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人生五十載──劉春長的蘋果情緣
2017-11-13・產品故事
文/吳蕙芬.企畫部經理 攝影/許秀嬌
▲劉春長騎摩托車來接應我們,在蘋果園區間移動,輕巧的摩托車是山上最佳的交通工具。
這幾年,產品開發部農產專員努力地尋訪合作農友,二○一六年開始與南投大禹嶺果農劉春長接洽,也開啟了第一次的合作。可惜去年氣候異常,大禹嶺一帶遭受冰雹與颱風侵襲,導致嚴重落果,整體產量損失達五十%以上,劉春長的蜜蘋果只短暫地出現在站所,然而其清甜風味已在社員心底留下印象。
數一數二的高海拔蘋果園
走入果園,迎面而來的是結實纍纍的蘋果園與厚實的草皮,園區採草生栽培,已經將近十年不使用除草劑了,踩在天然的草毯上,十分舒服!劉大哥的蘋果園位於海拔二千五百五十公尺的大禹嶺山區,可說是台灣海拔數一數二高的蘋果園。園區面積約一.二七公頃,主要種植的品種為「北斗」,其次為「惠」、「青龍」蘋果。問及劉大哥當初轉做減農藥的契機,他說:「減農藥栽培蘋果很不好做啊!但這是一定要做的趨勢,雖然多少會影響收成,還是要持續進步才有理想。」除了以草生栽培涵養水土,園區內還配合國家造林政策種植一千九百多株銀杏,為了園區的水土保持更加良好,他還種植金針, 金針根系能厚植土壤中,有防止坍方及減少雨水沖刷土壤流失的功用。園區的灌溉水源來自於合歡山系,水質良好清澈,也因為地勢很高,水源受汙染的風險相對較低。
▲ 劉春長的蘋果不套袋,日照充足,表面有自然形成的果蠟,可連皮食用。
悉心呵護得來不易的果實
劉春長出生在南投縣埔里鎮,十三歲小學剛畢業,就跟隨父母到梨山種植水蜜桃、高接梨等溫帶水果。初期在梨山種植水蜜桃,以多年的工作經驗及樂觀好學的態度,紮實地學習了嫁接、剪枝、疏果的技術。劉春長今年六十五歲, 溫帶水果的種植經歷已逾五十載,一九八○年與太太結婚、生子後,輾轉找到現在的大禹嶺園區。大禹嶺雨量比梨山多,栽培蘋果的難度比梨山地區更高;但也因為大禹嶺海拔比梨山高,日夜溫差大,所以蘋果甜度高、更清脆,結蜜的機率也大,成就了大禹嶺蘋果優於其他區域的口感。
▲ 這株蘋果樹上嫁接了三個品種:青龍、北斗、紅惠。
劉春長承租林務局的園區,轉而種植蘋果並逐年進行品種改良。經過二十年的努力,對蘋果的照顧與種植技術如數家珍。他說:「蘋果本身很難照顧,又十分怕雨,雨水一多就容易得黑心病、花腐病,所以梅雨季節是一年之中最辛苦的時期! 」為了顧及園區的生態環境,他減少使用農藥,能不用就盡量不用,同時搭配波爾多液與生物防治法預防蟲害。
採收是另一個辛苦的時期。注重品質的劉大哥堅持人工篩選分級,用手指輕彈每一顆果實,從聲音判斷蘋果的品質,能通過劉春長嚴格品檢的蘋果,才會進入合作社讓社員利用。在每一顆蘋果的背後,原來有這麼多的投入與用心。
一試訂終生的蘋果情緣
既然蘋果這麼難種又厚工,為什麼當初想種蘋果呢?劉大哥笑笑著說:「因為蘋果很好吃! 」劉春長去年娶了媳婦,媳婦家住台北淡水,來大禹嶺參加營隊時無意間吃到劉春長的蘋果,從此愛上了台灣蘋果的風味,也與劉春長的兒子劉進源相戀,「我可能是第一個因為種的蘋果太好吃而娶到媳婦的果農吧! 」這一段因蘋果而牽成的姻緣,不僅讓兒子夫婦倆能在山上繼續幫忙,也讓蘋果園有永續經營的可能,五十年的栽種經驗可望傳承。
面對近年的異常氣候,不論是歉收或豐收,劉春長抱持豁達的態度看待,「農友本來就是看天吃飯,就看老天爺願意給多給少而已。」回首來時路,劉春長非常感謝當初帶他上山學習種植高山水果的父母,因為他們,才有如今五十載的蘋果人生與和樂家庭,期許兒子夫婦倆未來接棒,能持續以友善生態的栽培方式守護山林,守護這片酸甜喜樂的蘋果園。
▲蘋果園裡的劉春長夫婦。今年的蘋果結實纍纍,他們稱為「大收」(台語)而不講豐收,以避開「風收」的諧音。
2017 本土蜜蘋果禮盒預訂
🍎預訂期間站所 11/13(一)~ 12/02(六)
班個配 11/13(一)~ 12/01(五)
🍎取貨期間
11/22(三)起,依實際採收時間陸續出貨
青龍蘋果
與一般蘋果不同,小果期果皮呈現紅色,成熟之後果皮則轉為青綠色,於10月中下旬開始採收。風味清甜、水分豐富,口感清脆。冷藏後果酸會逐漸退掉。
北斗蘋果
北斗是最難栽種的品種,果樹生長雖快,但著果率也最低,要花費相當多的心思照顧。前兩年因氣候因素,整個梨山地區都沒有北斗蘋果產出。今年的北斗蘋果品質很好,預計11 月中開始採收。特色是果實帶有蜂蜜的香氣,甘甜中帶點酸,水分多、肉質細緻,結蜜度最高。
惠蘋果
惠蘋果有紅惠、花惠兩種,紅惠表皮全紅,花惠表皮是紅中帶綠色條紋。預計11 月中下旬開始採收,果實口感甜脆,帶有清甜的花香,天氣越冷結蜜度越高。
🍎蘋果冰存小撇步🍎
社員買回家後,可以將蘋果用塑膠袋包裝,束緊袋口,冷藏可以保存40 天。冷藏後蘋果的酸度會逐漸降低,這是蘋果遇到低溫後自然的「退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