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的力量:關新站主委江恆溶
2016-09-08・社內大小事
文/歐陽惠如·新竹分社編輯委員會委員 攝影/葉文煌
▲2015 年11 月28 日, 新竹分社舉辦「美好生活─ 2015 共好同樂會」,新竹分社各站所、地區營運委員會全員出動。由左至右為關新站社員黃菁瑜、陳伊貞、社友陳馨如、林玲玲、江恆溶。
搭乘臺灣鐵路內灣線抵達新莊站,放眼望去高樓林立,這裡是新竹市關埔重劃區,住戶多是附近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員工,家庭型態屬小家庭,由於工作離鄉背井搬遷進來,好似一個小型移民村。
社員江恆溶也是如此,臺北出生長大的她,成功大學會計系畢業後進入新竹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工作,3年的工作生涯,每天追趕著財會報表的進度,不時出差大陸,加班是家常便飯。婚後她覺察到,若要生孩子就不能再過這樣的生活,在先生的支持下,她辭去工作,專心準備生小孩。
勇於承擔的堅持
為了女兒學習製作副食品,關注食安問題的江恆溶在2012年加入主婦聯盟合作社,半年後從「東區關新班」班長陳霓手上接下班長一職,除了班務處理,也籌辦產品教育課程,「之後新竹分社組織課找我討論經營地區營運與推動成立站所,起初我完全不懂,到處問才發現地區營運事務好多,其實我一度想退縮,但班員都願意支持、參與分工,所以才能繼續。」
不同於其他站所,關新站是由班慢慢醞釀、發芽而來,也是新竹分社第一個由社員自主發起、籌備的站所。江恆溶與地區營運夥伴一路協尋站所場址、討論空間功能與規劃、籌辦開幕茶會,舉辦多場產品教作、生產者面對面及生產者之旅等活動。2015年11月9日關新站熱鬧開站,她與地區營運夥伴的積極,成就了今天的關新站。
回想開站前半年,江恆溶常注意社區內的租屋訊息,看了十幾個地點。考量社員的共同育兒需求,站所二樓空間規劃教室、開放式廚房,還有一間約十坪的獨立兒童遊戲室,讓上課的父母們能安心學習與交流。新竹分社組織課課長黃淑惠談到,「合作社成立站所不只是開一個店,希望能成為社區的生活中心,當初在籌設關新站時,地區營運夥伴就很清楚地理解到這一點,所以對社務空間的經營與管理是積極且有期望的。」
至今新入社社員人數已超過3、400人,但參與地區營運的意願不高,這也是每個站所面臨的問題。江恆溶不心急,「每個人支持的方式不同,或許社員現在不能理解地區營運與社員參與的重要性,因為這是要付出的,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但認同共同購買就是種支持,就是力量。」她期待,只要社員願意參與地區營運的活動,慢慢接觸而瞭解地區營運事務,提供意見與想法,不一定要做事,等時機到了自然就會投入。
▲2015 年11 月28 日,「美好生活─ 2015 共好同樂會」中,關新站協助喜願共和國咱糧學堂的強納森行動號產品教作及產品擺攤。
只想做對的事
地區營運委員會屬於社員事務, 由有心參與的社員自主討論、決議地區事務,與站所負責業務經營分屬兩大區塊。關新站門口有個約20坪大小的廣場,屬於社務使用空間,屢因臨時停車、進倒車而有安全死角,在沒有多餘人力看顧下,幼童及行人安全堪慮,地區營運委員會經多次討論,2016年3月決議:除站所菜車進貨及特殊需求者,站前廣場禁止停車。無法停車造成社員不便,部分社員質疑為何由少數人決定;站務人員承受著抱怨的壓力,也擔憂影響社員利用意願,造成經營不易。反對的聲浪直接撲向地區營運委員會,「我們必須讓社員知道合作社不一樣的地方,不能只從消費層面教育社員,利用方便與安全的衝突,我們選擇了安全。」江恆溶表示,合作社最可貴的地方,在於提供社員實踐民主參與的場域,面對歧異,可以透過會議發表意見、充分討論,最終尊重會議決議。以往地區營運委員是熱心的志工,有意願就得以參與,2016年11月即將選出第一屆區營運委員,「這些委員是被地區社員所選舉出來的,具有法定身分,對社員是有責任的,不是想走就走,更需要獲得社員與站務人員的尊重與支持。」
理解站務肩負著經營壓力,地區營運夥伴希望能共同討論出配套措施,使社員服務更加圓滿。這次事件,也促使黃淑惠思考,「當社員端已經如此積極自主,若由她們來擔任站務經營,是不是可行?是不是能讓地區營運的想法跟業務面更為融合? 」這或許可以成為聘用站務人員的考量方向。
同樣身為養育幼兒的母親,江恆溶在親子聚會中結識現任關新里里長黃雅卿,在里長選舉的過程中,看到她以素人身分參選,沒有花俏喧擾的宣傳,默默地站在街頭傳遞理念,基於認同她提出的友善親子社區願景, 2016年年底共同發起籌組新竹市關新人文發展協會,並擔任總幹事一職。雖然才成立不久,已舉辦寒冬送暖到尖石國小、社區聖誕夜活動等等,關懷在地孩童。
▲2016 年5 月,關新人文發展協會舉辦新竹北埔生態導覽活動,吸引二百多位社區民眾參加。
沒有強出頭的個性,想著的只是把事情做好,因為想讓社會更美好,江恆溶在團體裡總是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地區營運夥伴游荃如描述,「有次主委閃到腰,活動照舊舉辦,結束後看到她硬撐著收拾場地,我們趕緊上前幫忙,她有著堅持與韌性,看到她這樣努力,我們就更願意投入。」
無償的公共參與占去許多家庭時間,多工的生活有時也會感到疲累,江恆溶勇敢承擔,「我不會計較做事情有沒有回饋,對的事情就會想去支持。」
▲鄰近關新站的關新公園,江恆溶的女兒與玩伴自由在探索,這裡是社區媽媽們帶著孩子奔跑玩樂的好處所。(攝影/歐陽惠如)
放手的試煉
看著女兒在公園裡爬樹、在草地上奔跑,「只要不要做壞事,就讓她自由發展。」江恆溶對孩子的耐心,來自高度的自覺,「當爸媽之後,不能再用以前的壞脾氣帶孩子,應該要跟孩子一起成長。」在先生的提點下,三十歲時她重新思考與他人間的溝通方式,認清爭執無法達到想要的結果,只會兩敗俱傷,她開始收斂自己的脾氣,學習讓討論回歸理智,也實踐在與孩子的互動上。「不要因為孩子的任性而牽動自己的情緒,孩子會看到妳也是好好說,展現出正確的回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