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疏離的社會多點交流 農學市集推動者陳孟凱
2023-06-13・生活提案
文.攝影/謝文綺.台中分社編委會副主委 圖片/陳孟凱、企畫部資料庫提供
陳孟凱是合樸農學市集暨樹合苑創辦人,2004年入社,現任臺灣合作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副執行長,曾多次應邀在合作社進行農業飲食教育及斜槓精實創業的分享,並引進賽局理論與羅伯特議事規則,讓社員進行各種會議時更順暢無礙。與合作社不謀而合的理念
每次踏入樹合苑,迎面而來的清涼總讓人瞬間卸下一身的煩悶。很難想像鐵皮屋構造竟然沒有空調,運用了樸門理念設計,以舊棧板與貨櫃屋打造空間,引導室內空氣充分對流,加上穿插其中的植栽,彷彿隱身城市中的桃花源,而創建這個基地的陳孟凱,則是隱藏版的資深社員。「想不到我加入也要滿20年了」他微笑著說,當年為了照顧至親毅然從美國返台發展,因為身體健康因素,開始注重飲食之道,索性在故鄉台中開設「東籬農園」養生餐廳,從整地到設計菜單,親力親為,不但盡可能了解食材來源,也開闢農園,帶著大廚親自摘菜,調理順應當令節氣的佳餚上桌,備受歡迎。雖然經營餐廳十分忙碌,但是聽朋友推薦主婦聯盟合作社,明白合作社理念後非常認同,二話不說就加入。
由於對食材的講究,孟凱認識許多用心種植的小農,瞭解他們銷售上的困境,加上想進一步推廣有機飲食,所以在2007年和三位朋友共同發起合樸農學市集,「合樸」,意指的是「合作、簡樸」,也與英文「Hope(希望)」諧音,透過消費者與農友面對面交流,建立情誼累積信任;「農學」,是因為農友懷抱對環境友善、人體有益的理念而耕種,消費者則必須要有相應的知識、對農作生產流程的瞭解才會持續支持,所以設有理念區,讓農友親自分享經驗。此外安排手作活動,讓消費者體驗將生鮮農產加工所需付出的勞力,才能將看待農產品的眼界從「價格」提升到「價值」,並固定規劃產地拜訪及務農假期,第一手觀察食物生長的環境,消費者藉由參與來換取保障,彼此的連結就會更緊密。
以物(務)易務(物)
互通有無
多麼熟悉的描述!這不就是合作社一直在做的努力?社員和農友透過合作社這個平台建立起共好關係,不論是生產者面對面或是產地小旅行,都是要讓社員了解更多,當出現缺菜或爆量時,就能同理產量有時並非農友所能掌控,陪著農友一起度過難關。孟凱坦承因為當時忙碌並沒有時間深入瞭解合作社這種組織型態,但如今回想市集一開始就是用合作社的精神在運作啊!市集還有「社群貨幣」,簡稱「V幣」,參與者在市集的勞動付出獲取V幣,再以此換取農友產品,夥伴們以物(務)易務(物),互通有無,也可分享物品或技能交流,達到雙方受益的效果,當天一定要使用完畢,無法累積,讓V幣充分活絡應用。隨著市集穩定發展,夥伴們希望能在城市中有一個共學互助的園地,2015年樹合苑的建置,正是具體落實的結果。為了永續的美好生活,這裡有雨撲滿與生態廁所可節省寶貴的水資源,還有豆腐手作班學員開設的「社區豆腐坊」、致力公平貿易精神的「雨林咖啡」,以及釀造部落、藍染工坊等等產品與課程。對於想投入農業的新手,也開設斜槓精實創業人生,可以不離開有收入的工作,又能逐步探索是否適合成為友善食農職人。
從遊戲中體驗「合作」精神
孟凱定義他在樹合苑所做的六級產業是一級生鮮農產、二級加工、三級銷售、四級開課推廣、五級建立組織,六級就是一到五級的總合。不過在建立組織的過程,發現一群有合作意願的夥伴,如果沒有形成共識與策略,容易各做各的,所以他先開設人生競合賽局課程,引導大家從遊戲中體驗「合作」才能共創「利益均衡」的結局。接著再用合宜的工具「羅伯特議事規則」保護多數尊重少數的特性,形成由下而上的決策模式,提升夥伴們理性議事的素養。後來申請合作社的公益金拍攝模擬議事短片,頗受好評。孟凱希望在這疏離匆忙的社會,多促成一些可能的合作,最近推出樹合苑門口埕市集,每位參與者有獨立攤位,產品由自己定價,可以是三、五把的現摘蔬菜、幾顆木瓜,也可以是手作土司或貝果,因為每次做有一定的量,吃不完的可以拿來賣或是交換,這樣就形成永續的在地經濟體系。「主婦聯盟成長至八萬位社員,有些需求已經不是小農可以提供,但影響力與資源相對也多,必定也能做出相應的貢獻」,這是他對合作社的期許,並肯定「主婦聯盟三十年的篳路藍縷,創造消費者的合作價值,值得代代傳承發揚」,孟凱也將陪伴主婦聯盟,繼續走在「合作」的道路上。
(首圖圖說:2018年陳孟凱在合作社演講賽局競合創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