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不是福利社》之快問快答
2024-11-20・合作聯合國
文字/嵇國鳳
合作社是什麼?每個社員對於合作社的定義與制度,帶有不同程度的好奇與認知。願意加入合作社,不僅是邁向共享共好的第一步,也是替自己的生活,開展出一趟實踐合作價值的探索之旅。陳怡樺與陳郁玲的前一本書《哇!原來這也是合作社:大不列顛COOP踏查報告》,不僅介紹國外多元的合作社故事,也拓寬讀者對於合作社的想像與可能。如今在這本新書《合作社不是福利社》中,兩人回望臺灣,紀錄屬於這塊土地的合作社風景。讓我們透過快問快答,一起來了解從過去到現在,怡樺與郁玲和合作社共同成長的經驗,以及對未來的期許。Q 何時開始接觸與認識合作社?
玲:我是2006年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北社入社,那個年代還沒有分成北北、北南。那年我在中華民國自主學習促進會工作,李雅卿執行長是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創社社員之一,但當時我以為,自己加入的是一個可以買菜的環保團體(意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直到2010年11月底搬到台南,開始在主婦聯盟工作,一開始擔任站務,後來進入組織部,陸續擔任地區專員及課長,才逐漸明白合作社的意涵,原來,我加入的是一個合作社!
樺:我是2011年在主婦聯盟台南分社入社。當時發生福島核災,主婦聯盟發起募款給日本姊妹會「生活俱樂部生協」。我正好在那時入社,當時我的入社解說員是林享玉老師,聽入社說明會時,我才知道合作社和基金會的差別。過去我的工作主跑環境新聞,所以有機會先認識基金會。加入合作社的感想是,在這裡買菜不只安心,而且很開心。因為工作上我接觸到的,大多是環境公害的受害者與農友,常感到無奈。在合作社聽到、遇到的,都是消費者和生產者攜手共度難關的故事,帶給我許多溫暖、正向的力量。
Q 2025年是國際合作年,對於推廣合作社意識,你們的建議?
玲&樺:我們的看法與書寫動機挺一致的,我們想透過記錄不同合作社的故事, 讓大家了解,原來「合作社」這樣的經濟組織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每個合作社都是從共同需求開始,踏實地解決社員面臨的共同問題,不論是參與災後重建,甚至是陪伴台灣走過社會轉型。社員是每個合作社的最重要的基石,與其在社員數上追求量,不如從質著手,招募明確理解合作社理念,願意一起向共同目標邁進的夥伴。
Q 未來在探索合作社議題上,自己訂定的目標是什麼?
玲:我們會持續搜集世界各地的合作社經驗,像德國合作社如何做到不依賴政府、卻能與政府對話的彈性,以及面對社會與組織困境時,如何解決的方法。
樺:故事總是在遠方,我喜歡聽故事,並寫下它。每個國家的合作社發展和組織性格都很不同,有些曾被當地政府作為控制社會的方式;有些則在殖民時期被引進國內,並逐步發展成在地的樣貌。面對未來,我不設限,採訪好玩又好聽的故事,是最讓我嚮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