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各種面向「食衣住行」,透過食物串連生活的大小事。
沒接觸過失智症,常會誤以為這是老化,其實不然,它是一種腦部神經退化,或因身體疾病而引起的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這樣的病程發展不可逆,因此現行療法中,除了藥物治療, 不少醫生會採用「懷舊療法」這種用以延緩病程、穩定精神狀況的非藥物治療活動。
2017-01-05 生活提案 能源議題
我小時候很單純地以為,不管社會地位高低、有沒有錢,人人都能吸入好空氣、看得到藍色天空和綠色山脈。直到幾年前,我完全沒有想到,有一天為了孩子和家人爭取品質好一點的空氣,需要付出這麼多的努力,也必須...
兒童呼吸的速率,大約是成人的兩倍,因此空氣污染對兒童的傷害,更甚於成人,吸入的空氣更多,加上他們的腦部和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比較脆弱。但怎能不呼吸?...
2017-01-01 生活提案
大學生並非不在意飲食,只是缺乏資訊來源、少了嘗試的機會,這也是主婦聯盟基金會持續投入大學生飲食教育的原因。校園自煮運動不僅希望帶動學生為自己煮食,同時在參與共煮共食的過程中,體會越多人重視自己的...
2017-01-01 生活提案 能源議題
地球發燒了,二○一六年夏季氣溫屢創新高,冬至竟有二十九℃暖陽,力行綠色生活的合作人,能為地球做些什麼?節能減碳是根本,但是臺灣夏季酷熱,省電談何容易?一群社員組成「綠簾子小組」,結合相同理念的志...
農業觀察:德國諺語「多一個農村,少一座醫院。」當時聽了有兩層感受,一是農村的存在有益於人的身體健康,其多元價值受到肯定;二是此多元價值能形成諺語,代表一定的社會共識。...
2016-12-15 生活提案
曾在連鎖餐飲業、喜憨兒基金會服務多年,前者高密度與人互動,讓內向的黃淑娟練出了膽量,後者讓她體認到一個孩子健康長大的不容易。除了南征北討展店開拓業務,還曾經創業開早餐店,最後選擇回到高雄城郊開始...
2016-11-01 生活提案
高橋說,每個食材都有故事,培育食材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人?他有著怎樣的人生?抱著怎樣的哲學從事生產?孕育食材的大自然又是何種風貌?《東北食通信》說的就是這些生產者的故事。...
在自然裡自耕自食,隨性地在田裡跳舞祈求豐收,這是以前的生活所無法想像的。現在,夫妻倆自有一棟房子、一間擴建中的加工室,租田近十二甲,主要作物是水稻、花生和玉米,種植面積各約十、一、半甲。...
保護農地,想想明天工作坊堅守三大原則:不追求產量、不噴農藥、不放肥料。關注生態永續的實踐行動家,以組織營運,致力於生態、農人、參與實作者、消費者及投資人之間構成一個良善正向的循環,尋求生態與生產...
購物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