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餘分配公益金,成就社會共好願望

2022-06-13・公益金專區

文/許淑惠‧第八屆理事、公益金審查小組召集人

我們加入合作社、認同並實踐「共同購買改變世界」,除了有意識地集結綠色消費力,還有一股你我不經意中累積並外溢的力量,也在為社會的共好作出貢獻,那就是──年度公益金的提撥與贊助。

去(2021)年的公益金,來自2020年合作社應分配結餘約2,964萬,其中的10%計296萬餘分配為公益金,除年度固定提撥30%予主婦聯盟基金會作組織發展之用,2021年核定贊助共17案,包含農業、環保、合作、能源、社區營造、社會公益、弱勢協力及人文藝術面向的計畫,總贊助金額235.8萬。
 

有限資源策略運用 在地連結擴大效應

在資源有限需策略性運用的思維下,本屆公益金小組審核申請案時,以與本社發展方向及關注議題相關為優先,並鼓勵分社營委會與申請單位有更多的互動,甚至邀請到分社營委會分享計畫理念、內容或釐清細節;也期許分社主動接觸可以合作、在地深耕的團體,做持續的積累,並且在公益金的實質贊助之外,也能提供在地的其他資源、人力或關注,以直接或間接創造社員與社區、社會的共同福祉。
 

穩定挹注「急難金」 協助農友度難關

本社與農友、生產者長期合作且互相提攜,早期即設有「農友及生產者急難救助基金」協助度過短期困頓。近年氣候變遷使得農友面對的挑戰加劇,而該基金也多年未曾補充、即將見底,因此理事會去年即著手研擬,並於2022年社員代表常年大會提案,通過修正法規【公益金使用辦法】第五條(註1), 此後將每年提撥20% 挹注,使該基金能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充裕地協助農友或生產者度過難關。
 
公益金挹注農友及生產者急難救助基金可協助農友度過難關,圖為2016年台南農友樓正福的溫室被颱風破壞。(資料照片)

「營農型光電」政策 護農地、增綠能

由主婦聯盟基金會主持的《從台灣農業的思考出發-營農型光電政策研究》計畫,呼應本社關注的農業和能源兩個議題。台灣過去的光電政策發展,多半是從「光電設備裝設的需求」為出發,以致近年有許多光電侵農搶地的亂象和爭議。而「營農型光電」是以「農業生產需求」為前提的光電政策,此計畫透過對「有合作意願、種植不同作物的農友」、「代耕業者」、「農業領域專家」的深度訪談,同時爬梳台灣農業現況文章、翻譯與分析國外營農型光電案例,來理解台灣農業的需求與侷限,以及光電設備如何在農地上「立足」。(請參閱本期基金會專欄詳細報導)
 
《營農型光電政策研究》計畫採訪農民,農民自行架設的太陽能捕蟲燈白天蓄電,晚上捕蟲。(主婦聯盟基金會提供)
政策的研究、倡議是細緻且不容易的工作,民間組織的資源也不若公部門充足,本社公益金的贊助,就是協同推動民間共同討論、研擬出「營農型光電」政策和相關行動的力量。
 

公益金+地區協力 更多人有緣「再會白宮」

再舉2018年申請公益金贊助的《再會啦白宮-紀錄片拍攝與影像文化資產保存案》為例。李建成導演因2016 年擔任中社編委會「短片製作」培訓課程的講師而認識本社,進而成為社員。不只在紀錄片拍攝籌資過程中,有中社夥伴引薦申請、通過審核得到公益金贊助;到影片完成、上院線,也可以看見中社夥伴協力募資、安排導演回饋合作社的口碑專場放映等事項。

導演感謝本社在拍攝初期公益金的挹注,是這部紀錄片重要的「天使」,讓計畫有繼續走下去的資源。雖然計畫期程拉長許多,但除了眾多觀影者從紀錄片中一探隱軼的歷史、得到滿滿的感動,本社的名字也隨影片各地曝光;更因為攝製需求,針對有需要用到的影像買了版權,有些資料還千里迢迢自美國帶回台灣,我們的公益金也為歷史影像保存做出些許貢獻。
 
中社夥伴協力紀錄片《再會啦白宮》回饋口碑專場放映,感動滿滿。(李建成導演提供)

匯聚不經意的力量 成就共好的願望

記得有前輩說過「社員利用是公益金之母」,公益金的力量都是來自社員利用的結餘。我們有意識地選擇合作社產品、忠實利用,不只支持了與我們理念、價值相同的生產者,達到「改變世界」的目標;透過結餘分配與公益金制度,更匯聚了我們利用額外溢的力量,再去支持更多理念與本社相近的組織、團體或個人。這份你我不經意的小小力量,為我們所希望的生活、社會及改善環境作出貢獻,成就我們共好的願望!
 
註1:【公益金使用辦法】第五條:公益金總額每年應提撥20%作為農友及生產者急難救助基金,直至該基金累積金額達500萬元,始停止提撥。但該基金餘額不足200萬元時,則次年度起,公益金總額應依前述比例恢復提撥。


(首圖圖說:屏東達順農場在太陽能板下栽種高經濟作物香莢蘭,為營農型光電範例。(主婦聯盟基金會提供))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