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番茄,支持友善環境栽培
2015-03-26・產品故事
圖說:穩定生產的番茄,是農場的經濟支撐。番茄原產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相傳最先種植番茄的是秘魯人。經過人類的大航海時代,被引進歐洲被當作觀賞植物,16世紀,英國俄羅達拉里公爵見番茄外皮鮮美紅豔,帶回英國送給情人,從此,歐洲人稱其為「愛情蘋果」(Love Apple)。
台灣番茄由荷蘭人引進,起初也當作是觀賞植物,日治時期才開始食用番茄的栽培,一開始由於番茄全株都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俗稱「臭青味」,北部人普遍不太喜歡,番茄被取了一個「臭柿仔」的別名,在北部市場也不太受到歡迎。但在南部,加工用番茄的栽培成功,番茄進入加工工廠後,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活絡了農村經濟,南部喜歡將番茄稱為「柑仔蜜」,討喜的名字,讓人想試試幾口,而南部口味中將黑柿番茄切片淋上醬油膏、甘草粉、薑末、糖,那多層次的風味體驗,總讓人難以忘懷。
時至今日,番茄已經選育出眾多品種,在「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的健康概念下,擁有豐富維生素群及茄紅素的番茄,成為台灣全國都能接受的健康蔬果,不論烹調還是鮮食,都有一定的市場。
在友善環境栽培的農場裡,許多作物的栽培,必須學習與自然生態共存,不使用強效的化學肥料及化學性農藥防治病蟲害的經營,讓作物的產量可能無法與慣行農法相比評,但卻是個長遠的動態平衡,降低作物的產量而讓土地與環境可以生生不息的循環利用。然而這樣的農法,對於農家的經濟可能比較吃緊些,由於台灣的冬季,非常適宜各種番茄的成長,我們在拜訪農場時,甚至還可以見到野生的番茄就自然的在園子裡開花結果,可見冬季可真是番茄的季節。這時候冬天栽培的番茄,對農戶而言,便是很好的經濟補貼作物,將農場的一部分面積種植番茄,能夠提供穩定的收益,而支撐農友進行友善栽培的農法。
圖說:低產量的荷蘭豆,一個工人採收一天才十幾斤的產量。
多年拜訪農場的經驗談,發現有農友栽培產量低而又厚工的荷蘭豆,一個人採收整天也頂多十幾斤的產量,結算工資跟成本後,發現是賠錢在種,不過還好,同期有種些牛番茄,補助了荷蘭豆的虧錢。也有農友敢嘗試低產量的櫻桃蘿蔔、萵苣,或是新品種的蔬菜,亦或夏季種植不太可能賺錢的無農藥西瓜、甜瓜,這些農場的角落總有一塊默默生產的番茄園,提供穩定的經濟收入,讓農場可以盈虧平衡。然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多多利用番茄,讓社員端的支持,默默的讓農場敢嘗試多元的栽培,讓蔬果品項可以更加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