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與農業的永續經營

2023-06-13・食農教育

文/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圖片素材/freepik

食農教育行之已久,不過日本於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之後,國內相關學者才逐漸進行各層面的討論,民間團體從2014年開始推動,立法院終於在2022年四月19日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由總統在五月四日公布施行。《食農教育法》目標之一在於農業及環境之永續發展,這意味著兩者都有困境,難以永續經營。那麼,危機從何而來?
 

使用農藥、化肥造成的惡性循環

現行食農系統習慣使用化學農藥、肥料,農藥雖然克服病蟲害,同時也殺死眾多生命,這些農業生態系的成員一旦消失,農業生態系沒有辦法協助作物生產,只能繼續仰賴農藥,農藥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威脅就無法斷絕。

近年來科學研究指出,各國政府的「農藥殘留容許量」規範對人體健康的維護並不周延。農藥殘留就算沒有「超標」,實際上仍然具有「環境賀爾蒙」的作用,長期攝取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與神經系統受損。再者,容許量規範只針對一種農藥,實際上人類吃下食物中的農藥是多種的,其「雞尾酒效應」為何,至今仍未有任何國家能夠納入考慮。此外,農藥的製造與運輸本身也會釋出不少溫室氣體。

化學肥料可迅速促進農作物生產,不過其後遺症也很大,包括降低土壤中菌根菌(註)的豐富度,進而減少土壤有機質,土壤因之劣化;過量化肥最後流向近海,形成優養化,造成近海魚類資源的匱乏。再者,氮肥經土壤生物轉換成氧化亞氮飛到空中,造成溫度氣體效應而導致氣候變遷;釋放出的氨氣還會與空氣中微粒結合形成PM2.5,衝擊人體健康。

現代食農系統把糧食當作國際貿易的商品,仰賴國際運輸,能源價格的高升趨勢提高農業生產與糧食運輸成本,在高價能源的時代,仰賴石油生產的農藥化肥未來勢必貴到農民買不足或買不起,慣行農法將難以繼續。高國際糧價時代加上國際運輸費用飆漲,我國的糧食供應更會嚴重短缺;屆時就算所有土地用來生產糧食,由於長年來使用農藥化肥,造成了環境汙染、土壤劣化,以及氣候變遷,因此生產會有問題。
 

現行農業危機的解方與癥結

學術研究以及經驗實證早已指出,生態、再生等有機農業生產系統可以解決現行食農系統的缺陷,是農業永續經營的必要手段。在氣候變遷年代,全球講究淨零排放的現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認為需要轉型到生態農業,我國的國發會則倡議用再生農業來達成目標。

生態、再生的有機食農系統乃是基於生態原則、物質循環、與重建土壤健康來進行農業操作,再生農業進一步強調社會公平。這些新食農系統的基本要求是不使用化學農藥、肥料,這可以降低前述慣行農法所造成的後遺症;再生有機農法更能夠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更有利於淨零排放的達成。因此要達到永續發展目標,亟需將現今慣行食農系統盡快轉型到生態、再生有機食農系統。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經過約50年的提倡,有機耕地的面積在全球或我國仍然還不到2%。這樣的速度難以讓食農系統對2050年的全球減碳目標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其癥結在於目前食農系統的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讓大家只能率由舊章。癥結有好幾處,要點之一在於舊思維難以改變。長久以來農業生產仰賴農藥化肥,農地生態系遭受破壞,土壤缺乏有機質而嚴重劣化,很多人沒看到全球各地有機生產的成就,仍然深信沒有農藥化肥就無法生產,而且轉型初期產量低落,就算政府給予轉型補貼,有機生產需要更多勞力而難以負荷,因此多數農家仍然持續採用慣行農法。

另一方面,全球現行食農系統受到農藥、化肥、種子、農機、糧商、食品製造、大型超市等跨國企業的掌控;這些企業最近又納入互聯網、精準農業等工具,控制的強度越來越大。他們透過媒體傳播、政府遊說,推展慣行系統,讓舊思維更難以撼動。再者,民主社會在短期選舉制下,政府必然重視現有系統經營者,怯於提出長期利益所需的必要改革,因而農業的投資、補貼、研究、以及大型產銷制度等,都繼續支持工業化慣行食農系統,農家轉型意願當然不高。
 

食農教育與系統的轉型

既有銷售管道的侷限是食農系統難以轉型的癥結之一,因此消費者就是重要的解套者,提高消費者的意願,才有更多農家願意轉型有機。多數消費者之所以不願意採用有機食材,主要的關鍵在價格。有機生產更需人力,其價格通常較高。不過市場價格並沒有反映出慣行食材的隱藏性成本,包括處理環境與人體傷害的財政支出等。這方面有賴政府制定「真實成本會計」來消弭慣行與有機食材的價差。

除了價格,消費者食農素養的提升也很重要,這就要仰賴食農教育。食農教育推動方針之一在於提升消費者的食農素養,使國民在選擇個人需求時,能夠顧及農業永續經營以及食品安全,直接講就是提高消費者購買有機食材的意願。因此,食農教育除了讓國民認識飲食與農業知識,更需要培養國民的判斷力,能夠明辨慣行體系的缺點,瞭解支持有機永續體系的必要性,進而在生活上採用地產、友善有機飲食,讓本國有機體系主流化,自然能鼓勵農家轉作,帶動政府在政策與預算進行轉型,加速食農系統的全面換新。在實務上,食農教育需要把生物多樣性、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放當作準則,不論是宣導資料的編製、教師的培養、以及課程的實施等,其內容都不要違背這三個原則,以免得到反效果。

依法,食農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國民,除了學生、社會大眾外,公教人員,特別是農業教師與官員更應加強學習。社會大眾之中,可以從主導家庭餐飲的煮婦或煮夫開始;婦女團體的成員常是飲食的意見領袖,食農教育實施單位可以主動邀請參加。除了課程,現今媒體,包括報紙、電視、網路等各有特定族群,其影響力可能更甚於上課,有關單位須要從寬編列預算密集播放,以收宏效,俾能早日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避免極端氣候的加劇而導致難以收拾的後果。
 
食農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國民,農業教師與官員更應加強學習。


 註 
菌根菌是存在土壤中能與農作物共生的有益真菌,不但可以協助吸收養分與水份,也有助於抗病、抗蟲、抗旱。


(首圖圖說:提高消費者的食農素養,才能讓更多農家願意轉型有機。)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