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工作的人本思想
2017-07-01・社內大小事
文/陳怡如.北南分社宜蘭社員 攝影/陳怡如提供
▲2013 年怡如與班專員詹淑惠(右)共同籌劃「生態養殖生產者之旅」,生產者之旅是地區營運專員最為挑戰的職務,深具事前籌備壓力,也有出遠門的風險。淑惠EQ高、戲劇張力大,我們共同完成了兼具詼諧與感性的生產者之旅。
打開塵封已久、堆積許多垃圾信件的免費電子信箱, 找到二○○九年冬天的一封信,是當時總社組織部晏若仁( 晏子姐)回覆我不適合應徵社務專員,這個職務「主責全社教育系統規劃執行工作」,同時建議我先聆聽入社說明會,「認識合作社後,你可以決定是否加入這個大家庭。」入社不久後,我轉而應徵北社組織課[備註1]地區營運專員一職。從新社員到成為菜鳥職員,中間僅過了一個月,也只在站所利用一瓶紅肉李果醬,距離資深職員將一半薪水花在合作社食材上,我差得可遠!在四周都是愛煮食的同事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常常在下班後下廚煮飯,利用額愈來愈多,但是仍遠遠比不上辦公桌堆積如山文件資料的暴增速度,電子信箱內與社員、同事溝通往來的信件亦雪片般飛來飛去。
以人為本的協力與陪伴
「在這裡,時間對我們來講經常是不夠用的」,當時晏子姐的信裡這麼提到,我愈感激她在繁冗的工作中,撥出了一小時,詳實地說明職務,委婉地拒絕我,親自查詢了入社說明會場次,仔細思慮措詞又充滿鼓勵。因為這封回信,她會晚點下班,因為更多妥貼人心的動作,她會加更多班。這就是組織部同仁的工作,環繞著與「人」有關的事務。我不說是圍繞與「社員」有關的事務,是提醒我們意識到「人」這個基礎課題上,同理身而為人的多樣、複雜、靈性且敏感,是地區營運專員一直在心裡運作著的工作,卻不為人知,更不可能寫入職務的KPI(關鍵績效指標)。
我讀過一則網路流傳的短文,意思是說,如果沒有想與對方好好建立關係,那就坐下來開會討論分工;如果你想要維持長久的良好關係,那麼坐下來,喝茶、喝咖啡,問問對方最近好不好。除了在出席地區營運會議時,傾聽社員的想法之外,地區營運專員也花費許多時間在會議之外,聆聽社員個人對參與合作社的想法,我所扮演的角色是聽進社員的期待,或者擔憂、膽怯;瞭解社員為什麼想做或不想做的原因;如果這是跟合作社理念相吻合的事,支持和鼓勵社員在地區營運會議中提出,喚起更多社員關注,一起幫忙想怎麼做,我可以提供合作社現有的什麼資源,整個過程是陪伴與輔佐社員可以獨立承攬議題、擔當領導。
我也認為,地區營運專員還必須比社員更富有對社會運動的熱忱,鼓舞社員就去做吧,當作一件好玩的事一起做吧!而且不只對農業、環境、合作、消費等議題關心,更有多元的視野去容納性別議題、勞動權益等,專員的觀點必須更進步,與時俱進,畢竟很多壯年社員的社運行動力比我強上十倍,怎麼可以落伍呢!
「藉事練心」實踐共同理想
我直至今天都對二○一一年組織共識營的收穫印象深刻,摘錄自陶藩瀛老師《分享我以為組織工作者需要有的基本觀念和基本工夫》:「有共同理想的志同道合者是組織之起點,形成團隊組織是為了在實際做事的過程裡,互為主體地藉事練心。」「在合作組織中, 使人成長和完成事情,二者同樣重要。」地區營運成員彼此是否為志同道合者,往往需要經過許多次「藉事練心」的磨合,這也是地區營運專員的核心職務圍繞著「人」的原因所在。我的角色是協力、協調社員在組織中共同完成事情,也能彼此成長。不幸的是,我經常沒來得及意識到彼此有沒有成長,已經在共同完成事情上,精力耗盡。
▲如果自己沒有熱情的投入,要如何感染社員一起行動?我號召新竹分社地區營運成員,在2013年的麥田音樂會表演帶動唱。桃園站社員王紫芬巧手縫製白鷺鷥的頭飾與翅膀,裝飾在社員孩子身上。
後來,我和當時新竹分社同事班專員詹淑惠規劃了「地區營運提案工作坊」,藉由活動引導,協助地區營運社員聚焦共同關注的議題, 自主規劃年度活動及預算。現在想來,多虧那幾年組織部一年數次的組織共識營,無論是肢體工作坊,或者是一席組織工作者基本工夫的演講,都會給予疲憊的心滿滿的能量。如今看來,原來我早已經帶著那股能量,投入到與社員的互動中了。
培力社員講師是我最感興趣的領域。我的職責是儘可能地照顧到社員的需求,也發掘社員的特質,給予適合的角色,如擔當社員leader、外部分享講師。社員擁有豐富多采的才能和專業,不僅可以在合作社社群內交流,更有潛力走向社會大眾,來分享生活哲學。我察覺社員的分享非常具有感染力,是因為真材實料的內涵, 對於產品故事的深刻心得,環境理念的厚實,以及樸實、親和的台風。合作社不同於一般有機商店,就是在於對社會議題關懷的熱忱,而這些社員們就像活躍跳動的心臟,讓合作理念一直撲通撲通躍動著。我從勇於追求生活理念的社員身上也學習到非常多,那正是一點一滴累積著鼓舞自己往理想前進的動力吧!
【備註1】 二○一一年起北社組織課改制為北北分社、北南分社組織課。二○一二年新竹分社成立,怡如轉調至新竹分社組織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