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我們的福祉共和國Talk Talk

2022-12-17・樂齡生活

受訪者/梁麗娟、許君能、張昭雅 專題企畫‧文字整理/黃榆晴 人物攝影/高凱新

高齡化社會對銀髮照顧的需求日益迫切,主婦聯盟合作社總社福祉委員會主委梁麗娟說:「如何讓長者對孤老病死的恐懼找到出口,我們希望協助高齡社員學習有尊嚴、優雅健康的老,同時藉由站所平台,以群體方式共老。」本文邀請梁麗娟、許君能、張昭雅三位深度參與福祉工作計畫的夥伴,透過紙上問答分享他們的想法。


 昭 =張昭雅  君 =許君能  娟 =梁麗娟

Q:請問你今年幾歲?目前與誰同住?
 昭  我42歲,和先生、兩個女兒、公婆三代同堂。
 君  我今年61歲,目前與老婆、小兒子、小姨子同住。
 娟  今年60歲,與老公及二兒子同住。


Q:你有過擔任「照顧者」的經驗嗎?
 娟  印象最深刻的是照顧媽媽的過程。
 君  我曾與家人一起照顧丈母娘。
 昭  曾照顧中風臥床的父親,我與麗娟都有小孩需照顧。


Q:照顧他人的時候,你覺得最辛苦的是?
 昭  時間切割零碎,難以兼顧工作;承受病人低落情緒與莫名發怒,自己也陷入憂鬱;被呼來喚去,感覺自主性被剝奪、失去自我價值感。
 君  因為我接受的照護訓練觀念是要幫助被照顧者「自立」,但長輩通常想要被「伺候」,照護觀念上的溝通最困難。
 娟  最辛苦的是見到至親受病痛折磨的歷程。因曾從事輔導工作,瞭解「hear and now」在此時此地處理自己內心焦慮的重要,會找好友傾訴與協助排除壓力。


Q:據你們所知,有哪些社會資源可以協助照顧者?曾經用過哪些?
 娟  照顧者支持網絡系統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衛福部照顧服務管理資訊平台等等。我曾任用彭婉如基金會的家事服務員,減輕在職場與醫院奔波無法照顧家人的壓力。
 昭  我知道的有照顧咖啡館、居家照顧服務、本國或外籍看護、護理之家、長照中心。
 君  我曾請長照2.0居家照服員幫丈母娘洗澡。


Q:你現在的住處,十年後是否還適合住?如果否,需要做哪些改變?
 昭  目前正面臨小孩長大,需要自己獨立的房間;同時也要考慮預留公婆未來的照顧者入住,住家房間數不足,也沒有通用空間配置,因此正考慮換屋、是否與公婆分居。
 君  目前已完成一間浴廁改造,安裝橫拉門、馬桶及淋浴間扶手、急救鈴等等,門口消除高低差、廚房選用防空燒瓦斯爐具、下拉式櫥櫃等等。唯一變數是出租房,有被收回的一天。
 娟  目前住處首先需改善浴室,例如拆掉門檻作截水溝、地磚改換止滑地磚;客廳的大片玻璃門改為橫式透光拉門等等。


Q:你認為理想的老後生活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
 君  保持游泳運動習慣、參加合作社活動維持社交、隨時均衡飲食不過量。
 昭  有自主行動能力,就不需要處處依賴別人,大大增加自己的「勝任感」,有助身心健康,同時也減少家人照顧的負擔。生活要有目標,參加社會活動貢獻己力,就能維持積極的生活,維繫人際網絡可避免孤獨與身心退化。另外還要減少無效治療與臥床,維繫有品質的餘生。
 娟  我首重均衡飲食與持續運動。二是保持好心情,與家庭、社會互動,尤其重視與老伴們(老公與幾位好友)維持良好關係。三是做通用設計改造住屋,成為後半輩子理想的家。


Q:你今年參與主婦聯盟合作社哪些福祉相關課程或工作計畫?最大的收穫是?
 君  今年我和昭雅參與了友善樂齡居住空間進階系列課程,和站所通用設計改善計畫,從與社員的交流中受益良多。
 昭  我學習到銀齡的身心能力變化,以及歐美日發展出各種兼具美感與身心照顧的空間與服務方案,並透過各站所盤點過程,理解站所營運的需求、跟社區的關係,以及空間設備的挑戰與困境。
 娟  我參加友善樂齡居住空間課程,學習到如何做通用設計才能在宅安老;從生活保健室課程瞭解如何促進均衡飲食,與成為照顧者的明燈;超高齡時代「心」場域創齡課程的社會處方箋啟發我很多,也期待12月底工作坊產出行動方案。


Q:想對十年後的自己說的一句話?
 昭  只留下有愛的減法人生,不留下沉重的照顧負擔。
 君  健健康康,繼續活好每一天。
 娟  維持讓生命之花有意義的盛開。


 

張昭雅/北南分社社員
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祕書

梁麗娟/總社福祉委員會主委、第八屆常務理事
曾任醫療社工與生輔組長

許君能/景美區福祉委員
投入通用空間設計及地方創生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