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誠/從站所走入社區 比衝高利用額更能漸速扎根
2019-08-01・社內大小事
文/于有慧 攝影/李佩青
取貨站是主婦聯盟合作社共同購買運動的重要一環,社員因理念認同而承攬站所經營並自盈虧,最珍貴之處在於理想性與自主性。當站所具有理想性,不會鼓勵社員過度消費,以共同購買精神為先,減少浪費為行動策略;當站所具有自主性,農產品盛產時,可以決定自行減價賣出或捐助弱勢者,物盡其用。
內心話
合作社在我後半人生當中,帶來太多丶太多美好回憶,非常感謝帶我認識合作社的錦繡中國班班長陳玲慧,也忍不住一直回想謝麗芬對我的影響。我認為,我們都不要先講得太大,一人能做就一人做,能為十百人服務就為十百人服務。
主婦聯盟合作社台中分社東山站社區推廣活動中,一眼即認出頭髮花白、削瘦斯文的東山區營運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永誠,話匣子打開,滔滔不絕地述說著參與共同購買的經歷,形容自己是意外踏入「花叢」,與一群娘子軍從共同購買、共學、共育到共同經營取貨站,他形容人生從灰白變彩色。「過去只要對女生講話,就腦袋一片空白」的他,一向極度羞澀的個性也隨之徹底改變。
加入合作社像是童年遊戲般好玩,隨著社齡增長還記得幾分童心?
引領趙永誠進入主婦聯盟基金會的關鍵人物,是綠色生活共同購買中心錦鏽中國班首任班長陳玲慧,他們同住錦鏽中國社區,原先並不認識。1990年代初期,時任主婦聯盟基金會台中分會主任的謝麗芬積極推廣資源回收、垃圾分類、廢油做肥皂,及至教導使用廢紙自製再生紙,謝麗芬與陳玲慧為舊識,獲邀到錦繡中國社區推廣,趙永誠回憶:「麗芬講課,常常家人同行,謝媽媽好手藝,教做烹飪,帶大家認識好食材,父親在一旁充當助手。」
當年這些前衛、草根、自發的行動,最終成為政府政策;早期合作人的熱情,讓趙永誠深受感動。當時,主婦聯盟基金會台中分會正尋覓辦公室地點,趙永誠認同其環境保護理念而捐款,意外成為終身會員,其後也延伸為主婦聯盟合作社終身社員。他拿出《綠主張》月刊郵寄信封,上面註記年費有效期限至2200年,目前主婦聯盟合作社僅 48 位終身社員。
隨後,趙永誠於 1995 年加入錦繡中國班,這是大臺中地區第一個班,全賴陳玲慧到處奔走並積極 「物色」班員。他回想,「有一天黃昏,陪女兒在社區中庭玩,陳玲慧過來分享組蔬菜班的想法,我沒有猶豫,立即答應參加。」當時班員 10 人, 多半是社區媽媽,彼此孩子年齡相仿,此外也在社區親子教室成立托兒班,因此經常一起出遊。 他翻閱著老照片憶及:「有位班員的苗栗娘家有片果園,有一年邀大伙攜家帶眷共乘採果、品嘗蘿蔔糕等客家料理,合作社可以玩的真的是太多、 太多,尤其是班。」
不久後,陳玲慧因家庭因素遷居臺北,委請當時身為錦鏽中國社區主委的趙永誠接任班長。每週蔬菜配送到社區,社區管理員通知趙永誠點交,下午時班員陸續取貨。有一段時間職務異動,他調派臺北約9個月,委託某位班員代理,取貨點 從社區警衛室改到另一位社員丈夫經營的牙醫診所門口。代理班長不諳班務運作,近半年未向班員收取利用款,主婦聯盟合作社也並未催收,亦未停止配送。他調回後即與班員協調,每月繳交雙月利用款,分期補齊以穩定班務經營。
以班為基礎從零學習,取貨站自主精神是否勾起你心底合作人的銳氣?
2001 年主婦聯盟合作社成立後,持續推動成立前即已積極展開的勞動自主事業,鼓勵社員自發成立取貨站,錦繡中國班老班底 13 人,以每股5 萬元集資 100 萬元,在錦繡中國社區附近、熱鬧的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租下一間小店面,成立東山取貨站。趙永誠坦言:「東山站是特例,我們是一群熱心、沒有經濟壓力的人,目的很單純,就是以取貨站為平臺,推動主婦聯盟合作社倡議的價值。」
當初成站所需的軟硬體設備均自籌,主婦聯盟合作社以取貨站月利用額 14%為回饋金,趙永誠與創始班員過去皆未有過開店經營管理經驗,「從規劃、訂貨、理貨、銷貨、會計……,一切從頭摸索。」成立之初,每月利用額不到 20 萬元,店面租金即 1 萬 2 千元,創始社員不支薪,自動自發輪流排班,用熱情支撐著站所營運。
東山路車水馬龍,附近商店頻繁更迭,不以衝高利用額為目標的東山取貨站,多年來卻能屹立不搖,在於社員投入經營參與。經歷草創期的艱苦,透過摸索學習總算收支平衡,趙永誠擔任全職站長,聘請廖素卿、陳明珠為全職站務人員。某年, 陳明珠車禍受傷須長期休養,趙永誠繼續核發部分薪水長達半年,讓他安心療傷。又有一年過年前,東山取貨站利用額增加到 120 萬元,趙永誠也以加班費名義補貼站務人員,共享增加的回饋金,「我們就像一家人,也把社員當朋友,共同經營著自己的店面。」以致於這麼多年來,站務人員不曾變動。
2011 年主婦聯盟合作社變更取貨站契約內容,租金、水費、電費用由總社負擔,利用額回饋金調整為 9%;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取貨站改為由總社直接管理的好所在。與其他好所在相比,東山取貨站利用額尚有一段落差,主婦聯盟合作社考慮換址另設新站所,身為一向自負盈虧的站長趙永誠備感壓力, 與總社反覆協商。
主婦聯盟合作社最初提出,若東山取貨站利用額從 70 萬元提高至 80 萬元即同意保留,「對我個人,當不當站長是其次, 但少了這個取貨站,對社員影響很大,我想到當時社員大概500 人,若利用額前 200 名每個月再多利用 20 元,不就達到合作社要求?」趙永誠不厭其煩地與社員溝通達成任務,但 2012 年至 2013 年期間,主婦聯盟合作社經營策略朝向將取貨站改為好所在,幾經周折,為顧全東山取貨站社員權益,2015 年他卸任站長職務,東山取貨站轉型為好所在,由總社接手營運。
組織政策源於初衷,而我們是否仍談論著實踐時義無反顧的感動?
以主婦聯盟合作社「活資料庫」來形容趙永誠並不為過, 在「有機」仍屬陌生概念的年代,不分社員、職員,有事大家捲起衣袖一起投入,彼此因理念認同而熱情相印,「像產品部專員黎德斌也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第一位雞肉生產者, 還時常兼著送貨。」他清楚記得,921 大地震後,謝麗芬號召關懷行列,大伙即趕往南投縣山區探望水果農友,也因此發展出主婦聯盟合作社《農友及生產者緊急需要預付貨款辦法》等應急政策。
主婦聯盟合作社如何走向下一個 25 年?趙永誠語重心長地道出:「共同購買要能繼續,必須走出有別於一般有機商店的樣態,讓參與合作社令人驕傲,這些須要靠著理念。」從最早參與班、擔任班長、第一屆社員代表,也是第一批投入取貨站經營者,這些皆非他的人生規劃,憑著對主婦聯盟合作社友善環境理念的支持,對於經營管理原本一竅不通,多年歷練讓他從學徒變成站所經營熟手。「真的不要把取貨站這段歷史完全消滅掉,這段歷史大家要珍惜, 要飲水思源!」他念念不忘取貨站在合作社發展中的歷史意義。經歷東山取貨站轉型衝擊,他仍侃侃談著準備透過地區營運實踐的願景,正是當初謝麗芬讓他感動的,從站所走入社區,從小處做起,以始為終。
取貨站是主婦聯盟合作社共同購買運動的重要一環,社員因理念認同而承攬站所經營並自盈虧,最珍貴之處在於理想性與自主性。當站所具有理想性,不會鼓勵社員過度消費,以共同購買精神為先,減少浪費為行動策略;當站所具有自主性,農產品盛產時,可以決定自行減價賣出或捐助弱勢者,物盡其用。「以前員林取貨站站長蕭建山預購做得很好, 太太在農會推廣部服務,很會利用食材做熟食,取貨站則可以提供誘因,鼓勵社員計畫性消費,農友也能計畫性生產,這樣站務人員可省下大量行政程序,站所需要的儲藏空間也可減少,節省營運成本。對站務人員、合作社及農友都最有效率,也最能凸顯合作社的與眾不同,而利用額卻未必減少。」
趙永誠期許合作社在目前基礎上穩紮穩打,不必求快速擴大,減少硬體投入而節省下來的預算,正可用來實踐社會責任。他認為,照顧職員、改善農友與生產者生活、走入社區都是善盡社會責任的範圍。「從小處來做也很重要,未必得全國性投入,從站所周邊開展,提供孩子健康食材、 提供社員子女課後照顧,讓站所變成社會安全網的一部分,建立社會穩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