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平凡的恩澤

2016-04-03・產品故事

文/章雅喬‧ 台中分社組織課地區營運專員 攝影/賴良琪

上午10 點的菜園裡,女工正在收菜,也幫忙整理田間。

雲林西螺是農業大鎮,位處濁水溪下游,是肥沃的沖積平原,盛產高品質的稻米,廖俊凱農友的新安自然農園就坐落在西螺一片稻田中。早上十點,他與女工們正在作最後的收尾,整理、分裝採收的青江菜,有條不紊地裝箱出貨。他赤著腳,在菜園間忙碌地往來行走,檢查品質,受訪過程中也沒有放下手邊工作,分秒必爭。

「工作」是廖俊凱有記憶以來就學會的字眼。爸媽辛苦工作賺錢,他身為長子,從小就比弟妹承擔更多工作與責任。最深刻的是半夜起床巡田放水,特別是冬夜,雖有千百個不願意,但因為貧窮,要比別人更努力工作。母親除了幫忙父親的生意,還要兼顧田間,他幫忙分擔,假日到工廠打工,把握時間賺錢。小小的心裡一直思考:怎麼樣才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

早期政府保價收購稻米,所以種稻可以養家活口,蔬菜種植只占很小部分。蔬菜在附近市場販售,價格不比稻米,隨著農村人口漸漸移往都市,都市消費帶動作物的轉型,農村成為都市蔬菜的補給地,價格漸漸高於米糧。廖俊凱說,當時坊間流行「一厘園勝過一甲田」,描述中部地區轉作蔬菜的盛況,單靠種菜就可以養活一個家庭,廖家也是從稻米轉作蔬菜。目前他擁有約一甲地,是多年來與家人胼手胝足種菜賣菜得來的成果。

務農的使命

二十年前,有機農業還未發達,若菜不夠漂亮,則有被盤商拒收的風險,消費者只能接受外觀亮麗的菜。「在鄉下就像乞丐一樣,要看別人臉色。」為了理解產銷奧祕,廖俊凱專科畢業後前往都市尋求答案。

那時正值臺灣景氣最好的時候,但也是業界最黑暗的時候。「現在食安風暴這麼嚴重,很久以前就開始了,當時瀰漫著『你有賺到、我也賺到,你不說我不說、我們一起好』的氣氛,已經很腐敗了。」廖俊凱一週當兩週用,週末不休息,到不同地方兼差,想了解農業各面向所遭遇的問題。例如在農產運銷公司打工,市場氛圍是「外觀越漂亮的菜越貴」,因為越受都市人青睞,故「只要吃不死人就沒關係」為攤商的進貨原則,甚至採收前一天還噴農藥。

M-201604-151-p0702-600x400

▲廖俊凱認為農民和消費者應該一起進步,臺灣才會有希望。

看透這一切,他發願絕不成為那樣的農業工作者。深深覺得要改變臺灣農業,還是要回到生產面,但是在田裡工作了大半生,卻一點都不了解「友善農業」。當完兵後回到家鄉,就讀嘉義農業專科學校,開始學習「務農」,認真地從頭學起。即使跟同學或家人討論有機農業會被笑話,但希望讓消費者吃得安心,一直是他從農的信念。

畢業後,廖俊凱決定將家裡的田分區實驗有機栽培,母親當然反對,本來靠慣行蔬菜的收入就可以了,何必自找麻煩,尤其有機栽培充滿各種風險,可能連收成都困難。不過在兒子的堅持下,母親還是答應了。摸索學習的階段,認識了臺灣大學園藝學系曹幸之教授,協助指導栽培方法。一開始收成的有機蔬菜,不被傳統市場所接受,幾乎賣不出去,透過一次內政部主辦的合作社相關研討會,認識了陳來紅、翁秀綾、謝麗芬等前輩,也是媽媽家族那邊的朋友,當時共同購買急須願意嘗試有機耕作的農友,於是展開悠久的合作關係。

M-201604-151-p0801-600x400

▲許多人童年時,曾採摘龍葵成熟的黑色果實。原住民常將龍葵入湯,做成解酒飲料,也適合煮粥、佐小魚乾非常對味,其實清炒便是一道退火佳餚。

野菜救臺灣

從事有機栽培二十年,廖俊凱是臺灣有機蔬菜的先驅,每天面對菜園,仍自謙是新手。只要稍有環節不慎,蔬菜容易生病或染上蟲害,實在稱不上專家。受歡迎的小白菜、青江菜,正是蟲的最愛,但營養價值最低,直到接觸了野菜,才發現它也許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廖俊凱認為身為專業農夫,就有義務自修進步,主動出擊接觸新知,所以與農業改良場、「亞蔬─世界蔬菜中心」等農業研究單位保持很好的關係。二○一一年開始,因應氣候變遷議題,農業試驗所推廣種植原生蔬菜(野菜),選擇與廖俊凱合作推廣,試種馬齒莧、青葙、角菜、龍葵等等。種植野菜好處多多,減少用肥、用水,菜幾乎不會生病,不需特殊防治,依然長得頭好壯壯,降低務農的成本,也讓土地更健康。他認為野菜是應對極端氣候的種植策略:「跟照顧小白菜相比,野菜幾乎不用照顧,是天地之差。」

M-201604-151-p0802-600x400

▲冬末春初的菜園裡,常見山芹菜、山茼蒿。

目前社員對野菜的利用度不高,它雖不討喜,卻比一般蔬菜含更豐富的鉀、鈣、維生素等。產品開發部專員郭懷恩補充,廣義來說,野菜多生長於夏天,可以忍受溫度較高、雨量較多的天氣,環境耐受性高,其他作物長不出來的時候,野菜就是很好的食用菜。一般十字花科如油菜、蘿蔔、花椰菜、包心菜,菊科蔬菜如結球萵苣、茼蒿等生長於較低溫環境,若希望夏天利用,須找高山農友,如新竹尖石、南投仁愛,但數量不多。若要維持不缺菜,野菜就是夏天很重要的供應來源,也可保持與推廣生物多樣性。

精緻飲食背後,許多古早智慧也流失了,野菜是找回「真正的營養價值」。「吃陽春麵時,覺得一定要加一片小白菜,但為什麼不能加一片青葙? 一片馬齒莧?」廖俊凱譬喻:「吃蔬菜就像挑交往對象。我們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以貌取菜啊。」野菜樸素的外表下,富含更多倍的營養。因為市場導向,目前他的田裡野菜面積依舊不如一般蔬菜,他希望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接受它的好處,進而鼓勵越多人種植,「那臺灣就真的有救了!」

M-201604-151-p09-600x400

▲馬齒莧,葉形如馬的牙齒。早期農村常將馬齒莧與地瓜葉混和餵豬,母豬吃了馬齒莧後,乳汁分泌得較多,別稱豬母乳。

為何滑滑、苦苦、酸酸

馬齒莧耐風、耐水、耐旱、生長快,相當容易種植。廖俊凱說明,紅葉馬齒莧常被當作路邊雜草而被輕忽,但它擁有豐富的花青素,是綠葉馬齒莧所沒有的。特別的是,馬齒莧擁有優質脂肪酸Omega-3,含量居各類蔬菜之冠。

很多人不愛野菜烹調後的黏性,其實黏性代表豐富的膳食纖維,腸道保健就靠它了。研究指出1,「野菜的苦澀味或酸味,多半源自於其植體內用以抵禦病蟲害或適應環境變化的二次代謝物,如生物鹼、酚類、單寧酸、花青素及草酸,這些代謝物多半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及抑菌能力。」是其他蔬菜沒有的,稍微汆燙或鹽漬,苦味淡去,入口化甘。

備註

1 薛銘童。2012。〈氣候變遷下蔬菜栽培的新思維─原生蔬菜〉。《臺東區農業專訊》82:8-11。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