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吃什麼?吃一個沒有負擔的儀式感
2025-03-31・社內大小事
受訪者/產品部葉立翔經理 採訪/蘇怡和 照片提供/企畫部
想到端午就想到粽子,想到粽子就想到脹氣、難消化。深知社員擔憂,產品部經理葉立翔表示,從合作社粽子銷量逐年遞減,就可一窺大家對米食,尤其是糯米類產品吃得很節制,但傳統節慶的儀式感還是要有,合作社根據往年端午節預購的市調,推出一系列粽子搭配小食,讓社員吃飽吃巧、健康無負擔。
Q. 這次端午節預購有什麼亮點?有因應時代變遷與社員結構加入新巧思嗎?
葉 端午節的重點是粽子,不過社員會擔心糯米不易消化或脹氣不敢多吃,我們的食量雖然會隨年齡遞減,但想嚐鮮的慾望卻不減,為了讓社員品嚐節慶美食不要有負擔,今年粽子尺寸更輕量化,就算吃一個鹹粽加一個甜粽也不會撐。萬年不敗的「南粽」與「北粽」,在健康考量下對油鹽糖攝取量也更加審慎,今年把北粽製程調整為先炒五花肉,再以肉本身油脂續炒蝦米與其他配料,而非 額外添加油脂炒料,同時降低鹽糖用量,做到兼顧減油減鈉和口感滑潤的北部粽。南部粽以往採取先炒糯米再水煮,以維持糯米彈性口感,但從問卷聆聽到社員聲音,有的人牙口功能漸弱,希望粽子口感柔軟,因此移除拌炒程序,改採生米泡水後即包粽水煮,減油之餘也讓糯米更加軟糯適口。即便是廣受青睞的長青品項,仍會透過市調了解社員實際食用經驗,持續微調優化以因應時代變遷與社員需求。

Q. 端午節必備的粽子品項,舊品的選擇與新品推出上有什麼考量?
葉 今年推出南部傳統的「花生菜粽」,這個品項開發期長達一年,因為團隊夥伴有台南人,對菜粽的正統性有所執著,所以雖然主成分僅米和花生,但卻在花生口感、米飯熟度、尺寸大小、搭配佐料等細節不斷調整,讓開發部體會到「越簡單的東西,要做到理想越困難」。甜款的「酒香桂圓紫米粽」使用台南東山楊涔瓚的柴焙龍眼乾為原料,是農生產和農加工接棒共創的產品。生產者將龍眼肉以米酒和白蘭地兩款酒浸泡再以粽葉包裹成小巧福袋型態,甜度恰當、粽香飽滿,當飯後甜點或日常小食負擔不大。而「鹼粽」也值得一提,生產者仍採古法,以天然草木灰調配鹼水製作,這種傳統作法雖耗時費力,卻可做出 不依賴添加物的安心鹼粽。



Q. 還有什麼適合搭配主食的小點,可以與主角粽子完美搭配?
葉 傳統家庭在端午節都有祭祀三牲四果的需求,所以今年開發出以鳳梨豆醬和紫蘇梅調味醬汁的「鳳梨蜜梅雞」,這也成為合作社第一款沾醬雞,除了風味創新,也本著全食物利用的精神解決產季鳳梨過剩的議題。雞料理的醬包為獨立包裝,後續作為生菜沙拉拌醬,或與海鮮、花枝小卷作伙都很合。端午時節會用上的消化酵素我們也幫社員們準備好了,新品「優暢寶消化酵素益生菌」主要功能在改變腸胃道細菌叢生態,幫助消化、排解脹氣,如果社員擔心糯米吃多會脹氣,可在飯前或飯後吃一包,讓益生菌幫助消化。

Q. 有飲品嗎?用餐時若有美妙飲品佐餐,是很享受的事呢!
葉 有的有的,今年有兩款很適合搭配粽子的飲品,一個是「美國櫻桃紅蒙特羅西酸櫻桃汁」,它本身是無添加糖,可搭配合作社的蘋果汁、胡蘿蔔汁、柳橙汁等,酸甜解膩,一瓶等於兩千顆酸櫻桃,是快速補充營養素的方式,而且其中的花青素和類黃酮可紓解運動後的疲勞,有助入眠,很多健身族群都靠它調節身體機能,促進新陳代謝,讓運動更有爆發力。另一個新品「100%苦蕎麥茶」,是台灣自行研發的品種──台中二號韃靼蕎麥,為了克服天然苦澀味,製程上先經過高溫焙炒,再以溫度和壓力讓苦蕎麥膨發撐大,產生脆口香酥的性狀,一個茶包以600毫升的水沖泡即可飲用,有趣的是它也可拆開來搭配優格、牛奶、豆漿或生菜沙拉,香香脆脆,是無咖啡因、無麩質的低GI飲食,大人小孩都可以喝。
Q. 社員要了解端午節預購除了透過刊物,還有其他管道嗎?
葉 為了讓社員在預購前可以體驗到產品,我們除了固定有的預購專刊外,還會在Podcast「一籃菜真心話」介紹端午預購。今年還加碼舉辦實體活動,在北、中、南各辦一場端午產品體驗會,讓社員可體驗到新品及參與手作活動,就可 在做決定前,再更接近產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