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零浪費 做個惜食人

2018-07-05・惜食

元大人壽/撰文/陳秀麗 圖片提供/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七喜廚房、gettyimages

你知道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全球生產的食物中,有1/3 未經食用就被丟棄,而根據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研究團隊於2016 年發布的統計數據,台灣一年糧食總損耗及浪費更達到373 萬噸,等同每人平均年損耗高達158 公斤,這麼多的食物就這樣被當成「剩食」處理掉了。
現代人豐衣足食,很多人往往只煩惱食物對健康的影響,卻忽略了當食物吃不完時,就只能倒進廚餘桶。其實,浪費食物等同浪費了所有食物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土地、水、能源、人力等珍貴的資源,更會產生大量碳排放,加劇氣候變遷的影響。改變世界可以從每天的每一餐做起,累積每個人的一小步,就能成就重大的改變。

打擊剩食 從冰箱開始

剩食是怎麼發生的?除了人們不珍惜食物外,推廣友善食材不遺餘力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推廣課專員潘嘉慧指出,「剩食產生的原因之一,很多是農場在收成時,因外形長得不夠漂亮、不符合規格,沒被通路挑中而被犧牲掉的格外品醜蔬果。」其實,這些格外品的風味、營養價值與「漂亮、碩大」的蔬果並沒有不同,消費者必須先導正消費習慣,重新認識食物的價值,在產地端就開始珍惜食物、支持農友,可以在賣醜蔬果的通路購買。

忙碌的現代人,採買食物也要求效率,打開家裡的冰箱,是否經常都呈現爆滿狀態,但拿出來料理或食用的永遠都是看得見或剛買的那幾樣,等到清冰箱時才發現大部分都過期了,只能丟掉呢?打擊剩食要從日常的食材採買、烹煮、食品管理等下手,並且在生活中徹底實踐。
潘嘉慧提出了幾個在日常中能減少剩食的遵循方向,像是出門採買食材前,先確認冰箱裡的剩餘食材,並列好購買清單,以免又買了過多無法消化的食物;隨時做好冰箱管理,掌握先進先出的概念,快到期的食物先出清,避免因過期而造成浪費;購買時若是當天或近日要食用,挑選期限近一點的即期品無妨,也可減少賣場因過期而丟棄的浪費;在外用餐,把沒吃完的剩菜打包帶回家,都可以更有效率減少剩食,讓你成為不浪費食物的惜食人。

剩食≠廚餘 只是沒被買走

為了解決糧食浪費問題、並支持街友溫飽而發起的「七喜華美廚房」,是台灣第一個民間經營的剩食共食實驗空間。位於台中華美社區的七喜華美廚房,主要是解決傳統市場每天銷售不完的食材,其中許多蔬果被留下來,多數是太大、太小、過熟、碰撞、賣相較差的格外品,或者數量過多賣不完。

七喜華美廚房店長廖佳倫說,他們是將市場的醜蔬果及餐廳剩餘的食材加以利用,烹調為一道道美味佳餚,以自由定價的方式與人分享。「七喜華美廚房以社區共餐為主,食材多數來自傳統市場、食物銀行及民眾捐贈。」為了加速推廣剩食,七喜華美廚房還開設了以定價模式營運的「明日餐桌」餐廳,食材以格外品與即期品為主,但為了提升豐富度,仍有部分食材來自購買。

成立兩年多來儘管成效顯著,共餐幾乎天天客滿,但廖佳倫坦言,一開始在觀念推廣上最為困難,民眾會認為剩食就是廚餘、別人吃剩或吃不完的食物,事實上它和一般食物完全一樣,只是使用沒被買走的食材,因此會向每次來共餐的客人不斷說明,並在料理上下足功夫增進美味,才能成功翻轉一般人對剩食的錯誤認知。
不浪費食物,不僅是珍惜資源、愛護地球的表現,更是一種時尚生活態度,現在就從採購醜蔬果、管理家用食材、外食酙酌自身食量和支持惜食餐廳開始,一起來實踐吧!

在採買食物前,先確認冰箱裡的剩餘食材,能夠減少剩食或過期食品的浪費狀況。

醜蔬果只是樣貌不漂亮,風味和營養價值與外貌漂亮的蔬果並沒有不同。

台中七喜華美廚房另外開設「明日餐桌」剩食餐廳,以傳統市場沒賣完的食材來烹調,成功翻轉一般人對剩食的錯誤認知。

惜食生活守則TIPS

1. 採買時以2 ~ 3 天的食用為主,若要一次買1 週的份量,蔬菜就要挑選較耐放的食材。例如根莖類較耐放,葉菜類2~3 天內就要吃完。
2. 隨時做好冰箱管理,先進先出、避免過期而浪費。
3. 料理時或外食時先估算食量,例如每次只煮一餐的量,或點食量所及的餐點,減少剩食產生。
4. 把在餐廳沒吃完的剩菜打包帶回家。
5. 建立社區共享概念,沒煮完或沒空煮的食材可轉送鄰居。

出處:元大人壽-夏季號-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