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自己也安心吃的午仔魚 豐佑漁場
2022-04-08・產品故事
文/潘嘉慧‧北南分社社代 攝影/黃名毅
你聽過「一午、二鯧、三鮸、四嘉鱲」的順口溜嗎?在饕客心中排行第一名的「午魚」,在養殖技術日益進步下,養殖午魚的品質、口感幾乎不輸野生午魚。走訪高雄永安,一起認識豐佑漁場蘇家父子的午仔魚養殖之道。根據聯合國統計,台灣是全球午魚養殖及出口最多的國家,而高雄永安、彌陀地區的午魚產量僅佔一到二成,大多仍集中於屏東佳冬、林邊一帶。不過許多人對於午魚的印象仍停留在價格昂貴的野生午魚,或是因為生性嬌貴難養,需要大量依賴抗生素的刻板印象中,而早期的豐佑漁場也不例外。蘇武峰剛開始飼養午仔魚時,也靠投藥讓魚免於生病,但他愈想愈不對,如果這魚是要養給自己和家人吃的,怎麼可以用藥呢?
良心事業 健康養殖
帶著我們踩踏在池邊鬆軟的草地上,蘇武峰說:「養殖是良心事業,要問心無愧,養出自己也吃的魚。」為了研究如何不用抗生素養魚?如何養出體態健康、有活力的魚? 2014年他到屏科大、漁業署上課,在課程中他認識了對環境友好的生態養殖方式,以及發現除草劑對環境生態的不可控因素,將學習到的知識落實到豐佑漁場,改變原本高密度養殖方式,選擇粗放式養殖;也決定以人工除草並保留部份雜草,讓養殖池邊總是綠意盎然,經過二到三年慢慢調整成完全不用藥的養殖方式,一直到現在。過程中免不了面對父親的質疑和外人的眼光,蘇武峰說他請父親相信,一定會做出成績給他看!
仔細呵護 營養價值高
為了不投藥讓午仔魚健康長大,從養殖環境、密度、水質控管以及飼料等每個環節都必須下功夫。目前豐佑漁場午仔魚養殖面積約兩甲地,分為四池,分批飼養需等待10 到12 個月,午仔魚足夠大時才進行捕撈,因此每年可捕撈三至四次,但有時候漁獲仍會接續不上供應,必須等待下一池魚成長至適當大小才可捕撈。蘇武峰會定期將每池的午仔魚釣起來檢視,一方面觀察魚鱗是否完整、有沒有受傷,若魚鱗一碰很容易就掉,表示皮下組織可能不健康,或是受到弧菌感染;另一方面看看每一池魚的大小尺寸、魚背肉是否厚實,以安排午仔魚收成時間。他像是父親呵護自己的孩子般,照顧著每一池的午仔魚成長。


計畫性養殖 好水讓午仔魚更舒適
拜科技之賜,協助養殖漁業透過水質管控,即時調整水質,讓魚兒健康長大。豐佑漁場與屏科大簽訂長期合約,每週進行水質檢測,針對大腸桿菌、鏈球菌及海洋弧菌進行管控,發現不穩定的壞菌太多則必須加入益生菌調整水質,嚴重時必須整池換水。另外也與成大合作,安裝水質監控設備,並以正離子環消除水中雜菌。蘇武峰說:「新草長出來了,而枯草中含枯草桿菌,經過雨水沖進養殖池中可幫助調節水質。」就連岸邊的草相也成為影響水質的因素。

從小在路竹的小漁村長大的蘇武峰對於養殖水產有著一份熱情,他總是喜歡嘗試新魚種,每年都會用一池來試驗不同魚種,觀察並累積不同魚種的養殖經驗。他說未來也會朝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魚種努力,他更鼓勵大家多多吃本土養殖魚,除了對身體好,還能減少遠洋進口魚的碳排,一舉多得。

(首圖圖說:生產者捕撈午仔魚時先灑下一圈魚網後再慢慢收攏,將魚群聚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