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中的未來
2015-01-07・農村文化的微光
文‧攝影/李宜真
在仰光,隨處可見販賣在地蔬菜的小販。不過這一攤是賣草藥的,老闆不會講英文,我不會講緬甸語,所以除了蘆薈外,其他都不認識。
2011年,內在不斷湧現的,對於台灣狹隘經濟選項感到困惑的意念,終究帶領我來到英國的舒馬克學院(Schumacher College)學習轉型經濟(Economics-for-Transition)。課程內容主要是學習為永續地球所設計的經濟學新選項;從蓋婭假說(備註1)、深層生態學(備註2)、永續的三重底線(備註3)、生態經濟、綠色總體經濟到實踐層面的新商業組織模式、轉型城鎮運動(備註4)與藍色經濟(備註5),包羅萬象,跨領域學科的交會與學習無所不在。我漸漸瞭解,原來台灣還可以有這麼多的選擇,只是我們並未同步於世界的新興思潮中。藉由這個專欄的機會,我想和大家就「轉變中的未來」為題共同深入理解與論述,並連結國內外的案例,一起激盪出永續生活在台灣的可能選項。
失控的進步該如何收拾
台灣地小人稠,兩三百年來的移民歷史反映出先民彈性應變、胼手胝足與人定勝天的硬頸性格;中小企業林立,人人想當老闆。移民的心態起初並未把台灣當成永久的家園,因此到處充斥著短視近利的現象:建築物求實用、和諧美感其次,食物求價廉、來源作法其次,道路求便利、環境破壞其次。反映在我們的心理,集體意識充滿了催急趕與對金錢匱乏的恐懼。
更細緻地,我們可以一起透過肯恩˙威爾柏(Ken Wilburt),這位美國當代心理哲學家所發展出的整合理論(Integral Theory),提出四個象限(Four Quadrants) 的架構來檢視我們繁雜且多變的內外在需求。例如:在「個人/內在」層次想得到安全與價值感,在「個人/外在」層次我們想要能夠自由使用的金錢與房子,在「群體/外在」層次想要清潔的空氣與國家的健保福利,在「群體/內在」層次想要活出台灣人群體價值的認同感。
▲在佛塔之都蒲甘,泥土路的兩旁都是以在地竹材搭建的屋舍,人在荒涼平坦炎熱的大地上與之共生息。
四個象限的架構讓我們更完整檢視自心的變化,但更重要的是跳脫自身的邊界,進入群體和諧的共同願景。只是,在「和諧永續」的光譜上,林林總總涵蓋的面向幾乎無所不包,新的現象與名詞如同七彩霓虹燈般不斷閃爍,我們是否能看進其本質的關鍵?如果表相上,永續的追尋與經濟生計衝突了,它還會是我們真心想要的生活樣貌嗎?如果永續似乎是我們共同的想望,為何現實卻非如此運作?我們是否能看進生命對於四個象限優先順序排列的自利短視,以及意識上陷入經濟必須不斷成長(自身財富必須不斷累積)的迷思?
隆納˙萊特(Ronald Wright)在《失控的進步: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書中提到:「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是生存;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則是進步過了頭。」在二○一五年的今天,地球被強分成兩三百個國家地區,每個國家都想拼經濟,不只為了獲得選票,更擔憂如果不消費與儲蓄,資本家就無法賺錢;資本家無法賺錢,就業率與所得就無法提升,民眾就更無法消費與儲蓄,全國因此衰退破敗。同理,可以把關鍵字換成:若我們不通過服務貿易協議/不爭取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我們的經濟成長就會減退,就業率因而下降,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無法消費與儲蓄,最終國家被邊緣化,沒有前途。
沒有人不在乎自己的生活環境,但更多人擔心的是沒有工作、沒有錢。雖然二○一二年《天下雜誌》調查顯示,家庭生活以及身體健康是幸福感指數的關鍵面向。二○○八年看守世界研究中心調查的七十幾個國家中,當人均GDP超過一萬美金時,額外增加的幸福感便與GDP脫勾(關係曲線呈現停滯)(備註6)。台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公布的二○一三年名目人均GDP已達兩萬多美金,世界排名三十八,經過物價指數調整(PPP,台灣相對物價較低)後實質人均GDP更躍升至世界排名二十一。
回歸自然,是轉化的關鍵
GDP不斷增長,我們卻越來越不快樂,為什麼?首先,大部分增長的GDP並未重新分配到工作者身上,仍是回到資本家,再者物價逐年上漲、薪資停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加以此時對於生命自我價值的認同若仍停留在物質的面向(無法看見額外增加的金錢效用其實不大)時,真正能帶給我們幸福的家庭生活卻崩離、身體健康卻亮起紅燈,我們怎能快樂?怎能不怨天尤人?當我們能真正脫離物質層次的視角時,就會清楚看見被聯合國的氣候變遷風險指標列名世界第二高風險的台灣,若繼續依照現有的生活方式, 生態足跡需要三十至三十二個台灣來支應!(備註7)
▲往萊因湖的路旁,孩子下課後正在趕水牛入水洗澡,想著母親童年的生活是否也是如此呢?
其實我們不是不知道,但我們需要一個從裡到外的大轉化!
喬安娜˙梅西(Joanna Macy),這位我所尊敬的美國生態哲學家,在她的著作《回歸生命:讓我們與自己的生命和世界重新連接的方法》(備註8)中給了我這樣的啟示:在探討永續議題前,若我們無法轉化頭腦理解的靈性層次認知與世界觀(備註9),真正從經濟成長的單一思維進入到永續社會的多面向思考,將無法真正探討永續,所談的都將是空話。而這個轉化的關鍵在於,我們與自然的互動與連結。到主婦聯盟合作社參與共同購買,許多人原本追求的只是自己與家人的身體健康,但更深入的看,我們追求的其實是對台灣,甚至是對地球的疼惜。
問自己,
我是否願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被消費與物質主義牽動?
我是否願意看見自己內在恐懼貧困的真相?
我是否知道地球是構成我一切的起點?
我是否知道毒進毒出的後果,
我所丟的垃圾還是會回到我的體內?
我是否瞭解現在的市場價格
不是我們真正付出的成本?
我是否知道方便不是真的方便,
解決它不是享受它?
我是否知道若社會上還有人在受苦,
我也不會真正高興起來?
我是否願意看見新的選項?
永續,一定得從回歸自然開始。
備註
1 蓋婭假說由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一九七二年提出。簡單地說,是指在生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下,使地球適合生命持續生存與發展。
2 深層生態學一詞由挪威哲學家阿恩‧內斯(Arne Næss)在一九七三年提出,以非人類為中心的角度,重新看待世上所有生物的價值,打破長久以來人類對生命的價值觀。
3 永續的三重底線為不以營利為唯一的目的,而兼顧環境與社會目的。
4 轉型城鎮運動從二〇〇六年英國小鎮托特尼斯(Totnes)開始, 回應高峰石油危機與氣候變遷, 迄今已經有一千一百三十個城鎮加入,遍布四十三個國家。
5 藍色經濟由剛特‧鮑利(Gunter Pauli)提出, 指的是一種創新的經濟模式能夠讓社會與自然界永續發展。
6 Tim Jackson(2009)。《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朱道凱譯台北:早安財經文化。頁73。
7 李永展。〈超荷的台灣生態足跡!〉。http://e-info.org.tw/node/1101( 瀏覽日期:2014.12.18)。
8 Joanna Macy. 2009. Coming Back to Life : Practices to Reconnect Our Lives, Our World. Gabriola Island, 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 15-24.
9 世界觀指的是人類對於萬事萬物的價值觀與看法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