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者工作坊 慢針細縫出傘布新生命
2025-09-17・產品故事
文字/潘嘉慧 攝影/王永村
早年由一群社區媽媽組成「媽媽生產班」,協助農產品加工與料理製作,這樣的照顧精神延續至今,智立勞動合作社與生活者工作坊,也成為奇夢子與二度就業婦女另一個生活價值的實踐。他們賦予人與物再生的機會,也照顧了工作者的身心與成就感。成立生活者工作坊的翁美川是合作社的大前輩,也是共同購買時期第一代的班長,談到當年成立媽媽生產班的初衷,那是一股「照顧女性勞動自主」的心願。她談到這裡是一個互助的空間,不僅讓社區媽媽有二度就業經濟支持的管道,也是一個相互交流心理支持的場所。而她早年護理工作的經驗,更讓工作坊歡迎奇夢子(思覺失調症病友),給予工作訓練,成為他們與社會接軌的接點。2015年智立勞動合作社成立接手農產品加工、包裝業務,生活者工作坊則轉以資源再利用的概念,生產環保家事皂、傘布包等產品。

「這個傘布袋我用了三、四十年,現在還在用!」美川姊從包包裡拿出一個粉紅色印有小花的舊傘袋,雖然看起來有些舊,但還是很耐用。這個傘布回收製成的環保袋是早年某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志工媽媽手作的,美川姊當時買了一個,一用數十年。「這麼耐用,這麼實用,我們為什麼不自己來做?」於是,翁美川與呂美鑾展開了第一批傘布袋的製作實驗。這個由舊雨傘布縫製的環保袋,不只見證了主婦聯盟基金會早年推動環保行動的初衷,也承載著美川姊對「惜物再用」的信念。

環保不等於便宜 更是一份心意
很多人認為回收傘布不需要成本,應該賣得更便宜。然而,看似簡單的傘布環保袋製作工序一點也不簡單。美川姊解釋,雨傘布的材質不同於一般布料,有些滑、有些硬、有些不易縫合,加上每把回收傘的大小、顏色與圖案都不一樣, 因此從拆解、清洗、燙整、裁剪、拼布到縫製,每一道工序都極為費時,也挑戰手作人的經驗與耐心。「要讓人願意一直用下去,設計與品質缺一不可。」美川姊強調,這些傘布包經過細心的配色、雙面設計與底部加強縫製,才成為一件真正能長久使用的作品。然而訂價也是一門學問,賣得太便宜,顯得不尊重這份心意與勞力;但也不能賣太貴,畢竟希望把環保理念透過傘布包傳遞出去,也希望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用得久。
熟齡手作的溫柔堅持
這些年來,生活者工作坊也遇到許多支持者,甚至因為認同環保再生的理念,成為長期志工。一位來自香港的志工伍鳳韻,六、七年前在主婦聯盟合作社士林站參加活動而走進生活者工作坊,為了推廣傘布包,不僅每週固定來幫忙裁剪傘布,甚至在她開設的小鋪陳列販售或幫忙到市集擺攤,用行動給予最直接的支持。也有社員因清理長輩遺物時,捐出成堆質地良好的布料,讓這份環保行動有了源源不絕的材料與情感延續。另一位志工是從合作社雙和站退休的許嬿滿,喜歡拼布、手藝很巧的嬿滿姊,分享了她的學習過程。從一開始只會手縫、拆傘,到後來學會使用縫紉機,嬿滿姊說:「因為傘布包是雙層設計,有時候表布和裡布材質軟硬不同,或裁切稍有誤差,車縫起來就很挑戰。在慢慢摸索之後,漸漸熟能生巧,現在越做越有信心。」嬿滿姊不只每週到工作坊報到,也經常將材料帶回家加工,讓手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面對人生階段轉換後,重建自我價值的途徑。


能用則用的惜物哲學
目前傘布環保袋產品包括飲料袋、便當袋、束口袋、巧袋等,尺寸依傘布大小而異。這些年來在設計與製作過程中,也持續嘗試新款式與配色搭配,慢慢找到兼具實用性與製作可行性的平衡。「回收再生反而更耗時費工,但這是一份環保的心意。」美川姊珍惜著身邊的每一件物品,也讓人重新思考我們與物品的關係,與其一次性使用,何不選擇一件值得陪伴你幾十年的手作品。美川姊說生活者工作坊專注於環保再生物品,像是傘布環保袋、環保再生皂的製作。早期媽媽生產班協助農產加工的產品就交由智立勞動合作社生產,採訪當天一樓的廚房空間正在製作義大利麵醬,洋蔥的味道飄上二樓手作空間,我們被薰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論是環保再生或是農產品加工,都依循著美川姊的惜物哲學,能用則用不浪費。
找一天,搭捷運到奇岩站,沿著磺港溪緩步前行,拜訪「智立勞動合作社」與二樓的「生活者工作坊」傘布手作空間。沿途還可順道造訪剛喬遷新址的北投站,感受一場兼具溫度與理念的微旅行,從物的再生,看見人的可能。
![]() |
1. 製作雨傘包的第一個工序,是將傘布與傘骨剪開。 |
---|---|
![]() |
2. 拆下來的傘布洗淨後,每一片都要經過熨燙平整。 |
![]() |
3. 選擇不同花色的三角傘布,選用紙樣打版。 |
![]() |
4. 將外層與裡布車縫起來,再拼接成一個完整的包。 |
訂製美好回憶
採訪當天,同行的編輯夥伴帶著前幾天被颱風吹壞的藍紋折傘一起來到生活者工作坊。她說:「這把傘是我從京都帶回來的,即便壞了仍捨不得丟棄,原本想找人修復,剛好要過來工作坊, 就把它帶來了。」這塊滿載著京都回憶的傘布將變成可背可提的「巧袋」,延續了美好回憶。
如果你有訂製的需求,不論是送禮或是裝載回憶,歡迎與生活者工作坊聯繫,把廢棄變成新生,讓「傘」亮環保袋陪伴你創造永續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