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的寶藏

2016-09-08・我們的地區營運

文/吳梅相·現任第五屆理事 攝影/鄭涵睿提供

▲2009 年7 月23 日,鄭涵睿(右二)與友人試吃林碧霞博士(右三)自製的低硝酸鹽泡菜,同時進行市售泡菜口味調查。當蔬菜硝酸鹽含量高,透過醃漬發酵更容易產生亞硝酸鹽,長期攝取有致癌風險。於是她動手嘗試做酵母菌、乳酸菌,實驗主婦聯盟合作社的高麗菜,希望透過推廣製作低硝酸鹽泡菜,重新認識硝酸鹽的問題。

2015年9月,忐忑不安地走進臺大醫院,鄭正勇教授守在加護病房外。此刻,林碧霞博士用身上僅有的一點力氣示意:她知道我來看她了。那是我們的最後ㄧ面,相隔一年,心裡依舊不勝唏噓。

面對鄭老師,也許有人因害怕或敬畏而不敢親近,但我知道他是個非常「軟心肝」的性情中人,碧霞博士更是溫柔體貼,在他們面前,可以放心地開玩笑、沒有禁忌地談心或聊各種話題。前幾年,因為自己身體出了狀況,與碧霞博士有了更頻繁的接觸,忘不了2012年,與他們夫妻倆在228和平公園的午后約會,聽她娓娓道來生病的可能原因,以及面對生命課題的療程,她的聲音總是輕輕柔柔,語調不疾不徐,柔和地像在訴說別人的故事,也ㄧ再叮嚀著我,要注意身體修復及運動的重要。

關心的一扇窗

提及延遲就醫的原因,我一直相信這與碧霞博士待人體貼、為人厚道以及對事認真負責的人格特質有關。當我聯絡到與她在橘子工坊共事十幾年、如同家人的夥伴陳淑敏時,一談起碧霞博士,仍然清楚聽見電話另一端傳來的惋惜與哽咽,一直很遺憾在她需要時,未能好好的陪伴,分擔她的壓力。陳淑敏憶起碧霞博士初接公司總經理時,認真研讀了許多管理書籍,同時非常投入工作,對待員工客氣、溫暖,鮮少生氣,不只關心他們的工作,心思細膩的她更關懷對方的家庭生活,所以員工的向心力很強。有一次陳淑敏與家人因為錢而有些不愉快,碧霞博士約她一起吃午餐,了解原因後,輕輕地點醒她:「若是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問題。」頓時讓她豁然開朗,有了碧霞博士隨時的提點,這些珍貴意見成了她日後為人處事的法寶。

猶記得在主婦聯盟合作社第二屆理事會時期,面對社員代表與理事會之間,討論與決議事情有時會因觀點不同、對程序或法規有所疑慮,造成了紛擾,冗長的過程須花費很多時間、智慧與修養才能化解,碧霞博士是我經常請教的對象,她總能將複雜的問題分析後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並讓事情圓滿解決,這在當時尚不成熟的合作社組織裡誠屬不易,也是我一直對她心懷感激與佩服之處。一向扮演天使角色、為大家分憂解勞的碧霞博士,卻不將自己的煩惱釋出,這樣貼心與不麻煩別人的個性,也是我認為造成她生病的主因。

生命的顧問

碧霞博士的家有一張裝滿故事的餐桌,有人曾在這裡輕鬆聊著生活點滴,有人在這裡完成了理想與抱負,這個家的男主人與女主人滿足了他們的種種提問。重讀一遍《綠主張》月刊「生命的沃土」單元,回味著碧霞博士帶給大家的感動─同期夥伴們懷念她帶起臺灣的綠色消費,提升本土農業、扶持小農,讓平凡的農夫不再只是農夫,看見自己生命的價值;生產者們感念她用平易的口吻詮釋專業的知識,慢慢地帶領學習與改進,以亦師亦友的情誼陪伴、指導;更多與博士相識的人,無不將她視為永遠的老師、貼心的朋友。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她在兒子鄭涵睿與同學許偉哲、廖怡雯共同創立綠藤生機時的提醒:「如果我是芽菜,我希望被怎麼對待? 」一句簡單的話語,道盡了她一生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真情寫照。這些年來,碧霞博士並未因為生病而停止研究與工作,對農友依然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隨時電話待機的「顧問」, 同時接下許多演講、寫書,我想她一定迫不及待希望將自己ㄧ生的研究成果分享給願意學習的人。

回想以前碰到碧霞博士,不捨她的過度勞累,問起身體狀況時,她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句:「還好啦!不要擔心。」臉上極少透露生病的痕跡,沒聽過她喊ㄧ聲痛或露出ㄧ點愁容,朋友到訪依然安慰大家自己很好。一年了,她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用生命留下了光與熱,溫柔而堅定的意志更帶給我們無限思念與敬重。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