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水果栽培如何面對歹年冬?
2022-07-11・夏日水果真滋味
文•攝影/王玟喬•產品部農產課開發專員
從五月開始,各式各樣的夏季水果陸續採收,但收到各地農友陸續回報今年的產地狀況,大家逐漸眉頭深鎖,開心不起來,看來今年又是所謂的「歹年冬」。台灣的梅雨季及颱風季節本就多雨,氣候變化不定,讓夏季採收的水果如西瓜、荔枝、鳳梨等等都面臨豪雨的威脅,造成水傷影響品質,甚至無法採收、產季提前結束等問題。而越來越嚴重的極端氣候,也讓夏季水果的種植面臨更多挑戰。春雨本該是細雨綿綿,但今年入春異常的連日間歇性大雨伴隨寒流的低溫,導致芒果、荔枝、紅肉李開花都受到影響,沒有正常開花何來的果,果然三月關心屏東、台南的芒果農友時,四位農友中就有兩位告知今年的芒果著果率只剩一成甚至為零。緊接著高雄的荔枝農友也告知,因為花期連續降雨將導致荔枝花無法正常授粉,著果率只剩下約三成。而去年(2021)全台久旱,也造成芒果、紅肉李等水分不足、果實較小,沒了雨水的灌洗及降溫也導致田間的蟲害,如薊馬類等害蟲大爆發,芒果花被薊馬啃咬影響結果率,水果外皮也被害蟲啃咬,而果實太小,外觀太醜,都會影響水果在市場上的接受度。
應對氣候變遷 設施栽培、品種選育找出路
面對氣候變遷,提升農業技術是眼前的當務之急,農友開始使用不同以往的栽種方式,來防範氣候變化對生產的影響,發展設施栽培、選育抗逆境品種等新的農業技術已是必然。例如,蔬菜溫室栽培已行之多年,但搭建溫室事前投注的成本較高,農產品的價格和產量容易浮動,加上許多水果屬於一年一收,較無法保證農民收益,且國內農家多以小農散戶為主,許多水果農友對於溫室栽培尚在觀望中。由於本社的收購價不會像市場浮動頻率那麼高,因此設施栽培也漸漸被部分水果農友接受,開始用於合適的水果種類,例如非常怕濕度太高的葡萄夏果、夏季小番茄等等。
目前本社四位葡萄農友中,已有三位搭建部分溫室栽培巨峰葡萄,除了能避免大雨以降低果園濕度、減低病害外,也能阻隔部分蟲害,進一步減少農藥施用。但溫室栽培目前多用在藤蔓類的水果作物及地勢相對平坦的地區,如葡萄、甜瓜類作物、小番茄,並非所有水果及地形都適合。
產期調節緩解供消失衡問題
此外,因夏季往往有暴雨、蟲害嚴重或是熱障礙的問題,也有部分農友會使用點燈的方式做產季的調節,如紅龍果、百香果等,來避開雨季、分散生產風險,也能解決夏季產量過度集中、供銷失衡、食物浪費及蔬果價格崩盤,影響農民生計等問題。而近年荔枝的田間研究也發現,適時給予田區夜間燈照,中斷荔枝細蛾的交配產卵活動,能有效降低病蟲害密度,緩解因為氣候升溫導致蟲害爆增得施用更多農藥的問題。還有像是由台灣農試所雜交選育研發的熱帶水蜜桃品種台農四號「紅玉」,可在低海拔的溫度中種植。這些新的農業技術發展,希望能夠因應氣候變遷,讓台灣本土多樣性的水果得以永續生產。堅持本土 尋求安全與永續的平衡點
大家對合作社架上的水果或許會有兩個疑問,第一,為什麼我們不像市面上的有機食品店,總是能買到有機蘋果、奇異果、藍莓、櫻桃等進口水果?第二,為什麼合作社部分水果品項只能供應農好級(原健康級更名)或安全級?解答其一就是,合作社成立20 年來,始終希望透過提供本土的農產品,支持台灣農業發展,至今蔬果進貨原則仍然堅持此初衷。
其二,由於台灣的氣候屬於亞熱帶,病蟲害多,部分水果品項例如蘋果、水蜜桃、奇異果、甜柿等等,在較高海拔的地區才能生長,生產的時間和產量有限,因此無法常態供應。再加上許多水果一年一生,台灣的氣候條件下即便使用農藥栽培,也無法完全避免病蟲害,若貿然鼓勵農友轉種有機或完全無農藥方式栽培「所有」水果品項,可能會面臨果樹產量低落甚至是死亡,嚴重影響農民生計。因此我們希望在本土農業能夠永續發展的前提下,持續供應社員減農藥的農產品,在生產端和消費端之間取得平衡。
台灣的農業技術發展能否克服因氣候變遷而導致的生產問題?目前還沒有答案。大家是否做好面對氣候變遷,某些蔬果品項在架上可能會慢慢消失的心理準備呢?希望社員共同思考一條能夠讓蔬果產銷永續發展的路,找到屬於合作社自己的方向。
(首圖圖說:受氣候影響,今年荔枝著果率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