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食育復育台灣野孩子 深入自然探索食物的來源
2022-11-14・合作聯合國
文/蘇怡和.北南分社社員 照片/ 大逆光影音製作有限公司提供
以人類歷史為脈絡,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以取得食物的發展為軌跡,兒少實境紀錄節目《叫我野孩子》製作人陳芝安說:「我不知道現在有多少都市人已經不烹煮了,但過去祖先取得食物的場域就是大自然。」她企劃一系列包含「採集」、「狩獵」、「靠海生活」、「小島人生」、「種稻」、「農家」、「魚塭」、「冬天的滋味」共八個主題, 讓孩子體驗在自然環境裡,為自己所吃的食物滴下汗水!勞力換來的食物 格外美味
孩子口中的芝安阿姨表示,先民能存活下來,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現代人是靠餐廳、靠外送,對於食物的認識很淺薄;她甚至聽過有小朋友誤把品名當魚種,以為世界上真的有種魚叫做「麥香魚」,再加上觀察到姪子對3C過度依賴,所以動念想把都市的孩子帶進山林。過去人類是在自然場域搏鬥以獲取食物,「但這樣的經驗,不要說是孩子,連我自己都不曾有過。」因此,製作團隊邀請八位具備友善環境意識與理念的生產者擔任教練,深入野外帶領孩子從採集、狩獵開始,到後來進入農村種稻米、果樹,再轉入漁村參與魚塭工作,最後則是參與茶葉加工的過程。
經過一連串實作後,插秧累到叫苦連天的孩子,會在吃便當時說出:「每一口都要吃完,不能浪費!」在家吃飯配手機、食不知味的孩子會順手把掉在地上的飯粒撿起來吃;原本不吃海鮮的小孩居然讚嘆貝類的鮮美;還有小朋友把手指當湯匙,唏哩呼嚕地把現摘百香果肉扒進嘴裡,這幾位逐漸蛻變的「野孩子」,讓我們看到,實際動手的「食育」果然最能提升「食慾」。
城鄉對望 反思彼端的生活模式
陳芝安分享道,《叫我野孩子》雖然看起來是個兒童節目,但其實觀影對象不限於親子,同時也是在與整個世代對話,透過不同生命的經驗交流,讓觀者各自感受,可能是解開生命中某些疑惑、也可能是對資本主義或傳統價值觀的反思。「紀錄片就是這樣,沒有腳本、沒有劇情、也沒有要告訴觀眾什麼事,而是開放的讓大家自己去感受。」節目中的兩組角色──都會孩子們與教練群,常在過程中冒出對立的觀點,像是當孩子走進生機盎然的田間卻感到疑惑:「這個草長得這麼長? 你都不整理嗎?」殊不知草是為了讓生物有棲身之處而故意保留,且蟲子死後還能成為果樹養分;而生產者也好奇:「你們都市人要去哪裡摸泥土?還是你們都不去摸這些餵養我們的泥土?」事實上,許多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還真的不摸泥土了,但每天都要觸碰3C才過癮。
甫從台東拍攝第二季返家的陳芝安,感嘆現代人很欠缺動手實作的經驗,高度分工的社會雖然提高了效率,但很多事情卻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體驗。《叫我野孩子》不只觀者,就連身為製作人的她,也常被孩子在節目中脫口而出的反詰所觸動,一句「妳小時候也是很好奇的人吧」,讓人不禁反思,身處都市叢林的我們,似乎也該努力與孩子們一起,將內心被遺忘的「野孩子」找回來。
《叫我野孩子》第一季免費看 歡迎點擊此處前往收看。 |
當過野孩子後,我才知道⋯⋯
八個主題八組孩子各有不同體會與成長,此次邀請節目裡分別在米農與果農家生活的兩位小學生,來聊聊她們當過野孩子後,才知道的那些事。高川晴
我本來就喜歡大自然,過去和家人旅行的經驗都很開心,一聽到節目徵選就參加了。過程中真的要自己砍柴,一開始總是砍不斷,但當下就是想做到,後來終於成功,覺得超有成就感。以前我會挑食,但現在知道食物得來不易,也懂得身體需要均衡營養,所以看到不喜歡的食物會練習吃吃看,以前看外型就拒吃的東西,像是醃漬的芥菜乾,嘗試後居然也覺得喜歡!
梁安蕾
我很好奇這節目到底在做什麼,所以參加徵選。我不是很喜歡吃米飯,但很喜歡動物,可是家裡空間有限無法養,拍攝時,看到大自然的動物好喜歡,碰到小鴨死亡也很難過。當自己真正在插秧時,一直重複蹲和彎腰的動作真的好累,才知道農夫的辛苦!雖然如此,第二季我還是繼續參加,不能說喜歡這種生活,但就是有莫名吸引力。
(首圖圖說:插過秧、曬過穀,更懂得珍惜米食。圖為爆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