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上培養的食農教育

2024-07-09・食農教育

文、照片/林慧君.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理事長

食農教育強調「親手做」,包括學習怎麼生產、怎麼烹調。但過小的孩子不適合下廚怎麼辦?我們來看看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理事長林慧君給大家的建議。

食育是什麼?字面上可以解釋為飲食教育。在台灣兒童食育協會的定義下,食育包含食物教育(認識食物原型與營養)、食安教育(認識食品加工、保存條件、添加物等食品安全範圍)、食桌教育(餐桌營造、節慶飲食、惜食與餐桌禮儀等),以及生產環境面的食農教育與食魚教育。在訴求人人都能好好吃飯的企盼下,家庭餐桌成為最能夠實踐食育的場域和機會,即使現代人家裡的餐桌漸漸從圓的換成方的,從三代同堂熱鬧共食到現在的三、四人小家庭用餐,餐桌仍是維繫現代家庭最重要的核心。
 

充滿媽媽味的餐桌記憶

飲食有三個目的,吃飽、吃健康、吃開心。首先要滿足生理需求,透過飲食提供人體足夠的熱量,才能應付日常生活的勞力與腦力消耗。其次要滿足安全需求,確保吃下肚的食物是健康安全沒有腐壞,不會造成身體生病。最後也是食桌教育裡最重要的功能:情感交流。透過共享美食心情愉悅互相分享聊天,拉近彼此距離。

不要小看聊天,有研究指出,經常和父母一起吃飯、經常在餐桌上聊天的孩子,學會的詞彙較多,語言能力也較高。回想起小時候家裡有四個小孩再加上和阿嬤同住,每次吃飯就是七個人的大陣仗,除了搶食物要眼明手快,就連講話也很需要察言觀色見縫插針,因為隨時有人在講話,也隨時有人在搶話。對吃飯的記憶一直都是非常熱鬧,伴隨著屬於媽媽味的食物香氣、味道,色香味俱全的一大桌菜的背景是滔滔不絕的語言互動,而食物承載了一個家的溫度。

自己有了孩子後,飲食瞬間躍升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為了孩子一頭栽進研究食材與飲食。也因為原本自己就喜歡料理,有了孩子後更是幾乎天天下廚,自己煮能夠替家人把關食材來源、安全衛生、還能兼顧營養均衡。現在孩子們放學進門聞到味道會開心的說:「媽媽,今天是不是吃滷豆干?」(女兒的最愛)、「有雞湯的味道!」(爸爸的愛湯)、「好香喔!我在門外就聞到了。」(媽媽煮的兒子大部分都愛)關於食物記憶就是餐桌記憶,而餐桌記憶就是家庭記憶,希望孩子們未來記得什麼樣的媽媽味?就從現在的每一餐開始慢慢累積。
 

大人怎麼吃 小孩就怎麼吃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模仿大人的動作,除了模仿進食的動作還有吃的食材,因為是信任的大人提供,對孩子來說就是安全的食物,因此大人怎麼吃小孩就怎麼吃,大人自己挑食小孩也會有樣學樣,大人珍惜食物真心喜歡食物,孩子也會內化成惜食的概念。
 
偶爾在家用西餐擺盤,讓孩子練習使用刀叉。
0到六歲是孩子味蕾建立黃金期,從小讓孩子習慣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吃原味少吃高油、高糖、高鹽等過度調味食品,學會選擇對自己健康負責的飲食概念,一輩子受用。法國「味覺哲學家」賈克•貝呂塞(Jacques Puisais)曾經說過「學習品嚐是為了更深刻地品味人生每一刻」。運用每日餐桌不斷持續引導孩子感受食物的美好,用五感感受食材的風味、不同的烹調方式吃起來的口感,每一天每一餐,我們都一起好好吃飯、好好品味當下。
 
芭樂也可以切絲,換個型態享受不同口感。

建立儀式感 傳承飲食文化

上個月端午節大家吃粽子了嗎?台灣的節慶、各種人生大事,總是和飲食離不開關係。端午節我的孩子們要回阿嬤家包粽子,每年冬至會記得搓湯圓,元宵節會滾元宵。即使生活依舊忙碌,該有的儀式感仍然不可少,甚至每個月15 號的「食物日」,孩子也記得一清二楚(農曆初一十五拜拜 ; 國曆15食物日)。
 
端午節包粽子,自己包的最好吃。
「每月15食物日」是農業部前幾年開始提倡的推行運動,希望至少每個月一天大家重視飲食好好吃飯。食物日有「三要一不」的原則,即「在地食材當季吃」、「揪人共食快樂吃」、「原型食物真好吃」、「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但因為我們每天都吃原型吃在地也都有一起吃飯,於是食物日我們的過法是小孩可以點餐,再一起完成料理。順應著節氣與節慶,餐桌展現了不同的樣貌,而這些樣貌就是我們希望傳承給孩子的飲食文化。

 



林慧君
一位工程師,成為全職媽媽後為了尋找孩子的安心食材,成為主婦聯盟合作社社員。參加綠食育培訓擔任議題推廣員,創立個人品牌「煮煮日食育料理課」,推廣親子料理並舉辦產地小旅行,也與夥伴成立「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在全台各地推動食育。
 



(首圖圖說:每天在家開心吃飯是日常也是最美的風景。)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