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山觀光農園|落山風下的決心

2016-01-01・產品故事

文/陳怡樺‧ 台南分社社員 攝影/董昱劭

在枋寮火車站下車後,轉向中央山脈和臺灣海峽之間的臺一線尾端移動。看到海,枋山就到了。枋山很長,沿著屏鵝公路走,將近三十公里。枋山是個總被「路過」的地方,多數遊覽車疾駛而過直奔墾丁。枋山的人口越來越少,小學和國中與鄰校合併,一天只有兩班火車停靠的枋山火車站成了招呼站,董昱劭家的枋山觀光農園就在火車站下方。

董昱劭高中離家到臺南唸書,上大學去了更遠的桃園。而立那年,在成家立業、返鄉創業之間搖擺。二○○二年的金融風暴, 讓他對未來完全不敢想像,在臺北可能養不起一個家,爸爸也問了幾次要不要回來,於是返鄉接下芒果園,一晃眼就是十多年。

臺灣尾的就業、就學和就醫資源很缺乏,世居枋山的董家深深有感。為了就學,三十年前,董媽媽帶著董昱劭和妹妹住在高雄, 董爸爸留在枋山; 三十年後,董昱劭的太太依然得帶著兩個孩子住在屏東市,董昱劭每天往返市區和枋山之間。

M-201601-148-p1302-600x400

▲芒果園一邊是波光瀲灩的臺灣海峽,這邊在十二月中下旬則是一片花海。

「家在這裡,枋山果園是我的家,從小看著爸爸務農,我了解,務農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原本學土木,後從事三C通路銷售,知道自己與農業的距離,回鄉後參加第一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漂鳥計畫,只要農業改良場、農業委員會開課就參加。課堂所學與田間實務的差距,以及老農舊習已成,「包裝袋上明明寫稀釋一千倍,老農們口耳相傳用八百倍,因為下重一點比較有效啦!」

董昱劭心想,這樣怎麼可能做好安全採收?「老農們戴著防毒面具噴藥,不久又聽到誰誰誰噴藥到中毒⋯⋯。」心想這樣不是辦法,於是成立保證責任屏東縣優質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幫產銷班班員向藥廠採購,避免買貴又錯誤施藥,也統一採購套袋等資材,採收後再結帳,共同降低成本。

M-201601-148-p1303-600x400

▲為了避免芒果被果蠅叮咬,套袋外也另搭建一間玻璃屋為分裝室。

另謀非主流出路

二○一五年,董昱劭與主婦聯盟合作社展開合作,談起通路,有說不完的挫折故事,從果菜市場到外銷市場, 董昱劭無奈地說,外銷本該是平衡產銷失衡,竟被操弄成貿易商的壟斷市場。

他說了一個真實經歷,芒果產季之初,國內市場價格高,但產量不足,外銷不會啟動;盛產時貿易商開始收購,收了幾天後以各種理由推託暫停收貨,造成國內市場崩盤,反倒成了農民去拜託貿易商,外銷等級的芒果售價原本有一公斤一百五十元的水準,跌到貿易商以「我比拍賣市場價格高一點」的低價。幾年折騰後,董昱劭選擇退出外銷市場。

來到果菜市場,「水果的收購標準是果販人員的兩隻手,一隻手拿起來說,喔!這是A級。另一隻手拿起來說, 喔! 這是B級。」送芒果去的董昱劭不明就裡地直問, 為什麼昨天採一千斤,A級只有兩百斤,隔天再採兩千斤,A級還是只有兩百斤,明明拆袋後就做了初步分級,怎麼可能兩級差這麼多?果販人員回,「不然你們自己去外面賣啊!」和果販人員這一吵,吵出了董昱劭的決心。不甘心農民弱勢、任人宰割,「水果那麼好吃,為什麼價格那麼差, 還要被欺負!」

自尋通路難行,董昱劭挑了一條人少的路走,上網賣芒果!十年前,網路拍賣風剛起,盡是三C產品的天下。

「在那個小海豚、鯊魚機的二G 年代, 別人賣水機,我賣芒果。隨便一點,手機的數量都是上千筆,水果類只有個位數。」

董昱劭忍著鄰居的奚落:少年回來東搞西搞,芒果也上網賣?賣得出去嗎?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開電腦,看看有多少訂單,接著要面對爸媽的詢問, 今天要出多少?」親戚朋友的電話打了一輪,「芒果開始了,要不要買?」當時宅配還不盛行,董昱劭和妹妹兩人開著廂型車到高雄送貨。為了更貼近市場,慢慢摸索顧客的需求,從包裝開始改規格,傳統的十斤裝, 對小家庭的壓力大, 改成五斤盒裝。「調整過程,也被旁人笑,五斤的盒子成本高,又裝不了幾顆,真是亂花錢。」

豈料,都會型的小家庭接受度很高,甚至造成同業的仿效風。董家的芒果也上過電視購物臺兩年,當時屏東縣長曹啟鴻是代言人,對於沒錢打廣告的董昱劭而言,儘管電視購物抽成高,卻是漸漸累積知名度的方式。

一路走來,遇到很多「貴人」客人說:「現在有多少芒果都先寄來,我幫你處理。」或直接開名單:「幫我寄!」甚至直接匯一筆錢到帳戶,慢慢扣。信任感穩固,從買賣雙方成了朋友。

吹落山風長大的芒果

入冬,少了中央山脈的屏障,強勁的落山風吹向恆春半島。十二月初,枋山地區的芒果陸續開花,董昱劭依然忙著修剪枝,由於受到二○一五年晚到秋颱和高溫的影響,開花枝條受損,黑斑病、細菌性病蟲害趁隙而入, 只能盡量減產以對,芒果花也開得晚,但他說:「我不會用藥催她,讓她慢慢開花就好。」從慣行到無毒栽培, 第一年產量下滑,第二年產量暴增,董昱劭分析原因在於肥料管理,改採有機肥,不用除草劑,樹勢變得健康,葉果比調整得當,結果率增加,單顆重也因此提高。到了第三年,產值和產量破新高,他感受到爸爸的放心,也完全放手了。

▲站在芒果樹前,董昱劭談到2015 年秋颱來得晚,雨水太多,氣溫又高,只好減量應對。(攝影/陳怡樺)

白天吹落山風、晚上吹海風的愛文芒果,不是整顆紅咚咚的完美外銷比例,反而有一股與生俱來的野性美。董家芒果要求的最佳葉果比,一顆芒果約分配二十片葉子,董昱劭說,葉片留得多,果實被葉子擋住,果皮顏色比較繽紛, 不符合外銷等級的半面紅;加上使用有機肥,毛細孔大一點、果皮粗一點,自然熟成也讓果皮顏色天然不均勻。

落山風一刮,越往南走天空越清朗,坐在董家的院子,「創業惟艱守成不易」八大字家訓立在眼前,董昱劭轉述爸爸的殷殷囑咐:「我們的地都是阿公留下來的,再怎麼樣都不能賣地。」非科班的董昱劭認為農業不是靠政府補助的產業,而是需要政府改變農業政策來支持!農業需要創新,需要與時俱進。「農業很辛苦,但是不可憐。」

M-201601-148-p1401-600x400

▲董家自宅前有一片小林子,每天早上在鳥啼聲醒來,林子裡有松鼠、獨角仙、甲蟲、烏頭翁、灰鵲和綠繡眼,這裡是孩子回到枋山的樂園。愛攝影的董昱劭捕捉到烏頭翁寶寶的出生照。

格外品的格外價值

「要學會捨,老一輩總是捨不得,適度的疏枝疏果,疏果可以加工,讓長得好的芒果更好。」是董昱劭這幾年的心得。

為了格外品,董昱劭投入加工,從果乾、冰淇淋到最新產品芒果酥。枋山觀光農園位處山坡地,富含礫石土,雨水及土壤含水量偏少,芒果成長速度較慢,果形比臺南、枋寮等地的品種小,但也讓口感和甜度更好。一般烘焙廠的果乾,由於芒果成熟度、品質參差不齊,為了綜合酸甜度,通常是一層芒果一層糖,隔天再烘乾,加了糖的芒果,烘烤時間較短,大概是十斤芒果加一斤糖,無形中吃了很多糖。

董昱劭說:「我們自家生產不加糖,十斤芒果烘成一斤芒果乾,口感更紮實。」芒果冰淇淋則不用色素、不加糖、不用冰淇淋粉,自購機器慢慢試出比例和口感,剛開始到處請人試吃,邊改再試。

M-201601-148-p1501-400

▲講到芒果,總聯想到臺南,董昱劭說,自家在枋山種芒果二、三十年了, 臺灣芒果是從屏東開始的。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