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就是力量 印度SEWA為婦女勞動者開創新天地
2025-03-17・合作聯合國
文字/林邦文理事、張育章理事 照片/freepik
因應2025第二個國際合作社年,我們邀請林邦文、張育章兩位理事,向大家分享幾個應該要認識的國際合作社組織。這一期介紹在印度為婦女發聲的SEWA組織,讓我們聆聽這些於弱勢中挺立的身影背後的故事,領悟其可貴與感動。在印度這個超過14億人口的國家,非正式經濟部門占據了勞動力市場的絕大部分,而最容易被忽視的群體就是基層的婦女勞動者。自1972年成立的印度自雇婦女協會(Self Employed Women's Association,簡稱SEWA)用超過半個世紀的努力, 證明了即使是最弱勢的群體,也能透過組織化的力量創造改變。
SEWA的誕生源於印度紡織勞工運動領袖艾拉.巴特(Ela Bhatt)的遠見。當時擔任紡織工會法律顧問的她發現,大量在家工作的女性紡織工人被排除在工會保護之外。在印度,許多婦女不是在街頭販售蔬果,就是在家中作零工,既沒有固定雇主,也缺乏基本的勞動保障。巴特決定打破傳統工會的框架,建立一個專門為自雇婦女服務的組織。
SEWA的組織架構充分體現草根民主的精神。它採用工會與合作社相結合的雙軌制:工會負責爭取會員權益、進行政策倡議;合作社則提供實質的經濟支持,包括微型信用貸款、技能培訓等服務。SEWA所有重要的決策,都由會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確保基層聲音能被充分聽見。
這個獨特的組織模式為印度的非正式部門勞動者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首先,SEWA成功推動了多項法律政策的修改,讓街頭小販、家庭代工等非正式勞動者獲得法律認可;其次,透過合作社網絡,它幫助數十萬婦女獲得創業資金與技術支持,讓她們能夠經濟獨立。更重要的是,SEWA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會員提供醫療保險、托兒服務等福利,填補了政府服務的空白。
近年來,SEWA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數位化浪潮的來臨,迫使組織必須協助會員適應新技術。為此,SEWA推出多個數位技能培訓專案,教導會員使用智慧型手機進行電子支付、網路銷售等。氣候變遷也對以農業和街頭販售為生的會員造成嚴重衝擊,SEWA正在推廣永續農業技術,並協助會員開發抗旱作物品種。為吸引年輕一代加入,SEWA開展了針對青年女性的專案,包括創業指導與領導力培訓,確保組織的持續發展。
SEWA目前在印度擁有超過320萬的會員人數,分布在18個邦。它的成功經驗影響到全球多個發展中國家,激發了類似組織的誕生。然而,隨著規模擴大,如何維持基層民主的活力、平衡發展與治理效率,成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隨著會員數量增加,資金需求也隨之提高,外部捐助與資金來源的不穩定,給SEWA的運營帶來壓力。
印度社會快速變遷也帶來新的挑戰。年輕一代婦女的需求更加多元,傳統的組織模式需要與時俱進。同時,經濟全球化加劇了非正式勞動者的生存壓力,SEWA必須思考如何協助會員提升競爭力。
回顧SEWA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重要的啟示:即便是最邊緣的群體, 只要團結起來,就能創造改變的力量。SEWA 不僅為會員爭取到經濟權益,更喚醒了她們的主體意識:自己也是社會的重要一份子。社會進步不只需要制度創新,更需要弱勢群體的集體行動,這正是實現真正永續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