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老是防弊,更應該興利」~從校園午餐弊案談起

2012-04-01・生活提案

文/謝國清 插畫/Nochi

新北市的校園午餐弊案從去年爆發至今,似乎還沒有止息的跡象。不過這篇文章不打算深入討論弊案,弊案就交給檢調吧!我想就發生弊案的原因進行一些分析,並提出一些未來展望!

兩、三年前就有家長向全家盟投訴:「為何校園午餐的費用由家長負擔,家長卻被排除在評審委員之外?」,經查證後,原來是公共工程委員會認為只要是招標案,外部評審委員就只能從公共工程委員會所指定的專家學者中挑選,而家長並非專家學者,又不是招標機構(學校)的成員,自然沒有資格擔任評審委員。顯然這是一種防弊措施,然而從這次的弊案來看,這種封閉型的防弊措施,反而可能成為弊端的淵藪!而經過這次事件,教育部從善如流定了新的辦法,未來家長可以參與校園午餐的評審,但訂了這個辦法就不會再有問題了嗎?一個多月以前,檢調不是已經開始針對某些學校的家長會成員進行調查了嗎?換句話說,讓家長參與評審,並不保證不會再發生任何弊案!

有效監督,讓公民素養更成熟

民主化的過程中,「公共」與「透明」是兩個重要關鍵,因此,我認為誰來參加評審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家長會這個組織中,如何產生那位評審代表?以及除了評審代表外,還有沒有其他機制可以監督午餐的品質?譬如評審委
員該有什麼樣的利益迴避條款?是否應該有一組午餐監督小組?

家長會組織可以說是台灣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公民組織,這幾年來公民團體參與各種公共政策討論已經成為一種落實民主的趨勢,家長團體自然也不例外。然而這個趨勢僅止於政策層面,對於基礎組織的民主化並沒有太大幫助,如果教育部能藉由這次弊案的事件,能以政策引導的模式,讓家長監督校園午餐的機制更為落實,則不但有助於未來校園午餐的監督,也可以更加落實家長的民主素養,進而擴大民主發展的基礎,而且如果這個制度是透過教育部的政策引導而往正
面發展,絕對是一件具有歷史價值的重要工程。

資訊透明化才能減少更多的疑慮

此外,許多人在問校園午餐弊案只發生在新北市嗎?相信許多家長不這麼認為,原因是許多家長都曾有質疑過學校校園午餐的經驗,而當家長要求公開校園午餐帳目時,卻又經常得不到明確的資訊。資訊的不透明,長期以來就使家長心中有所懷疑,加上這次的弊案,難免使家長們產生更大的疑慮!因此,「財務資訊透明化」應該是第二個被處理的問題,也就是教育部應該透過這次弊案的教訓,擬定辦法要求未來辦理校園午餐的財務資訊透明化,也當成是未來各項教育事務資訊透明化的先導,因為唯有透明的資訊,才能避免外界的質疑,特別是因此所造成社會對教育不信任度的擴大現象,師道淪喪不就起因於此嗎?

以校園午餐支持在地農業

最後,校園午餐之所以能成為重大弊案的對象,是因為它的經濟規模實在太大了。以一所平均一千位學生的學校來計算,每位學生一餐四十五元,一天就有四萬五千元,一個月約九十萬元,一年以九個月計算就有八百多萬元的經濟規模,新北市約三百所國中小,一年就有約二千五百萬元的校園午餐費用,這麼龐大的經濟規模自然成為團膳業者兵家必爭之處。

然而,這樣大的經濟規模如果能用來扶持台灣的農業,特別是政府也在推動的社區支持型農業,那麼它不但是個很大的助力,對於前年立法院所通過的〈環境教育法〉也將是一大指標與助力。也就是透過「校園午餐政策」在教育現場推動「社區支持型農業」及〈環境教育法〉乃是一舉兩得的措施,不過要推動這兩項措施,學校不見得能做得來,因此,一方面需要教育部的政策擬定,一方面則需要地方教育局處的居中協助!

弊案既然已經發生,就交給檢調詳細調查,但校園午餐的監督機制如果能因此從過去的防弊心態,轉而開始進行興利的措施,則這次教育界因為弊案所付出的龐大代價,在日後也許反而將可能成為教育的新典範!(作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前理事長)

原刊登於2012年04月103期《綠主張》月刊。


文章留言