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出狀元—學問多多的草生栽培蓮霧
2018-09-16・產品故事
文字/蘇惠美(台南分社社員代表) 攝影/台南分社生活材委員會
農友楊志賢是屏東縣內埔鄉人,於2009年從工作職場退下後,開始協助父親從事蓮霧、香蕉及檳榔等產銷工作,同時認真思考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他選擇了入門最難、會「吃權狀」(賠光光)、挑戰性高的蓮霧。經由成立產銷班、參加農民學院蓮霧班及屏東縣農業大學,他獲得基礎理論與實務習作經驗,於五年前開始,在屏東縣內埔鄉隘寮社區用草生栽培栽種巴掌蓮霧。
草生栽培不用除草劑,自然長出各種野草,可保水並肥沃土壤。他利用頭腦逐年改善環境,約經三年,草生地表便穩定下來。栽種第一年就有收穫,在台北希望廣場展售,連獲佳評。
楊志賢性情開朗,引領我們參觀三處蓮霧園。進入位於內埔鄉隘寮社區的果園,我們看見檳榔樹、巴掌蓮霧樹及草生地表。樹下掉滿小果,工人正以手工摘除滿樹小果,因無法長成大果又耗樹木元氣。今年礙於氣候因素及催花處理問題,第一批來花率低。他利用浸水、基幹環狀剝皮、斷根及蓋黑網遮陰等技術調節產期。
順應氣候變化,應用基肥(熟成發酵底肥)、自製液肥、提高鉀磷肥濃度等施肥策略,以促進開花、增色及提高甜度,調控樹勢強弱,如此才能長出好吃又碩大的果實。
高溫、多溼的氣候加上草生地表,病蟲害多,若不套袋,不僅果實長不大且爛心,還需使用農藥。在內埔鄉水門村的果園,我們尋到一顆沒採收到的巴掌蓮霧,果實大、水分飽滿清甜、帶淡淡香氣,真好吃(所以又稱「香水蓮霧」)。
最後我們來到鹽埔鄉高朗村,雖是前人種植成效不佳之地,卻有樹形漂亮、剛長出的子彈蓮霧樹矗立在草皮上,令人看了心曠神怡。
楊志賢的導覽讓我們不虛此行,更明白了有農友的努力和行政團隊的把關,社員們才能吃到安全、可口的蓮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