作社為一群關心食物安全的媽媽,透過「共同購買」生活必需品集結眾人力量,改善生產消費的關係鏈,創造與環境永續共存的生活方式,而養育也是打造下一代美好生活的關鍵。從共購到共育,本期將介紹三個社區幼兒園的實例,同時看見社員體現另一種共同養育的生活實踐。
社區草根實踐 通泉草幼兒園與赤皮仔自學團
新店山區的花園新城人文藝術氣息濃厚,通泉草幼兒園與赤皮仔自學團則是社區營造的重要協力平台,受到義大利瑞吉歐公民合辦教育(註一)啟迪,負責人鄭婉琪希望讓教育資源取之社區,並透過民主溝通,創造公民連結。
山坡、樹林與農場就是孩子們的戶外教室,園方善用自然環境讓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例如野炊課讓孩子們不畏懼生火,添柴薪也是學習重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園長謝幸蓉表示:「我們讓孩子在實際體驗中發現問題,嘗試與老師討論並且解決, 從挫折中認識自己的能力,獲得繼續前進的內在動力」。
食育也是通泉草的重點,除了供應合作社食材烹飪的餐飲, 在園內耕種小菜圃, 將食物色香味連結環境教育, 課程也配合四季自然與人文元素,讓孩子透過手作食物累積童年經驗。例如初冬散步時讓孩子採桂花, 回幼兒園之後手作桂花餅乾, 或是春天進入山中茶寮採鼠麴草並製作草仔粿。
通泉草幼兒園及其前身森林幼兒園的歷屆家長,因為孩子互為同學之故而成為共托照顧的資源,社區內組織之間互動頻繁,讓花園新城成為理想的童伴社區。
赤皮仔自學團是鄭婉琪的另一項「非學校教育」計畫,以不同專業領域家長組成的團隊在社區施行中學教育,課程連結社區環境文史等議題,目前學生有二十人。鄭婉琪希望培養學生關心社區,從做中學與做公益之間形成問題意識,啟發尋找資源的能力。「我有一個學生想當服裝設計師,我就鼓勵學生從社區找二手衣作為裁縫練習的資源,或是申請青少年圓夢計畫,而非直接依賴父母達成目的。」鄭婉琪認為適度匱乏才能訓練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順著孩子邁向成年,她也希望赤皮仔延伸至高中教育。
慈心華德福的學童們親手採收鼠趜草,摻入糯米製成草仔粿。(圖/羅濟昆)
好山好水好教育 慈心華德福與大宅院市集
華德福教育的「人智學」( 註二) 理念促使許多家庭為了孩子受教而「島內移民」,在宜蘭冬山鄉就有一群合作社的社員從外地遷居於此,在地的好山水更促成一個結合有機農業、食育與養育的綠色團體「大宅院友善市集」誕生。
合作社班長賴碧芬原為國小教師,孩子出生後就積極尋找適合的教育場所,輾轉來到慈心華德福學校。學校注重身心靈發展,生活即課程,「編織課不只是打毛線編圍巾,而是訓練意志力;整學期精工課敲打一塊銅,花兩三個月時間只完成一支湯匙,訓練工藝技術也養成惜物的習慣」。
重視德智體美勞育的華德福學校也強調耕讀教育,賴碧芬因此結識一群小農家長,進而支持當時由李寶蓮發起的小農市集,賴碧芬與幾位資深家長組成市集委員會,加上學校創辦人張純淑女士的支持, 大宅院友善市集就在慈心華德福幼兒園空地上誕生,堅持自然耕種,提供無毒健康農產,之後也得到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肯定,市集遷移至宜蘭演藝廳供更多人共襄盛舉。賴碧芬認為市集是重要的食育場所,讓孩子認識食材生產者,重新連結土地;家長們加入市集後,也逐漸認同市集與土地對下一代的教育意涵,因此無不熱心投入。
對賴碧芬等家長而言,慈心華德福學校與大宅院友善市集是孩子們的學校,也是大人們重新學習與創造合作的場所。
慈心華德福農耕課,學童們一起下田齊插秧。(圖/羅濟昆)
親近農地, 感受濕軟泥土,一點都不覺得髒,因為那是孕育糧食與生命的沃土。(圖/羅濟昆)
一起照顧吧 高雄五甲社區自治幼兒園
由彭婉如基金會與高雄市政府合作,改造舊有廢棄空間成為現在的五甲社區幼兒園,社區即孩子們的教室,扣合著共同照顧、社區支持與婦女權益等面向發展。
簡瑞連園長認為生活就是議題:「議題可大可小,讓孩子的創意在共同照顧中萌發,看見彼此的關係」這份理念使得社區問題轉化成可以學習的議題。例如學生向社區老人院阿嬤領養一隻兔子,為了籌飼料費而製作手工品舉辦募款,家長也協助建造兔窩,學生彩繪裝飾兔窩,討論照顧分工。兔子有了歸屬,也解決長者無法繼續飼養的困擾,讓社區老人與動物都得到照顧。
同時,家長們也形成互助網絡,常有畢業孩童的家長回園聽講座、交換心得,抵抗體制教育的升學迷思。家長會代表楊小姐表示,幼兒園不提早教寫字、英文與注音符號,而是引導孩子從開放教學情境中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結果某位中班學生的媽媽總是被親戚恐嚇:「這樣以後上小學會完蛋!」感到徬徨無助的媽媽聆聽其他家長分享小孩銜接體制教育的經驗後獲得支持力量,不再孤單。
共同照顧讓小孩有伴、大人有支持,陪伴同時就是培力。簡瑞連認為:「照顧好小孩是我們的基本專業,但更重要是一起發揮影響力,讓整個社區更好。」老師、學生、家長與社區的互動凝聚了這份影響力,排練戲劇表演人權議題,參加反核遊行表達非核家園訴求,簡瑞連希望未來可以超越社區地域,集結家長聲音,影響國家托育照顧政策,支持其他有共同需求的家庭。
啟發共育的合作模式
二○一二年施行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僵化的幼兒園師生比、空間與薪資等規範,導致平價托育機構陸續倒閉,增加經濟弱勢家庭的養育困境;即便可以負擔較高費用,家長必須面對教育市場的商品化現象,升學主義壓力,因此養育小孩不單是個別家庭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的共同任務。
本次報導的三個共育實例,示範各種共同學習與照顧的合作模式,教育資源取之社區並且回饋在地,讓孩子快樂自主成長,也能改善整體環境的生活品質。在邁向少子化與高齡化的社會,我們需要更多合作以創造出地方生活福祉,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廣愛境界而努力。
註一:瑞吉歐教育為二次大戰後義大利家長創造的教育方式。課程的特性:由師生共同決定方案主題,教師藉由觀察幼兒興趣或需求擬定主題,並透過材料、提問以協助幼兒探索主題。
註二:華德福教育創辦人魯道夫.史代納發展「人智學(Anthroposophy)」,他認為人是由精神、心靈及身體等三要素組成,以7 年為週期發展,到21 歲時便成為一個擁有身、心、靈和諧的自由人,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教育任務,「教什麼」並非關鍵,「何時教」與「怎麼教」才是重要的。
親師生一起在社區演出「種籽」戲劇,傳達孩童權益的重要性。
從幼時認識生命議題,讓老阿嬤與兔子都得到照顧。
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3年4月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