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互助社是減緩青年貧窮的良方 專訪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康建民組長
2024-08-12・合作聯合國
文、攝影/謝文綺 圖片/儲互社
本社於一月份承辦全國各部會對接合作事業之發展與輔導的共識營,其中儲蓄互助協會(註1)康建民組長發表減緩青年貧窮的議題引發回響,月刊邀請他進一步分享關於儲蓄互助協會這些年的理念與推廣。年輕時的機遇成為一輩子的信仰
康組長大學時期至新竹山上的五峰鄉志願服務時,從小朋友的閒談中,首次聽到儲蓄互助社(以下簡稱儲互社)這個名詞,他驚奇地發現,偏鄉竟有這樣活絡的金融服務單位。退伍後因緣際會,遇到儲蓄互助協會大舉招才,決定試試,沒想到一轉眼已投入25年的歲月。當初入社很簡單的想法是,養成定時儲蓄的好習慣,一時用不到的錢,也可幫助別人融資。在人生階段想創業、或遇到急難事件,家人不一定能幫上忙,尤其初出社會的年輕世代,不易申請銀行貸款,加入儲互社可以逐步儲備資金, 也能以無擔保的小額借貸周轉來累積信用,這對年輕人來講非常重要。儲互社不只辦理借貸,合作社的創立理念是「發展人類兄弟愛,共同致力於謀求個人與社區更好的生活」,所以社內也提供多元所需的諮詢協助。
康組長舉了兩個例子闡述儲互社的重要價值。其一是曾任南投縣鹿谷儲蓄互助社1997年至2003年間的理事長─謝祝生老闆,他白手起家草創洗衣店,資金見肘時,靠著加入儲互社每週存的50元股金,順利借貸款項購買摩托車來擴大服務範圍,讓洗衣業務蒸蒸日上。功成名就不忘飲水思源,謝老闆持續擔任儲互社重要幹部服務社員、推動認購原鄉社員栽種的蔬果,讓他們安心生產,也特別重視原民青年的發展,提供打工機會,表現優異者直接留任為正式職員。
其二是一位單親媽媽的故事,因債台高築,唯一的棲身套房將面臨查封、流落街頭,在此困境下到儲互社求助,得到支持,替她量身打造借貸方案,解決債務,並融資購買烘焙麵包設備,努力工作,一步步脫離貧困。在互信基礎下, 讓瀕危家庭得以恢復正常,避免成為報紙上的社會事件,這正是儲互社「非為營利、非為救濟、乃是服務」的精神之所在。
自我賦權的資產累積 讓年輕世代脫離貧窮
康組長整理2022年金融研訓院「臺灣金融生活調查」資料,進一步指出,年輕世代是金融風險抵抗力唯一退步的族群。除了金融素養低落,他們的金融生活有五大盲點,包含:沒儲蓄就想投資、娛樂支出過高、頻繁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月光族、付不出錢就找親人代為解決等等。這些可以透過參加儲互社有所改善。首先,每月固定的小額儲蓄可以累積資金;其次,提供豐富的社員教育提升金融素養,了解市面上的金融商品及服務,逐步建立理財的知識與自信。藉此年輕世代即可善用存款與投資,投入進修,增強專業能力,帶來更高的所得,如此一來就不易落入貧窮或負債的窘境。貧窮總不是自願發生的。康組長回憶在疫情期間,許多都市的原民朋友首當其衝,生活無以為繼下只好返鄉,順勢接手部落長者的農耕,後來運用儲互社與農會借貸的資金購買設備,提高產量、增加收入。返鄉後的青年,也發現家鄉高齡照護的需求,於是在儲互社空間內,成立文化健康站,組成照顧勞動合作社,將青年與婦女的力量集結起來,也讓在地資金充分活化運用。
倒吃甘蔗的人生 迎向數位世代的挑戰
康組長坦言,剛開始由於儲互社的工作性質,讓他難以兼顧家庭,曾一度萌生轉業念頭,但帶著家人參與活動後,不僅獲得支持,家人也紛紛加入儲互社。職位轉換帶來不同的視野,也讓他持續精進,取得博士學位,所以無論結婚、子女教育、進修等各種資金需求,都能在儲互社得到幫助,這樣良善的組織,他希望吸引更多青年加入,除了推動資訊數位化,方便Z世代應用,也關注社內年輕幹部,如何運用他們的方式,向同儕介紹儲互社。展望未來,康組長認為提高儲互社的滲透率(註2)是當務之急,這有賴政府支持、法規適當鬆綁,與積極推廣合作教育,提高金融素養。「年輕世代習慣上網查評論、尋求同儕意見,所以推廣上要符合他們獲取知識的管道,建立正確的金融觀念,避免被犯罪集團利用」。康組長下個目標是配合社會趨勢,以年輕世代既有的社群基礎來推廣儲互社,「有什麼需要,第一時間想到儲互社就對了!」懷抱「利己利他」的初心,康組長會繼續走在推廣儲互社運動的道路上。
註
1 儲蓄互助協會,是指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儲蓄互助社則是協會的法人會員,截至112年12月31日止,全臺各地共計有323個儲蓄互助社。
2 何謂「滲透率」(penetration ratio)?一國儲互社的社員總人數佔該國 15-64歲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