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百年的合作運動媒體《合作社新聞》

2025-04-14・合作聯合國

文字/林邦文理事、張育章理事 照片/Co-op News 官方網站 (https://www.thenews.coop/)

創立脈絡:
工人互助與需要統一聲音

早在1828年,醫師威廉・金(William King)創辦《合作者》(The Co-operator)月刊,啟發工人如何以「合作消費」來對抗市場所帶來的壓迫。1860年代,雖有其他幾份雜誌嘗試扮演串連角色,卻因兼顧過多議題而使焦點不易集中。為了使合作理念能更有效擴散,並分享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成功案例,一群合作運動領袖便於1871年催生了《合作社新聞》這份報紙。
 

核心使命:
推廣、監督與教育

初期的《合作社新聞》以刊載英國各地合作商店、批發社的訊息為主,特別關注羅虛戴爾模式如何在地方紮根和發揮經濟互助的力量。隨著讀者逐漸增加,該報也對歐陸、北美與其他地區的合作案例進行追蹤報導,拓展了國際視野。在1894年,英國合作運動重要領袖尼爾(E.V.Neale)撰文主張,此報不僅是運動的「喉舌」,同時應是合作者用來「宣揚理念、教育彼此」以及「監督組織」的媒介,呼籲所有合作者訂閱並積極推廣。
 

經營架構:
合作制與相對獨立

《合作社新聞》採合作制運作,由各地合作社與個人會員共同出資,透過民主機制維繫財務與發展。這讓報紙在得到資金支持的同時,能夠保持編輯上的相對獨立,面對合作組織內部問題或爭議也能提出批判性報導,這樣的堅持使其能在多次經濟與社會變革裡持續茁壯。
 

內容與影響:
從羅虛戴爾到國際互助

在紙本時代,《合作社新聞》著力於報導合作社對英國社區的實際貢獻,後來,隨著國際作社聯盟(ICA)成立以及跨國合作潮興起,它也常刊登關於歐洲農業合作、北美工人協作企業、亞洲與非洲地區小型合作社的消息,突顯合作經濟在面對貧富落差、環境壓力和市場衝擊時的多元解方。即便到了數位時代,《合作社新聞》仍透過網站報導、電子版專題及社群媒體發聲,充分反映了它「銜接全球合作故事」的宗旨。
 

結語:
跨越一個半世紀的合作精神

從十九世紀勞工為生活所苦的社會背景,到二十一世紀探討數位平台合作經濟的今日,《合作社新聞》見證了一個半世紀以來合作運動的重大轉變。對任何想了解合作社如何在市場壓力與社會挑戰下尋求更公平、可持續發展的人而言,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訊來源。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