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溝市集│回到生活的小村
2015-03-10・市集的相遇時光
文‧攝影/康椒媛
▲南九〇線旁的鄉間小路,路樹像是守護著家的路口。
市集資訊 http://togoartmuseum.blogspot.tw/
在台南後壁的土溝里,陽光像剛睡醒般普照著冬日的尾端。八十歲的農民張得三說這兩日的氣候算是回復正常了,回升的溫度讓田裡晚種的南瓜苗開始有了動力繼續竄藤。
下了水上交流道,接著台一線來到南靖,往南開向南九〇線,就進入了土溝里,房舍也隨著省道、市道、區道的盤結交錯、分道開朗,而漸次低矮,土角厝灰色的泥土邊角下,隱微的人影在菜園邊走動,不時好奇地看著經過的訪客,我一心想問的土溝市集在哪裡呢?親切接待的台南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蘇蓮香專案經理,她莞然一笑地說,就在這南九〇線上。
在這條主幹道上,一開始或在自己門前或借屋簷底下擺攤,農民市集及手創市集一直延伸到優雅農夫藝文特區前的空地,市集是一條街道的範圍。路口兩邊磚牆上,那朵綠光裡的扶桑花、張張生活身影的黑白照片,以「村是美術館」之姿,從二○一二年十二月開館的土溝農村美術館,同時推出「村之屋當代藝術展」,以民居為就地展場,打造「美術館是村」的概念。
▲土溝農村美術館辦公室位於民家之間,顯得獨特且自然。
以土溝協會作為窗口,以及附近由臺南藝術大學畢業學生成立的優雅農夫藝術部落、水牛設計部落共同討論、營運美術館,希望透過美術館將人潮帶來,回饋到農民身上,因此鼓勵農民在自家門前擺攤開始,平常日就是市集日,再來二○一四年十月起開辦一月一次的市集。
找回兒時的那條溪水
早在二○○二年,村裡的年輕人廖國雄、吳冠霖、蘇朝基、廖國良、張佳惠、黃坤益等六位核心人物,受到嘉義水上的塗溝社區啟發,想把整個農村組織架構起來,扎實做好,蘇朝基說:「我們是一個農村,沒有好山好水,只有種田的文化,因此在最平凡的地方,想把這基本的農業文化營造出來。」
▲透過「水水的夢」計畫,村民希望守護圍繞家邊的二輪中排。
他們一開始的心願是推廣農產品和挽救二輪中排(土溝埤),這條自然形成的溪水,農民何來慶回憶:「岸邊種了竹子,還沒用農藥的年代,魚、蛤 蜊、蝦仔、泥鰍……只要用網一撈,河裡都有,不用買。以前田裡隨便一撈都有魚,還有青蛙。」然而土溝沒有污水下水道,家用、養豬等廢水皆排入二輪中排,慢慢地變成了臭水溝。
▲社區營造以來,遊客變多,老人家們不好意思家門前不好看,種花、種菜更多了。
土溝協會提出的想法並不是以經濟開發為目標,而是回到原點,一種善念的培力、心的凝聚。隨著十年來的深耕,樸實守著田產,直到村民沒有人想再賣祖厝、賣了的人感到後悔。以前,蘇蓮香陪著父親蘇朝基找村民泡茶聊天,在六個聚落之間,把想要做的事慢慢聊出想法與認同,他們用自己的力量把土溝撐起來之後,蘇朝基說:「我們要延續,用什麼去延續?既然農產品和水溝沒辦法推動改變,至少十多年來營造的這些點、環境、還有我們人的心,呈現最好的一面,不只是面對外地人,我們是針對我們自己。」
▲一群學生合力幫忙搬到土溝的石雕藝術家侯加福所蓋的自然家屋。
人的聚落是農村的一部分,她總有足夠包容的空間等待、培養人們,「我們營造就是要讓這些年輕人在這裡有出路,找到他適合的工作,而且是沒有壓力的但有磨練,放自然一點,發揮心裡想要的,都可以在農村裡面,不一定要到都市和人擠,也會降低花費,支出減少,相對也不用一開始就要賺很多錢,可以慢慢調整、思考可以做什麼。」蘇朝基堅定地說,道道地地的、扎實的,慢慢深耕、慢慢播種;至於要由誰來採收?他認為社區營造原本就沒有邊際、止境、終點,只是不斷地蛻變。
▲南九〇線上,與剝龍眼殼的阿嬤們熱情聊了起來,她們關心你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巡田當作運動
▲張得三今天採收的南瓜一顆有4斤重,白蘿蔔一顆重3斤多,算大顆的。
二十四年次的農民張得三以前擔任過村幹事(今里幹事),如今已是伯公祖的土溝里之寶。張得三目前種有兩公頃水稻,曾種過哈密瓜,但因為村裡人力不夠、老化,採收、清洗、搬運……太多工。水稻可以代耕,他負責管理就好;轉作期就種南瓜,不過他說今年氣候不順,南瓜太晚吐藤(爬藤),不開花就拿它沒辦法了,但他的南瓜管理有方,所以收成很好。
「無地預算。」他說無法打算做到幾歲,目前身體還不錯,但是現在八十歲要做工作的,村內不到三個人,很有自信地說健康沒有訣竅,只要想著:身體是自己照顧的。巡田是他每天不懈的運動,一有時間就去,天亮巡到八、九點回來,兒子張佳惠在一旁說:「鄉下老人一天沒巡田三次,今天就不快樂了。」有時早中晚三餐巡田不夠,還兼點心、宵夜,一來是放心,辛苦的是,夜晚若下雨也要趕去放水,免得稻田被雨水覆沒。
談到選擇種南瓜和缺水期有關,有別於西邊可以使用來自烏山頭水庫的嘉南大圳北幹線水源,張得三稱這條水圳為有錢人的爸爸,分流過來土溝的水量微弱稀少,因此土溝用的是來自白河水庫「窮人的水源系統」,卻同樣沒有足夠的水給當地人用,一年二期各供灌十一天,其他得自己想辦法,更早時是使用頭前溪水,沒下雨這裡就沒水了,因此土溝一直是使用地下水源。
回到故鄉的好
▲何來慶的父親經營的振良碾米工廠至今還保 留著。
2002年土溝開始社區營造,何來慶一家正好從住了十三年的南非約翰尼斯堡回來,當時從事貿易,為了孩子讀書,回來家鄉改種田。左右鄰舍是一起成長的朋友,有共同的話題,但在國外長大的孩子有時還是聽不懂台語笑話的味道,用國語解釋也是沒辦法。
何來慶回憶從小也是幫農長大,種地瓜、拉地瓜藤、倒地瓜、刨地瓜籤、曬地瓜籤等,當時家家戶戶都養豬,父親的碾米廠也順勢兼做豬飼料,將地瓜籤、豆餅(榨油後的豆渣,一大塊三十公斤)、 番薯、買整桶的歐羅肥混拌。現在自有六分半、四分租地上種南瓜、長條型的甜美人西瓜,因為南瓜田的雜草多,才開始種西瓜,最大的重達八斤,一般五、六斤。
一路來遇到身為農民的辛苦、卑微,太太林淑惠深感:「做農不是在做賺錢的,是在做身體健康。」也只有賺到自己的健康而已。她們家正好是在南 90 線的中間,幾乎每個人都會經過向她問路,就像村子的導覽員;2014年10月開始在自家門口前擺攤,種三、四個月的高麗菜一顆十塊錢,她不在門口時,客人會自己拿菜放錢,有的買多要算便宜給客人,客人說不用,妳很辛苦!這些互動讓她們開始感受到有人挺的感動!感謝土溝協會十多年來的努力,讓年輕人進來、回來,她說:「土溝在成長,也是村民的榮耀。」
種植信念
▲蘇朝基自家後方的自然農法小菜園,吃自家種的米、菜,太太鐘寶卿很自信地說非常好吃。
蘇朝基2006年開始投入自然農法,是一個機緣。當時林明華推廣波動農業,因而接觸到透過自 然的能量波(遠紅外線)種植作物的理念,運用能量波產生好的共鳴共振,藉此來分解有機肥至奈米狀態,吸收全營養,這時散發出來的就是「到味」。目前蘇朝基一家種菜、蓮霧2分、 蓮子1.8公頃(生產蓮藕粉)、稻米0.3公頃,也將附近的地長期租下,推廣友善種植。
注重自然的他,就連「樹種在盆栽」這件事,都會思考應該種在土裡,認為凡事應本持自然。 回頭想一想社區營造的本質,也應該是從真正能自然地提供豐富營養的食物開始,而不是營 造出虛有外表的空殼。推動是不易的,但他從自己開始,向村內推動無毒的友善耕作,從減少污染、增加健康開始。
蘇朝基說,以前老人家會算遊覽車這個月來幾台,現在魚貫的人潮 反而讓他們煩惱,孩子回來車子停哪裡?這些點滴的努力,也在村內老人的臉上找回更多笑容,對地方產生了信心,不再是不知道什麼時後會走的落寞,也有人把退休的計畫更改為回到出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