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美好從這裡發芽成長
2014-09-09・社內大小事
文/陸蘭芳 圖/陳心怡、潘嘉慧
▲由社員林曼芬指導的親子烘焙班,讓小朋友動手做甜點。
今年是共同購買運動二十週年,在各地展開論壇籌備時,幾位熱心的社員透過訪談,整理了共購初期成立的取貨站歷史,讓沒有機會參與過去的社員們,看見那初生的力量,才能長成今日的合作社!
公館站的前身是設立於主婦聯盟基金會的「主婦聯盟取貨站」。早在基金會成立時就經常舉辦演講及課程活動,倡導共同購買的理念。直到一九九九年,基金會消費品質委員會為了落實共同購買理念,成立共同購買取貨站,利用基金會裡的一間小房間,置放一些共同購買的產品,成立初期為了實踐勞動神聖分工合作的理想,由義工輪流負責結帳及盤點,並將酬勞回饋義助基金會。但因義工安排時有困難,才改為聘用工作人員,其間工作人員出缺時,則由義工短期接手;一路走來,進貨量不斷增加,導致進貨時影響電梯運載安全,於是有了另覓適當地點的計畫,幾經尋覓,終於找到位於羅斯福路耕莘文教院旁的地點。
▲2004年公館站成立時,當時的理事主席陳來紅也加入清掃的行列。
二○○四年公館站成立時,當時合作社的理事主席陳來紅為了物色適當人選,展開一段尋人之旅,最後邀請鍾慧淳擔任公館站的站長。慧淳於該年五月來到公館站擔任第一任站長,她的積極用心與認真投入,為公館站打下了穩固基礎,站穩了腳步;站所的營運快速成長,每月利用額屢創新高,二○○五年社員人數已成長至五百人,至今(二○一二年)更增加至一千二百人。
貼心服務贏得好口碑
社員來到公館站, 感受到溫暖貼心的優質服務,可能並不知道這是站長及站務人員的共同辛苦經營;他們以熱忱、耐心的服務態度面對社員提出的種種問題,親切地為社員解說,幫助社員建立對合作社理念的認同,甚至成為農友與社員之間的溝通橋樑。在站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公館站贏得一致的好口碑。
為了穩定供應社員產品, 站所成立之初就訂定將所有合作社產品都上架的原則,讓到站利用的社員有機會認識所有產品;因此,產品齊全也就成為了公館站的另一個優勢。社員之間口耳相傳,形成如滾雪球般的效應,加入社員的人數也不斷增加。
▲當年只有簡單的鐵架陳列產品。
社員人數增加的同時,也不忘實踐合作社理念,重視社員彼此之間的相知相惜、互相團結;合作社因社員之團結而產生購買力,因購買力而產生社會影響力,要適當的運用這力量來關懷我們的地區社會,因此有了推動地區營運的想法,希望由在地人討論在地的事物,以形成共識,再由在地人共同解決問題。公館站曾經成立的酸甘甜俱樂部就是其中之一,且不定期出版刊物,由社員代表張凱斐負責編輯,提供社員交流意見的管道。二○一○年第二任站長黃淑惠將刊物名稱改為《公館抱報》,並藉由舉辦各種活動如親子烘焙班、兒童烘焙與烹飪班、氣功班、繪本與人生讀書會、小大讀書會、自然好好玩、健康講座等等,凝聚社區共識,這些活動均獲得熱烈迴響。
▲「公館抱報」成為連結社員與站所的地區報。
向生產者學習
另一方面,合作社及各個站所也不定期舉辦生產者之旅,以促進社員與生產者之間的交流。站在生產的現場,社員更能夠實地感受到生產者的熱情,以及他們對產品的用心,而生產者也因合作社社員的支持,而更能放心生產優質的產品。這樣的交流增進了社員與農友或生產者互動的良性循環,建立長期穩定的信任關係,社員關心農友的同時也學習關注在地農業問題,以及水源土壤空氣汙染等等環境保護的議題。公館站這些年來為社員舉辦許多相關議題的活動,頻獲社員好評。
社員人數不斷增加、合作社產品品項亦不斷成長,加上辦理活動之場地需求增大,站所空間日漸不敷使用,於是有了另行找尋更大空間的計劃。
如今公館站在這裡營運已經進入第六年,公館站能有如此順利的發展,是因為有這樣理想的地理位置、寬敞明亮的空間,以及流暢的動線規劃等等;我們真該感謝當初公館站一群夥伴們的長遠眼光與用心付出,才能造就今天的成果。(作者:北南分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