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三月天 一起走上街

2014-03-06・光與風的對話─居家節能的思考

文。圖/王常怡

▲2013年反核遊行一景。

淡淡的三月天,為什麼我不領著家裡的小姑娘,去山坡上、去小溪旁,看看美麗的杜鵑,而要又一次走上街?因為我希望春天永遠美麗、小鳥永遠啼唱、小姑娘永遠不要再為了反核一次又一次走上街。

福島核災即將屆滿三年,三年來, 有許多事情越來越明朗。比如說,核災對環境的污染比三年前估計的還要嚴重(二○一四年一月福島第一核電廠水井傳出放射物濃度創新高),核災後遺症對當地人心的傷害與扭曲比想像的還要荒謬(「二○一三零核時代:不核作運動」的核電影《A2-B-C》片中有細膩紀錄),又比如說,執政者對責任的輕忽逃避、對人民福祉的踐踏蔑視,比預測的還要令人心寒(數以萬計的災民還住在暫時收容所,卻以申報奧運主辦權來轉移目標)。

M-201403-126-p1901

▲核電無所不在(攝於恆春半島某社區活動中心)。

反核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台灣呢?我們的食物輻射安全檢測標準不但沒有因福島核災而有所改進,甚至曾一度將予以放寬(原為衛生署的衛生福利部打算把銫134與銫137的限量標準從原本每公斤三百七十貝克改為六百貝克),我們的大眾媒體對福島核災的後續情況輕描淡寫或知而不報,卻對日本廉價航空來台拓展市場大肆宣傳,營造出「馬照跑、舞照跳」的太平盛世假象,加上日圓貶值,國人赴日旅遊人數於去年再創新高。

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對日本有著莫名好感嗎?所以我們很難接受日本對福島核災簡直束手無策;是因為我們覺得核災遠在天邊、與己無涉,所以渾然不覺核一、核二廠距離台北車站不過二十公里?二十公里正是福島核災的完全撤離區。

何其可悲又何其可嘆,福島成了吾人三省吾身的一面鏡子。由於福島,我們見識到核災的不可收拾,領悟到核能安全只是神話。「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反核旗四處飄揚,彷彿我們已經參與了歷史。

不, 我們應該一起創造歷史。

主婦聯盟基金會投入反核運動已經超過了二十五年,當初的口號是「只要孩子、不要核子」。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口號已經可以改為「只要孫子、不要核子」。

挫折沒有、意志卻越來越高昂,因為福島的例子,讓我們更清楚一路以來堅持反核、廢核是義無反顧、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

以食物輻射相關議題來說,主婦聯盟基金會從福島核災之後就一直持續監督。二○一二年七月,得知衛生署(現在的衛生福利部)打算放寬標準,我們立即結合其他民間團體及跨藍綠民意代表展開阻擋行動,三個月後促使該署中止此項草案。同年十月,在不斷要求食品輻射資訊公開行動的壓力下,衛福單位終於開始於每週公佈的檢測結果中加入「檢出件數、輻射檢出種類及數值」等項目(註1)。

M-201403-126-p1902

▲台東都蘭反核小屋壁畫。

三○八反核大遊行,請行動

此外,二○一三年一月十九日主婦聯盟基金會台南分會正式成立後,隨即於二月展開「希望之島為愛反核」的活動,於台南及高雄放映《希望之國》電影,同時也舉辦以親子為主的系列活動,包括反核插畫作品巡迴展,輻射地圖打卡教學及輻射食品上餐桌等講座(註2)。

當然,每一次的反核遊行,更是不容缺席。因為每一次的遊行,都是一次決心的宣示,也是一次民意的表達。

還記得去年的遊行,全台超過二十萬人上街,創下反核運動的高潮。有這麼多人上街,就代表運動成功了、任務圓滿了?恰恰相反。每年到了接近福島事件周年的日子,我告訴自己:「雖然一年下來已經做了這麼多相關的事,但我還是要上街。」

因為核災不在天邊而是近在眼前,而我更清楚知道,核災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從福島的慘痛教訓中,我們知道就算核災發生了,各方相關利益團體依然可以繼續說謊、繼續掩蓋、繼續玩弄。何其不幸,我們活在有核電的時代,又何其有幸,二十多年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

M-201403-126-p1903

▲反核旗(攝於主婦聯盟合作社新北市雙和站)

反核之路何其漫長,且讓我們繼續同行。讓我們畢其功於一役,在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年後的又一個甲午年,徹底的終結核四、徹底的將因戰爭而來的核電,驅離台灣。

「二○一四, 三○八反核大遊行」請關心!請參與!請行動!(作者: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非核小組志工、台東社員、曾擔任《綠主張》月刊主編)

備註

註1 〈食物輻射資訊公開化及公民教育〉

註2 〈為愛反核 不容忽視的媽媽力量〉

原刊登於2014年3月126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