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暖化超越「攝氏1.5度」 生活實踐 一起共尋出路

2024-12-17・合作社蔬果耗損總體檢

文/吳碧霜執行長‧許量然專員 照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西元2024年已經邁入尾聲,2015年COP21通過的巴黎協定,努力讓全球不升溫超過1.5℃的目標,看似即將幻滅。許多專家預測2024年的氣溫將高於2023 年,若我們不立即行動,「每年都是最熱的一年」這句話會在未來不停地出現。

基金會長期推動農食與能源議題,也呼應氣候變遷下的生存危機與問題意識,以生活者、消費者及城市綠色公民的社會位置,打造綠色飲食生活圈,運用公民電廠能源轉型運動的行動策略,拿回食物與能源主權。面對目前的氣候危急時刻,邀請更多社員跟我們一起關心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議題,以下是基金會今年所做的努力,我們用積極行動,共同關心未來的生活。
 

連結夥伴 打造綠色飲食生活圈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農村人口外流且集中在六都,農業生產如何穩定供應?台灣自2019年宣布為「地方創生元年」,全台各地孵育許多地方創生團隊,五成以上團隊與食農產業有關。我們認為,消費者有意識的選擇,支持農村發展,一起共創共好,才能化解氣候變遷、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種種糧食問題。

2024上半年,我們辦理了二場「飲食文化 X 地方創生」跨域對話公眾論壇,以生態圈中各樣元素的交流對話,詮釋飲食文化與地方創生的未來推動趨勢。分別從「連接食農永續與產銷之間的協作對話」與「在地食材與地方創生節點的跨域激發」主題,討論教育力、社區力與企業力的在地行動實踐,透過食材應用與在地美學的融合,強化現在飲食文化的內涵,找出地方創生推動可以連結的節點,豐富地方創生團隊的行動連結網絡。
 
公眾論壇中,合作社理事主席彭桂枝從女力實踐分享「農普知識建構與合作社經濟」。
2024下半年延續2023年食農教育示範點計畫,進行北中南東五場次的「建構在地綠食圈」食農教育提案徵選工作坊。一方面邀請食農教育趨勢達人分享,一方面也蒐集在地議題,對各地的綠色飲食生活圈的開展,找到更多切合在地的合作議題及治理調適的各項可能性。
 
從2023年到今年,基金會共舉辦三場論壇,回應台灣未來永續飲食與地方創生解方。
●我們的下一步?
養成味覺公民,實踐永續飲食行動
對台灣食材的理解,承載了台灣的四季更迭與在地風土的情感記憶,積極推動味覺教育,建立台灣飲食文化自信,促進綠色公平產消等公民行動。提升運用在地食材的素養,再現氣候、環境、生活交織的豐厚台灣味。

強化與地方創生團隊合作 發展在地永續農產業
我們希望強化地方創生團隊對食農與能源議題的了解,融合創生行動,形成在地解方。藉由飲食文化議題影響消費端、餐廳端與可能的節點,讓食農議題可以有更綿密的溝通網絡,並累積政策倡議能量。
 

投入地方調查 推動淨零公正轉型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我們的食物與能源高度依賴進口,若能提升自給率,將有助於降低糧食與能源風險。我們認為,在這樣的前提下重新檢視漁電共生政策在糧食生產區所發生的社會、養殖排擠、空間使用等衝突問題,是必要進行的工作。

為了理解養殖漁民與地方居民在漁電共生政策下所遭遇的困境,上半年我們走訪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跟養殖漁民、地方環境工作者進行十場深度訪談、三場焦點座談會,也辦理了一場台日交流國際論壇。從養殖業者的角度,我們了解到,漁電共生方案推動,必須由養殖業者以養殖需求為出發,結合生產需要與作業習慣設計案場,才能實現以農漁產業生產者為主體的再生能源加值。

●我們的下一步?
推動農漁業生產者的社會調查,促成農漁業生產者為主體的經濟模式
以「農漁業生產者為主」,我們將持續推動相關的社會調查與研究,並且擴大與社會各界對話,落實「糧食與能源自主」、將利益回歸給生產者的倡議工作。
 
檢視漁電共生政策在糧食生產區所發生的各種衝突,是必要進行的工作。

推動屋頂光電 讓建物降溫兼發電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屋頂光電可以減少地面型光電的壓力、提高城市能源自給率
同樣要在建物上裝光電,若在起造、修建時一起蓋好,會更容易設計及減少施工成本。2023年底我們成功倡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未來新建物將加裝光電,不但讓城市的屋頂可以發綠電,更可以讓頂樓降溫。

目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僅要求至1,000平方公尺以上建物才需要在新、增、改建時加裝光電,但多數的屋頂卻小於此面積,因此我們不斷透過參與研商會、與友團共同提出聲明等方式,持續要求政府更普及新建物加裝光電。

●我們的下一步?
持續倡議,擴大政策適用範圍
要求下修面積至300平方公尺,以符合更多都會區居民的生活空間。
 

Youtube/Podcast 多元推廣環境教育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生活實踐家年輕化品牌意象 開啟與大眾的另一個溝通大門
近年主婦聯盟致力推動「生活實踐家」的年輕化品牌意象,強調透過每一個人有意識的參與,落實低碳生活,共同減少生活中的碳足跡。今年除了結合「簡單新生活52個行動提案」推動環境教育,也透過YT與Podcast規劃製播,邀請各領域社群分享與環境議題連結的推動樣態,讓食農與能源議題可以擴展成更多樣的社會行動。
 
透過Podcast,讓食農與能源議題可以擴展成更多樣的社會行動。



▶立刻收聽/看  主婦聯盟生活實踐家

YouTube  Podcast


▶如果你願意進一步支持,歡迎加入基金會成為生活實踐家!
點我加入



(首圖圖說:「飲食文化×地方創生」跨域對話公眾論壇,找出地方創生的連結點,豐富地方創生的行動網絡。)


文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