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綠色使命 土壤生態與永續環境
2023-12-12・生活提案
文/耿明誼・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會長 圖片/台中分會提供
聯合國訂定12月五日為「國際土壤日」,正是由於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極端氣候的頻繁發生,更凸顯了土壤與糧食的關聯性,土壤不僅孕育著萬物,也是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關鍵點,其中良好土壤生態系的緩衝功能與碳儲存能力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些土壤生態系統的特性,直接影響我們的糧食安全,也影響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土壤好才能最大化 生態系統價值
土壤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支撐著植物的生長,為我們提供食物。土壤生態系統包括許多微生物、昆蟲和其他生物,他們在土壤中執行著各種重要的功能,如分解有機物、維護土壤結構、淨化水質等。然而,工業革命後的農業系統常常使用過多的化學農藥和肥料,這對土壤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土壤生態系的概念更進一步強調,若土壤能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物種可以供給自然養分的循環,最大化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我們在這樣的環境認知下,不僅關注土壤生態的保護,更積極參與推動相關的環境教育與行動。
透過支持綠色消費和友善農耕,鼓勵農民選擇可持續的種植和耕作方法,減少化學農藥和肥料的使用,進而保護土壤生態。
我們認識到土壤的重要性,並提倡友善農耕,這種耕作方式尊重土壤生態系統,減少對土壤的負面影響。友善農耕包括使用有機資材、優化種植方法、減少化學肥料及農藥的使用,有助於保護土壤中的多元生物,並維護土壤健康。除此之外,減少耕犛、施用堆肥或生物碳與覆蓋表土等措施,逐步減少外部資源的投入,如此大幅增加土壤的固碳能力,讓整體生態更能循環永續。
從廚餘堆肥到環境教育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早在1993年即開始推動廚餘堆肥的計畫。近年來,從惜食的角度出發,推行食物不浪費運動;透過全食物利用術,我們強調將食材充分利用,並在最後不得已的情況下將剩餘的食材轉化為堆肥。這不僅減少廢棄物還回歸土壤,成為孕育無數生物的養分。


Homemaker 成就綠色永續未來
環境議題愈趨複雜,尤其在面臨2050年淨零排放的挑戰下,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兩難更加凸顯。我們秉持著綠色永續的信念,透過家創客Homemaker 環境教育推動計畫,鼓勵人們實踐淨零碳排放的目標;提倡將廢物再利用,把生活垃圾巧妙轉化為可再利用的用品,這不僅減少廢棄物,還降低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我們也推廣食材的充分利用,如使用果皮釀造發酵飲料,將剩餘食材製成堆肥,讓過去的廢棄物變成可再循環利用的資材,減少食物處理的里程。Homemaker的理念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更是一個行動。透過共學、共享、共食、共備,除了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建立永續環境,為環境盡一份微薄之力,我們也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家庭中實現環保,這有助於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擔,同時提高生活品質。基金會以多年的經驗和不懈的努力,致力於推動環保和生態保育,期待和各位攜手建立更綠色、更永續的未來。
(首圖圖說:基金會推行Homemaker計畫,邀請民眾自製省水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